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官位,出自秦、漢朝時期學官博士,屬於以官稱別號為氏。博士,始見於戰國時期,秦朝沿置,掌通古今之學。西漢時期,博士為太常(亦稱奉常,掌管宗廟禮儀之官員)的屬官,負責古今史事待問及書籍典守。到漢武帝時期,特設有“五經博士”,以經學教授王族子弟。到東漢時期,設定有十四名博士,分掌五經,即《易》、《書》、《詩》、《禮》、《春秋》,其職責是“掌教弟子,國有疑問,掌承問對。”仍然屬於太常統轄。
由於博士們皆學識淵博,通古博今,“如史之昶”,因此又別稱為昶學、昶士、昶師、昶父。在博士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稱別號為姓氏者,稱昶氏,世代相傳至今,其姓源繁複,不可一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昶姓
- 讀音:chǎng
- 源於:官位
- 時間:秦漢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昶[昶、昹,讀音作chǎng(ㄔㄤˇ)]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秦、漢朝時期學官博士,屬於以官稱別號為氏。博士,始見於戰國時期,秦朝沿置,掌通古今之學。西漢時期,博士為太常(亦稱奉常,掌管宗廟禮儀之官員)的屬官,負責古今史事待問及書籍典守。到漢武帝時期,特設有“五經博士”,以經學教授王族子弟。到東漢時期,設定有十四名博士,分掌五經,即《易》、《書》、《詩》、《禮》、《春秋》,其職責是“掌教弟子,國有疑問,掌承問對。”仍然屬於太常統轄。
由於博士們皆學識淵博,通古博今,“如史之昶”,因此又別稱為昶學、昶士、昶師、昶父。在博士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稱別號為姓氏者,稱昶氏,世代相傳至今,其姓源繁複,不可一論。
第二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北魏王朝鮮卑族都督拔略昶,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鮮卑撥略氏後改為略氏”。《姓纂》、《氏族略》、《辨證》中皆記載:“拔略氏改為蘇氏。” 姚薇元在《北朝胡姓考》中分析:“拔略當卽撥略之異譯。魏末有都督拔略昶,即此族人。”拔略氏,為北魏王朝中鮮卑拓跋部之拔略氏族,世居於代北地區(今河套地區),歷出軍政官吏,後來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實行漢化,由代北南遷於河南地區的拔略氏改為漢姓蘇氏,留居代北地區的拔略氏後漢化為拔氏、略氏。史書中所記之都督拔略昶,即北魏王朝的雍州(今陝西鳳翔)都督,在史籍《周書》中記載:“太昌初(公元532年),以勝為領軍將軍,尋除侍中。孝武帝將圖齊神武,以勝弟岳擁眾關西,欲廣其勢援,乃拜勝為都督三荊、二郢、南襄、南雍七州諸軍事,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加授南道大行台尚書左僕射。勝攻梁下溠戍,擒其戍主尹道珍等。又使人誘動蠻王文道期,率其種落歸款。梁雍州刺史蕭續擊道期不利,漢南大駭。勝遣大都督獨孤信、軍司史寧。歐陽酇城。南雍州刺史長孫亮、南荊州刺史李魔憐、大都督王元軌取久山(今浙江建德)、白洎(今江西洎陽),都督拔略昶、史仵龍取義城(近安徽合肥)、均口(今安徽巢湖),擒梁將莊思延,獲甲卒數千人。”
在拔略·昶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昶氏,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縶的後裔孟知祥第三子孟昶,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孟昶,公元919年~965年,初名孟仁贊,字保元,邢州龍崗人(今河北邢台),著名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國高祖皇帝孟知祥的第三子,也是後蜀國的末代皇帝(公元934~964年在位),在位時間三十一年。孟昶即位初年,曾勵精圖治,衣著樸素,興修水利,注重農桑,積極實行“與民休息”政策,使後蜀國勢強盛,將割據勢力的北線疆土擴展到今陝西長安一線。但他在位後期沉湎酒色,不思國政,生活荒淫,奢侈無度,連夜壺都用珍寶製成,稱為七寶溺器,以至於朝政十分腐敗。
後蜀廣政三十年(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北宋太祖趙匡胤令大將軍王全斌指揮宋軍以兩路並進伐後蜀國,後蜀軍與宋軍在劍門關外進行了一場大戰,結果後蜀軍精兵全軍覆滅,宋軍隨後包圍了後蜀國的都城成都府,孟昶被迫投降,後蜀國滅亡。孟昶被俘後,被宋太祖封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秦國公,連同宗親家眷皆被扣居在北宋都城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孟昶在汴梁鬱鬱而終(一說被宋太祖密令趙匡義將其毒死)。
