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論上》是唐代柳宗元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時令論上
- 作者:柳宗元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時令論上》是唐代柳宗元創作的一篇散文。
《時令論上》是唐代柳宗元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時令論上《呂氏春秋》十二紀,漢儒論以為《月令》,措諸《禮》以為大法焉。其言有十二月七十有二候,迎日步氣,以追寒暑之序,類其物宜而逆為之備,聖人之作也。然而聖人之道,不窮異以...
《時令論下》是唐代柳宗元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時令論下 或者曰:月令之所作,以為君人者法也。蓋非為聰明睿智者為之,將慮後代有昏昧傲誕,而肆於人上,忽先王之典,舉而廢之,近而取之,若陳、隋之季是也。故取仁義禮智信之事,附於時令,俾時至而有以發之也。不為之,將因循放蕩,而皆無其意焉...
時令論上 時令論下 晉文公問守原議 駁復仇議 桐葉封弟辯 辯晏子春秋 天說 觀八駿圖說 捕蛇者說 寄許京兆孟容書 與楊京兆憑書 與蕭翰林俛書 答周君巢餌藥久壽書 與楊誨之第二書 與友人論為文書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答吳秀才謝示新文書 復杜溫夫書 答貢士沈起書 楊評事文集後序 愚溪詩序 送薛存義序 ...
時令論上 時令論下 元稹 代論淮西書 為河南府百姓訴車狀 劉蛻 較農 羅隱 伊尹有言 高弁 望歲 宋祁 錄田父語 石介 根本 張方平 論國計 歐陽修 三皇設言民不違論 原弊 李覯 富國策選 蘇洵 審勢 劉敞 患盜論 論災異 曾鞏 國體辨 問堯 論習 說勢 說用 說言 論貧 說宮 說遇下 議茶 議酒 財用 議...
田器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tián qì,意思是農具。解釋 農具。出處 《禮記·月令》:“﹝季冬之月﹞命農計耦耕事,脩耒耜,具田器。”《漢書·循吏傳·龔遂》:“諸持鉏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無得問,持兵者乃為盜賊。”唐 柳宗元 《時令論上》:“季冬講武,習射御;出五穀種,計耦耕,具田器。”郭沫...
時令論上下 斷刑論上下 辯侵伐論 六逆論 第四卷 議辯 晉文公問守原顬 駁復讎議 桐巢封弟辯 辯列子 辯文子 論語辨二篇 辨鬼谷子 辨晏子春秋 辨亢君子 辨鶡冠子 第五卷 碑 第六卷 碑 第七卷 碑貼 第八卷 行狀 第九卷 表銘碣誄 第十卷 志 第十一章 志碣誄 第十二卷 墓表志 第十三卷 ...
把不同時間、毫無關聯的謊言扯在一起,就更加荒謬。柳宗元認為推天引神的觀念是錯誤的。“聖人之道,不窮異以為神,不引天以為高;利於人,備於事,如斯而已矣。”(《時令論上》)治國者應該相信人,實行仁義,登賢用能,像堯、舜那樣治國,國家才會興盛長久。棄仁義,背聖道,恃於神,則必危亡。
疥癘 疥癘,讀音是jiè lì。意思是惡瘡。解釋 惡瘡。出處 《禮記·月令》:“﹝仲冬之月﹞行春令,則蝗蟲爲敗,水泉鹹竭,民多疥癘。”唐 柳宗元 《時令論上》:“反時令則有……大疫風欬鼽嚏瘧寒疥癘之疾。”
出處 《禮記·月令》:“﹝季夏之月﹞行秋令,則丘隰水潦,禾稼不熟,乃多女災。”鄭玄 註:“含任之類敗也。”《呂氏春秋·季夏》:“行秋令,則丘隰水潦,禾稼不熟乃多女災。”高誘 註:“生子不育也。”唐 柳宗元 《時令論上》:“反時令,則有飄風、暴雨……女災、胎夭傷、水火之訛。”
遺典,讀音是yí diǎn,漢語詞語,意思指前代遺留下來的典章制度;謂遺闕或違背典章制度。出自《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解釋 1.指前代遺留下來的典章制度。2.謂遺闕或違背典章制度。出處 《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感《四牡》之遺典,思飲至之舊章。”唐·柳宗元《時令論上》:“其餘郊廟百...
