端木臨風編著的《我膠就願意這樣活》內容介紹:我們應該怎樣活?我們不要上代人給我們的答案!我們從家門——馬路一學校的“三點一線”走來,我們從課堂——作業——考試的“書山學海”中走來,走了整整二十年,好不容易衝上了高考的獨木橋,卻終於也擠破了大學的校門,回頭朝門外看,我們憂愁地發現此時的大學早以不復當年之大學:大學生如大白菜一般多,又如大白菜一般不值錢!這竟是怎么搞的?4年大學生涯結束,心裡憧憬著那份三四千塊錢的工作,卻發現這經濟危機競演變成了事關我們每個人的“突發事件”,早不來晚不來正好趕上哥們畢業的時候來。而且誰又知道這經濟危機到底怎么回事啊,不管是百業蕭條還是百業復興怎么就房價嗷嗷地漲個不停啊?於是,我們學會了思索,我們學會了抱怨,我們學會了逃避,我們學會了淡定!《我膠就願意這樣活》聽一聽80、90的心聲!
基本介紹
- 書名:時尚達人語言風暴:我們就願意這樣活
- 出版社: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 頁數:232頁
- ISBN:9787511901958
- 作者:端木臨風
-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1日
- 開本:32
- 定價:28.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端木臨風編著的《我膠就願意這樣活》內容介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時光從歲月的那頭到歲月的這頭,串起我們所有的人。透過歲月的紅塵,我們依稀看到前面似有無數龍鐘老人正伴夕陽西下,也有無數初生幼兒正剛呱呱墜地——我們就這樣被分割成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這就是我們“80後”和“90後”流行語中所說的“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撞死在沙灘上”。其中似有莫名其妙的豪邁,有令人費解的冷漠,也有一絲難以言狀的淡定!
圖書目錄
第一輯 關於青春——站在低處,所以渴望更高
一、張揚青春
二、似水流年
三、成長花絮
第二輯 關於理想——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但不能沒有希望
一、飛揚的激情
二、脫蛹之痛
三、理想與現實
第三輯 關於生活——如果奇蹟沒有出現,那就去刨造一個
一、回歸平實
二、生存的藝術
三、“活”的感嘆
一、“活”的感嘆
第四輯 關於工作——無所為而無所謂,無所謂而無所不為
一、耕耘之樂
二、取經之道
三、工作新哲學
第五輯 關於學習——停下休息的時候,別忘了別人還在跑
一、漫漫征程
二、上下求索
三、學得漂亮
第六輯 關於奔三—一心懷美好,擁有精緻的人生
一、愛曾經來過
二、心懷美好
三、青春未央
一、張揚青春
二、似水流年
三、成長花絮
第二輯 關於理想——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但不能沒有希望
一、飛揚的激情
二、脫蛹之痛
三、理想與現實
第三輯 關於生活——如果奇蹟沒有出現,那就去刨造一個
一、回歸平實
二、生存的藝術
三、“活”的感嘆
一、“活”的感嘆
第四輯 關於工作——無所為而無所謂,無所謂而無所不為
一、耕耘之樂
二、取經之道
三、工作新哲學
第五輯 關於學習——停下休息的時候,別忘了別人還在跑
一、漫漫征程
二、上下求索
三、學得漂亮
第六輯 關於奔三—一心懷美好,擁有精緻的人生
一、愛曾經來過
二、心懷美好
三、青春未央
文摘
當別人開始說你是“瘋子”的時候,就證明你離成功不遠了
梵谷、高爾基、福萊特等都曾是人們眼中極不正常的人,他們就是“瘋子”,可是,他們卻最終功成名就。於是,我們總結出一條不成文的規律:當別人開始說你是“瘋子”的時候,也就證明你離成功不遠了。
要想成功,首先要將世俗的一切規矩扔到一邊。
曾經有這么一個偉人,他一直想改掉身上的某個壞習慣。於是,他將所有的親朋好友都叫到家裡,並專門舉辦了一個聚會。晚會上,他對朋友們說:“我要改掉我總愛亂扔東西的壞習慣,而你們是我最親愛的親人和朋友,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我改不掉這個習慣,那你們從此不要理我,就當從來沒有我這個朋友吧。”
他有一個最大的臭毛病,東西扔哪就在哪,從來不去收拾。
有一次,他又把自己的帽子丟在了籬笆外面,又懶得動,可是想了片刻後,他還是決定去到籬笆那邊把帽子撿回來。因為如果他不去撿回來,就會失去更多東西,儘管他要親自去把東西撿回來心裡會很不舒服。看到他悶悶不樂的樣子,有人說,這老頭肯定瘋了。可是,最終他的這個壞習慣卻被這樣“瘋子”式的行為改掉了。
成功的人最常用一種方法來逼自己:把自己逼向絕境,背水一戰,只能贏不能輸。因為輸不起,所以我們只能逼自己成為“瘋子”。
“瘋子”,就是成功的近義詞!