在孟昶逝世後,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昶氏,以念先祖曾為帝時之輝煌,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亦稱孛兒只斤氏、博爾機錦氏、包結慮駝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源於蒙古乞顏部族,一說源於姬姓軒轅氏,出自蒙古族尼倫奇雅特·古孛爾只斤·乞顏部(亦稱乞彥、奇渥溫),屬於以部落、部族名稱為氏。關於乞顏氏的遠源,一說為白狄,一說為拓拔氏,而拓拔氏即為黃帝軒轅氏的北支後裔。遠古蒙古族人的圖騰為“孛兒貼赤那”,形象示為蒼狼,亦可能為孛兒只斤氏的姓氏起源,這有待進一步考證。孛兒只斤氏在古突厥語中意為“藍眼睛的人”,分布在全國各地,世居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錫喇木楞(今內蒙古東部克什克騰旗西喇木倫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帶)、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克魯倫(今內蒙古克魯倫河流域)、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呼倫貝爾(今內蒙古呼倫貝爾)、克什克騰(今內蒙古赤峰克什克騰)、阿巴噶(今內蒙古錫林郭勒阿巴噶鎮)、巴岳特(今山西天鎮、陽高邊外地區)等地,後有滿族、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orjigit Hala,皆世代相傳至今,其漢化姓氏多為昶氏、鮑氏、寶氏、包氏、孛氏、鐵氏、余氏、博氏、奇氏、羅氏、李氏、陸氏、王氏、梁氏、尹氏、寇氏、波氏等三十餘氏。
該支昶氏始祖為明清之際的博爾濟吉特·恩格得理爾,率部歸附後金政權,得賜一等侯爵,其後代為杭州將軍、熱河都統博爾濟吉特·成德,滿洲正黃旗人,博爾濟吉特·成德的兒子就是清朝中期鴉片戰爭中著名的投降賣國大臣博爾濟吉特·琦善,世襲一等侯爵之位,久膺疆寄,歷任刑部郎中、通政使司副使、河南按察使、江寧、河南布政使、河南巡撫、河南按察使、山東巡撫、兩江總督兼署漕運總督、山東巡撫、四川總督、直隸總督、文淵閣大學士、兩廣總督兼海關監督、駐藏辦事大臣等,一直為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清道光皇帝)所倚重,後任欽差大臣,建立了著名的江北大營以對抗太平軍,最後在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鹹豐三年(公元1854年)病死軍中。在其後裔子孫中,即有取“昶”為漢化姓氏者,即子孫“雅㫤久明”之義,稱昶氏,多居今河北省承德市。
得姓始祖
拔略昶、孟昶、乞顏·孛端察爾、博爾濟吉特·恩格得理爾。
遷徙分布
昶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也名列第一千六百三十三位,多以熱河、灤平為郡望。
今河北省的承德市灤平縣、湖南省的長沙市、常德市,陝西省的西安市長安縣、四川省的成都市、萬縣,江蘇省的常州市,廣東省的廣州市、韶關市、清遠市,台灣省等地,均有昶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熱河廳:亦稱承德州,即今河北承德原,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多民族歷史文化內涵。據今約一萬年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比較豐富,在灤河流域先後發現屬紅山文化遺存六七處。主要有金溝屯,窯山,海龍溝,呂泉子,抬頭山等遺址。地表遺物有泥制紅陶筒形器,壓印之字文陶片,彩陶片,細石葉等。其中灤平金溝屯後台子遺址出土的青石雕女神像屬新石器時代器物,是中國早期石雕藝術品。距今約五千年前夏商文化遺存在承德的灤河、伊遜河、老哈河、潮白河流域分布密集,承德市的安遠廟,平泉縣的溝門子,化營子等地發現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出土的陶、石器同商代的遺物接近。主要有石斧、石鏟、長方形石刀、陶鬲、陶盆等。豐寧縣的胡盆溝、城根營,灤平縣的營房、苘子溝等地有夏家店上層文化類型的遺址和墓葬。出土文物最富有特徵的是帶雙直耳的高尖足粗紅陶鬲、罐、單孔錘斧,也有形狀獨特的青銅器。