故曰迎日。’”司馬貞索隱:“《封禪書》曰:‘黃帝得寶鼎神策。’下雲‘於是逆知節氣日辰之將來,故曰推策迎日也。’”唐獨孤及《慶鴻銘頌》:“遂迎日推筴,布慶行賜。”亦作“迎日推策”、“迎日步氣”。唐柳宗元《時令論上》:“迎日步氣,以追寒暑之序。”清俞正燮《癸巳類稿·古憲論》:“...
淑婉之道消而暴慢之風盛。”清·田蘭芳《皇清太學生信菴袁公(袁可立孫)墓志銘》:“世皆暴慢而君敬克緝,世易內行而君才是集。”《大戴禮記·用兵》:“疎遠國老,幼色是與,而暴慢是親。”唐·柳宗元 《時令論上》:“非秋無以選士厲兵,任有功,誅暴慢……申嚴百刑,斬殺必當。”
唐·柳宗元《時令論下》:“聖人之為教,立中道以示於後,曰仁、曰義、曰禮、曰智、曰信,謂之五常,言可以常行之也。”《水滸傳》第一一○回:“此禽五常足備之物,豈忍害之。”4、即五倫。明·陶宗儀《輟耕錄·御史五常》:“人之所以讀書為士君子者,正欲為五常主張也。使我今日謝絕故舊,是為御史...
比較能體現柳宗元哲學思想的代表作如《斷刑論》、《天說》、《天對》、《時令論》。如《非國語·序》:“左氏《國語》,其文深閎傑異,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其說多誣淫,不概於聖。余懼世之學者溺其文采而淪於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堯舜之道。本諸理,作《非國語》。”既肯定《國語》的積極意義,...
【時令論】(上)【時令論】(下)【晉文公問守原議】【駁《復仇議》】【桐葉封弟辨】【箕子碑】【辯《晏子春秋》】【段太尉逸事狀】【故御史周君碣】【唐故萬年令裴府君墓碣】【小侄女墓磚記】【尚書戶部侍郎王君先太夫人河間劉氏志文】【設漁者對智伯】【愚溪對】【答問】【天說】【鶻說】【捕蛇者說】【...
囚山賦 封建論 時令論(上)時令論(下)駁《復仇議》桐葉封弟辨 箕子碑 天說 捕蛇者說 羆說 觀八駿圖說 種樹郭橐駝傳 童區寄傳 梓人傳 吊屈原文 臨江之麋 黔之驢 永某氏之鼠 送李渭赴京師序 始得西山宴遊記 鈷鉺潭記 鈷鉺潭西小丘記 ……歐陽修卷 蘇洵卷 曾鞏卷 王安石卷 蘇軾卷 蘇轍卷 ...
柳宗元的哲學論著有《非國語》《貞符》《時令論》《斷刑論》《天說》《天對》等。在這些論著中,柳宗元對漢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說持否定態度,把董仲舒這樣的大人物斥為“淫巫瞽史”,指責他“誑亂後代”。他反對天符、天命、天道諸說,批判神學,強調人事,用“人”來代替“神”,...
唐 柳宗元 《時令論》:“其餘郊廟百祀,亦古之遺典,不可以廢。”《隋書·音樂志上》:“肇土七十,奄有四方; 帝軒(黃帝 軒轅氏 )百祀,人思未忘。”魯迅 《墳·科學史教篇》:“自然之力,既聽命於人間,發縱指揮,如使其馬,束以器械而用之;交通貿遷,利於前時,雖高山大川,無足沮核;飢癘...
柳宗元的哲學論著有《非國語》《貞符》《時令論》《斷刑論》《天說》《天對》等。在這些論著中,柳宗元的哲學論著中,對漢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說持否定態度。他反對天諸說,批判神學,強調人事,用“人”來代替“神”。柳宗元把對神學的批判變成對政治的批判,用唯物主義觀點解說“天人...