時間就像一張網,你撒在哪裡,你的收穫就在哪裡
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付出得多,就收穫得多!就像農民的耕作,不管播種、插秧還是後期的護理,每一步都需要農夫盡心盡力地付出,花了心思才能豐收。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同樣,成功不能一蹴而就,而在於持之以恆地付出。時間就像一張網,你撒在哪裡,收穫就在哪裡。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小女孩,1987年時她14歲,在湖南益陽的一個小鎮賣茶,1毛錢一杯。她總是很快樂地忙活著,茶賣得很快。1990年,她17歲,賣茶的攤點擺到了益陽市,並且改成了當地特有的“擂茶”。她還是那樣忙忙碌碌。1993年,她20歲,仍在賣茶,不過地點改在了長沙,攤點也變成了店鋪。她還是兢兢業業地忙活著。1997年,她24歲,10年過去了,她一直在茶葉與茶水間忙碌。只是這時的她已經擁有了37家茶莊,遍布全國各地,甚至茶商們一提到她的名字,莫不豎起大拇指。2003年,她30歲,她的夢想實現了,她的茶莊已經開到了香港、新加坡。
成功沒有秘訣,貴在持之以恆。任何偉大的事業,成於堅持不懈地付出,長時間地積累;毀於半途而廢,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巴斯德說:“告訴你我達到目標的奧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長時間的堅持。”
任何事情,只有花時間、花心思去經營,才能得到預期的收穫。不吝於付出,才能創建出新的空間,容納新的機會,收穫飽滿的果實。
在事實面前,我們的想像力越發達,後果就越不堪構想
現實永遠不如想像的美好,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只是,“80”、“90後”們卻酷愛幻想,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懂得權衡現實與想像之間的差距。我們知道,一個人不可能一輩子活在想像之中,在事實面前,想像力越發達,後果就越不堪構想。
想像的結局有兩種:只想像不行動的人發現現實離想像越來越遠;勇於想像並付諸實現的人會發現其實現實和想像的一樣。這兩種結局都不堪構想,要么徹底失敗,要么徹底成功。對於理想,我們只能拚命爭取,拚命追逐,想像著未來的美好,才更有動力前行。我們都不能控制結局,卻能儘量完善結局。或許,一路經過的美景讓人欣喜,可是我們不能停止前行,頭腦中有前方更美的風景在等候。P3-5
梵谷、高爾基、福萊特等都曾是人們眼中極不正常的人,他們就是“瘋子”,可是,他們卻最終功成名就。於是,我們總結出一條不成文的規律:當別人開始說你是“瘋子”的時候,也就證明你離成功不遠了。
要想成功,首先要將世俗的一切規矩扔到一邊。
曾經有這么一個偉人,他一直想改掉身上的某個壞習慣。於是,他將所有的親朋好友都叫到家裡,並專門舉辦了一個聚會。晚會上,他對朋友們說:“我要改掉我總愛亂扔東西的壞習慣,而你們是我最親愛的親人和朋友,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我改不掉這個習慣,那你們從此不要理我,就當從來沒有我這個朋友吧。”
他有一個最大的臭毛病,東西扔哪就在哪,從來不去收拾。
有一次,他又把自己的帽子丟在了籬笆外面,又懶得動,可是想了片刻後,他還是決定去到籬笆那邊把帽子撿回來。因為如果他不去撿回來,就會失去更多東西,儘管他要親自去把東西撿回來心裡會很不舒服。看到他悶悶不樂的樣子,有人說,這老頭肯定瘋了。可是,最終他的這個壞習慣卻被這樣“瘋子”式的行為改掉了。
成功的人最常用一種方法來逼自己:把自己逼向絕境,背水一戰,只能贏不能輸。因為輸不起,所以我們只能逼自己成為“瘋子”。
“瘋子”,就是成功的近義詞!