灤平苘子溝發現的山戎氏墓葬出土的牛首青銅刀,鈴首青銅刀,既有山戎氏族特點,又有中原文化特徵。距今兩千四百年以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承德地區屬燕國的漁陽郡。在豐寧圍場境內,有燕秦長城遺址。1953年,在興隆縣戰國冶鐵遺址中出土一批成套的鐵范。這批鐵范是用來鑄鐵器的,可以連續使用,較之一次性的陶范鑄鐵器,有很大進步,使用效率也大大提高。承德的圍場縣大興永小椎子山古城先後出土五枚中國秦朝統一度量衡的鐵權。第一枚秦權表面陰刻著秦始皇二十六年(據今2300年前)統一度量衡的詔書。伴隨出土的還有秦代瓦當、半兩錢和銅鏡。承德的漢朝遺存比較豐富,漢朝據今約兩千年,在一些漢墓中出土的銅盤、行燈、博山爐、銅鏡等器物的風格同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器物相近。除出土文物外,還有一處保存完好的漢朝古冶銅遺址。這處遺址保存了從開採到冶煉的全部生產過程,為我們今天研究中國古代冶煉業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承德還有出土的隋唐時期距今一千五百年前的鎏金銅盤和銅壺。從造型和圖案看屬盛唐時期絲綢之路的產物。公元十三世紀遼、金時期,承德為契丹女真、蒙古族活動中心。大小興州是當時的重鎮。有大量的豐富的遺蹟和遺物。有遼金時期北安洲古城遺址,有遼金古墓群。這些古墓群具有極高的價值,墓內有遼代的壁畫,墓誌記載了大量的史實,石羊石虎群反映了遼代貴族墓葬風格受唐朝的風俗影響很深。在一些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貴的文物。這是遼代的磚塔。1972年在承德縣深水河發現遼代的契丹文金、銀牌,這是中國建國以來的第一次重大發現。金牌和銀牌上,均刻契丹國書,推斷釋文為"敕宜速",同遼史記載的皇帝聖旨牌情況相符合,是皇帝遣使傳達詔令,抽發兵馬,徵調物資,等緊急軍務所用。金銀牌的發現,對了解當時歷史,兵制符牌制度和研究契丹文字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公元十五世紀,元代的半截塔在圍場縣境內,塔座正方形,塔身橢圓形,典型的中國元代建築風格。據考證,承德早在中原龍山文化時期就有人類活動遺蹟。戰國時代,燕國在這一地區設定過郡一級的地方政府,秦以後歷代也曾設定過地方政府。秦漢至元明時期,匈奴、鮮卑、契丹、女真、蒙古族等少數民族曾先後在此遊牧。直到清朝初年,現承德市區所在地仍只是個僅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落,叫熱河上營。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避暑山莊,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設熱河廳,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取“承受先祖恩澤”之義,改名為承德州,這就是“承德”名稱的起源。此後承德逐漸發展成“萬家燈火較前增”的都市。但從清鹹豐繼位(公元1851年)始,直到國民黨統治時期,承德日漸衰落,滿目荒涼。辛亥革命後取消府制,成立熱河特別區。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成立熱河省,承德為熱河省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承德市由衰落轉入新生。1993年7月原承德市與承德地區合併。
灤平縣:灤平處於京、津、遼、蒙四省市“金三角”交匯點,素有京師(北京)北大門之稱,自古就是溝通京津遼蒙的交通要衝,歷來就有“八山一水一地”的說法,在燕山中麓地區新石器文化早期階段就有人類活動。考古工作者在灤平縣東營子村進行發掘時,發現四十八座戰國中晚期至西漢早期的墓葬,出土四十五件銅器、鐵器、玉器、陶器等類文物,其中包括一件造型精美的戰國時期“天鵝銜龜形銅帶鉤”。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設喀喇河屯廳,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改喀喇河屯廳為灤平縣。相傳因喀喇河屯瀕臨灤河,取“灤河無患,民得平安”之意。灤平縣境內的金山嶺長城(包括東段司馬台)是萬里長城的精華,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旅遊景點風景區,生長有罕見奇花——大花勺蘭。。金山嶺長城氣勢雄偉,敵樓密集,視野開闊,建築藝術精湛。御苑森林公園、狩獵場、轉山湖自然風景區、清朝行宮遺址等景點分布在京承旅遊公路沿線,具有廣泛的開發前景。
堂號
熱河堂:以望立堂,亦稱承德堂、上營堂。
灤平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