風欬 風欬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fēng kài,是指因風寒而致咳。《禮記·月令》:“﹝季夏之月﹞季夏行春令,則谷實鮮落,國多風欬,民乃遷徙。” 唐 柳宗元 《時令論》:“反時令,則有飄風暴雨,霜雪水潦,大旱沉陰,氛霧寒暖之氣,大疫風欬,鼽嚏瘧寒疥癘之疾。”
②唐 柳宗元《時令論下》:“聖人之為教,立中道以於後。”③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一章:“平康正直就是所謂中道。”4.猶言折中。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一:“電諭不能不遵,洋人也不能亂殺,中道而行,取一個巧,便是派出一隊兵士,駐紮在教堂周圍。”5.黃道。①《史記·天官書...
在擔任御史里行及禮部員外郎期間,更是革新派的中堅力量,寫下了“密切涉及朝政的文章,如《時令論》《斷刑論》《守道論》《六逆論》等”,為永貞革新作了理論上鼓動宣傳。可見愚溪的實用性能,正是自己“利安元元”才能的象徵。即使長期被貶,失去了發揮更大政治作用的機會,也盡其所能著書立說,使“輔時及物...
布露,讀音是bù lù,漢語詞語,意思是公布;揭示;揭露。出自《三國志·蜀志·甘後傳》。解釋 公布;揭示;揭露。出處 《三國志·蜀志·先主甘後傳》:“臣請太尉告宗廟,布露天下,具禮儀別奏。”唐·柳宗元《時令論下》:“今子發而揚之,使前人之奧祕布露顯明,則後之人而又何憚耶!”許地山《街頭巷尾之...
唐·柳宗元《時令論下》:“若陳、隋之際,暴戾淫放,則無不為矣。”明· 歸有光《與嘉定諸友書》:“元惡大憝,暴戾恣睢,據人之室,竊人之財,殺人之婦。此而不誅,則人將相食,國家之典法亦為無用矣。”《東周列國志》第二回:“幽王為人,暴戾寡恩,動靜無常。方諒陰之時,狎昵群小,飲酒食肉,全無...
禱禳 禱禳,讀音是dǎo ráng。意思是祈禱鬼神求福除災。解釋 祈禱鬼神求福除災。出處 唐 柳宗元 《時令論下》:“語怪而威之,所以熾其昏邪淫惑而爲餌猒勝鬼怪之事,以大亂於人也。”宋 蘇轍 《祭靈惠汪公文》:“自夏及秋,中間餌,神不厭瀆,卒保康乂。”
柳宗元《時令論下》:“聖人之為教,立中道以示於後,曰仁、曰義、曰禮、曰智、曰信,謂之五常,言可以常行之也。”立邦:猶立國。即建國,建立國家或使國家存在下去。【55】 矜矜:小心翼翼貌。《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矜矜業業,惟恐有違。”王道:與“霸道”相對。指以仁義治天下,以德服人...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二章》:“且過不及,亦皆以行乎中庸之教,而初未反戾乎中庸。”漢·王符《潛夫論·相列》:“愚者反戾,不自省思,雖休徵見相,福轉為災。”唐·柳宗元《時令論下》:“於是又為之言五行之反戾、相湯、相摩、妖災之說,以震動於厥心,古之所以防昏亂之術也。”
【時令論】(上)【時令論】(下)【晉文公問守原議】【駁《復仇議》】【桐葉封弟辨】【箕子碑】【辯《晏子春秋》】【段太尉逸事狀】【故御史周君碣】【唐故萬年令裴府君墓碣】【小侄女墓磚記】【尚書戶部侍郎王君先太夫人河間劉氏志文】【設漁者對智伯】【愚溪對】【答問】【天說】【鶻說】【捕蛇者說】【...
”(《時令論上》)③強調文應聯繫社會現實。如宋代詩文革新運動領袖歐陽修在講“學者未始不為道”時所批評的,就是“棄百事不關於心”(《答吳充秀才書》)。這是創作論的文道關係論。“載道”階段 道學出現後,對文道關係做了新的說明。道學家以道為“本體”,以文為“作用”,而且把“作用”看做“本體”的...
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黃帝仙登於天。”唐 獨孤及 《慶鴻銘頌》:“遂迎日推筴,布慶行賜。”亦作“迎日推策”、“迎日步氣”。 唐 柳宗元 《時令論上》:“迎日步氣,以追寒暑之序。”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古憲論》:“黃帝時,倉史作文字,始有迎日推策之文。”【同義詞】迎日推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