時間就像一張網,你撒在哪裡,你的收穫就在哪裡
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付出得多,就收穫得多!就像農民的耕作,不管播種、插秧還是後期的護理,每一步都需要農夫盡心盡力地付出,花了心思才能豐收。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同樣,成功不能一蹴而就,而在於持之以恆地付出。時間就像一張網,你撒在哪裡,收穫就在哪裡。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小女孩,1987年時她14歲,在湖南益陽的一個小鎮賣茶,1毛錢一杯。她總是很快樂地忙活著,茶賣得很快。1990年,她17歲,賣茶的攤點擺到了益陽市,並且改成了當地特有的“擂茶”。她還是那樣忙忙碌碌。1993年,她20歲,仍在賣茶,不過地點改在了長沙,攤點也變成了店鋪。她還是兢兢業業地忙活著。1997年,她24歲,10年過去了,她一直在茶葉與茶水間忙碌。只是這時的她已經擁有了37家茶莊,遍布全國各地,甚至茶商們一提到她的名字,莫不豎起大拇指。2003年,她30歲,她的夢想實現了,她的茶莊已經開到了香港、新加坡。
成功沒有秘訣,貴在持之以恆。任何偉大的事業,成於堅持不懈地付出,長時間地積累;毀於半途而廢,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巴斯德說:“告訴你我達到目標的奧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長時間的堅持。”
任何事情,只有花時間、花心思去經營,才能得到預期的收穫。不吝於付出,才能創建出新的空間,容納新的機會,收穫飽滿的果實。
在事實面前,我們的想像力越發達,後果就越不堪構想
現實永遠不如想像的美好,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只是,“80”、“90後”們卻酷愛幻想,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懂得權衡現實與想像之間的差距。我們知道,一個人不可能一輩子活在想像之中,在事實面前,想像力越發達,後果就越不堪構想。
想像的結局有兩種:只想像不行動的人發現現實離想像越來越遠;勇於想像並付諸實現的人會發現其實現實和想像的一樣。這兩種結局都不堪構想,要么徹底失敗,要么徹底成功。對於理想,我們只能拚命爭取,拚命追逐,想像著未來的美好,才更有動力前行。我們都不能控制結局,卻能儘量完善結局。或許,一路經過的美景讓人欣喜,可是我們不能停止前行,頭腦中有前方更美的風景在等候。P3-5
序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時光從歲月的那頭到歲月的這頭,串起我們所有的人。透過歲月的紅塵,我們依稀看到前面似有無數龍鐘老人正伴夕陽西下,也有無數初生幼兒正剛呱呱墜地——我們就這樣被分割成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這就是我們“80後”和“90後”流行語中所說的“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撞死在沙灘上”。其中似有莫名其妙的豪邁,有令人費解的冷漠,也有一絲難以言狀的淡定!
我們應該怎樣活?我們不要上代人給我們的答案!我們從家門——馬路一學校的“三點一線”走來,我們從課堂——作業——考試的“書山學海”中走來,走了整整二十年,好不容易衝上了高考的獨木橋,卻終於也擠破了大學的校門,回頭朝門外看,我們憂愁地發現此時的大學早以不復當年之大學:大學生如大白菜一般多,又如大白菜一般不值錢!這竟是怎么搞的?4年大學生涯結束,心裡憧憬著那份三四千塊錢的工作,卻發現這經濟危機競演變成了事關我們每個人的“突發事件”,早不來晚不來正好趕上哥們畢業的時候來。而且誰又知道這經濟危機到底怎么回事啊,不管是百業蕭條還是百業復興怎么就房價嗷嗷地漲個不停啊?於是,我們學會了思索,我們學會了抱怨,我們學會了逃避,我們學會了淡定!
好像就這樣一不小心我們便變成了“垮掉的一代”、“腦殘的一代”!這是誰給我們造的謠?呵呵,是我們在亂陣腳,還是別人在亂彈琴?
父母們都說他們年輕時候苦,吃不飽穿不暖,或者還趕上上山下鄉,各種政治運動什麼的。覺得我們這一代都是蜜罐里長大的。得了吧!我也承認我小時候日子過得不錯,難道這就是我現在必須得這么慘兮兮的理由嗎?
其實大家的日子都是這么過的,用現在時下流行的非誠勿擾體來詮釋一把,就像這樣:
你過,或者不過,
生活就在那裡,
不離不棄。
我們無力去教訓華爾街的那幫美國佬們,讓他們以後學規矩點!但我們可以掌握自己對生活的態度,是積極快樂地努力呢?還是渾渾噩噩地終老一生呢?駱賓王當年問得豪氣沖天:“且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毛主席倒是回答的氣定神閒:“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
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有“垮掉的一代”,凱魯亞克的《在路上》就是他們的聖經。他們嚮往絕對的自由,他們熱情地生活,他們旅行,他們破壞規則,他們放縱地享樂。當時的老頭子們都認為,他們是沒有未來的一代;這有點像像父母們教訓男孩子收拾房間,女孩子學做飯的時候一樣:“不知道將來你一個人咋過!”可是歷史告訴我們,垮掉的一代沒把美國弄垮;現實也告訴我,一個人做飯之後我終於把在家瘦不下去的那5斤瘦下去了。
當80後“垮掉”的形象被宣講了近三十年之後,我們驚奇地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沒有最壞的,只有更壞的。隨著90後們頻頻亮相,這個“垮掉”的封號正在向他們的身上轉移,而且還有更損的形容——“腦殘”!哈哈,說誰腦殘啊?瞎掰!看看打你們眼前跑過的那些“快男”和“超女”,誰又敢說我們不是“腦健”!
一代不像一代是正常無比的現實,因為中國的進步太快,成長環境的差別太大,但是沒有人應該像九斤老太一樣篤定“一代不如一代”。在那個欲望瘋狂滋生的年代,我們成長;在這個看似暗淡無光的時節,我們堅持;在兩個年代的轟然碰撞中,我們淡定。我們也堅信,我們必將有一個輝煌的未來!
對於成長,我們有自己獨特的記錄,其中以往的沉悶與老套!對於時代,我們有話要說,且聽聽我們的時代之音:我的生活,我自己做主;我的生活,討厭被人分類;我的生活,討厭被人代表;我的生活,觀點由我自己書寫。我既不是80後,也不是90後,我就是我,我的生活,我就要這么過。一句話:“愛咋地咋地,我們就願意這樣活!”
我們應該怎樣活?我們不要上代人給我們的答案!我們從家門——馬路一學校的“三點一線”走來,我們從課堂——作業——考試的“書山學海”中走來,走了整整二十年,好不容易衝上了高考的獨木橋,卻終於也擠破了大學的校門,回頭朝門外看,我們憂愁地發現此時的大學早以不復當年之大學:大學生如大白菜一般多,又如大白菜一般不值錢!這竟是怎么搞的?4年大學生涯結束,心裡憧憬著那份三四千塊錢的工作,卻發現這經濟危機競演變成了事關我們每個人的“突發事件”,早不來晚不來正好趕上哥們畢業的時候來。而且誰又知道這經濟危機到底怎么回事啊,不管是百業蕭條還是百業復興怎么就房價嗷嗷地漲個不停啊?於是,我們學會了思索,我們學會了抱怨,我們學會了逃避,我們學會了淡定!
好像就這樣一不小心我們便變成了“垮掉的一代”、“腦殘的一代”!這是誰給我們造的謠?呵呵,是我們在亂陣腳,還是別人在亂彈琴?
父母們都說他們年輕時候苦,吃不飽穿不暖,或者還趕上上山下鄉,各種政治運動什麼的。覺得我們這一代都是蜜罐里長大的。得了吧!我也承認我小時候日子過得不錯,難道這就是我現在必須得這么慘兮兮的理由嗎?
其實大家的日子都是這么過的,用現在時下流行的非誠勿擾體來詮釋一把,就像這樣:
你過,或者不過,
生活就在那裡,
不離不棄。
我們無力去教訓華爾街的那幫美國佬們,讓他們以後學規矩點!但我們可以掌握自己對生活的態度,是積極快樂地努力呢?還是渾渾噩噩地終老一生呢?駱賓王當年問得豪氣沖天:“且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毛主席倒是回答的氣定神閒:“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
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有“垮掉的一代”,凱魯亞克的《在路上》就是他們的聖經。他們嚮往絕對的自由,他們熱情地生活,他們旅行,他們破壞規則,他們放縱地享樂。當時的老頭子們都認為,他們是沒有未來的一代;這有點像像父母們教訓男孩子收拾房間,女孩子學做飯的時候一樣:“不知道將來你一個人咋過!”可是歷史告訴我們,垮掉的一代沒把美國弄垮;現實也告訴我,一個人做飯之後我終於把在家瘦不下去的那5斤瘦下去了。
當80後“垮掉”的形象被宣講了近三十年之後,我們驚奇地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沒有最壞的,只有更壞的。隨著90後們頻頻亮相,這個“垮掉”的封號正在向他們的身上轉移,而且還有更損的形容——“腦殘”!哈哈,說誰腦殘啊?瞎掰!看看打你們眼前跑過的那些“快男”和“超女”,誰又敢說我們不是“腦健”!
一代不像一代是正常無比的現實,因為中國的進步太快,成長環境的差別太大,但是沒有人應該像九斤老太一樣篤定“一代不如一代”。在那個欲望瘋狂滋生的年代,我們成長;在這個看似暗淡無光的時節,我們堅持;在兩個年代的轟然碰撞中,我們淡定。我們也堅信,我們必將有一個輝煌的未來!
對於成長,我們有自己獨特的記錄,其中以往的沉悶與老套!對於時代,我們有話要說,且聽聽我們的時代之音:我的生活,我自己做主;我的生活,討厭被人分類;我的生活,討厭被人代表;我的生活,觀點由我自己書寫。我既不是80後,也不是90後,我就是我,我的生活,我就要這么過。一句話:“愛咋地咋地,我們就願意這樣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