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召滑
- 成就:軍事家和外交家
- 派別:楚國抗秦派
- 讀音:shào—huá
- 別名:昭滑/悼滑/卓滑/淖滑/邵滑
人物事跡,史料記載,《趙策一》,《楚策一》,《楚策二》,陵墓,
人物事跡
昭滑是接替昭陽擔任大司馬的人物,也是楚國抗秦派的另一個代表,是一個精明的軍事家和外交家。
前317年,楚簡記此年為“大司馬昭滑救呂之歲”。楚之呂即河南南陽,昭滑救呂,大概是為了援助正在與秦兵苦戰的韓魏兩國。
前314年,昭滑參與了存燕運動的外交活動。
史料記載
《趙策一》
齊破燕,趙欲存之。樂毅謂趙王曰:「今無約而攻齊,齊必讎趙。不如請以河東易燕地於齊。趙有河北,齊有河東,燕、趙必不爭矣。是二國親也。以河東之地犟齊,以燕以趙輔之,天下憎之,必皆事王以伐齊。是因天下以破齊也。」王曰:「善。」乃以河東易齊,楚、魏憎之,令昭滑、惠施之趙,請伐齊而存燕。
前312年,楚兩敗於秦之後,丟失了鄢郢、漢中之地,張儀又企圖再次對楚國發動外交攻勢。
《楚策一》
張儀相秦,謂昭雎曰:「楚無鄢郢、漢中,有所更得乎?」曰:「無有。」曰:「無昭滑(原作昭過,形近而誤)、陳軫,有所更得乎?」曰:「無所更得。」張儀曰:「為儀謂楚王逐昭滑、陳軫,請復鄢、郢、漢中。」昭雎歸報楚王,楚王說之。有人謂昭滑曰:「甚矣,楚王不察於尊名者也。韓求相工陳籍而周不聽;魏求相綦母恢而周不聽,何以也?周曰是列縣畜我也。今楚,萬乘之犟國也;大王,天下之賢主也。今儀曰逐君與陳軫而王聽之,是楚自行不如周,而儀重於韓、魏之王也。且儀之所行,有功名者秦也,所欲貴富者魏也。欲為攻於魏,必南伐楚。故攻有道,外絕其交,內逐其謀臣。陳軫,夏人也,習於三晉之事,故逐之,則楚無謀\臣矣。今君能用楚之眾,故亦逐之,則楚眾不用矣。此所謂內攻之者也,而王知察。今君何不見臣於王,請為王使齊交不絕。齊交不絕,儀聞之,其效鄢郢、漢中必緩矣。是昭雎之言不信也,王必薄之。」
可見,此時昭滑已經是“能用楚之眾”的抗秦派第一人物和張儀的眼中釘了。
此策中的謂昭滑者,是一個愛國心很強、聯齊抗秦意志很堅決的外交人物,有可能就是屈原。
昭滑後來大概沒有被放逐,而是採取了另一種方式離開了楚國。他被派往越國,開始從事一項大膽的征服計畫。
《楚策二》
到了前306年,“且王嘗用昭滑于越而納句章,昧之難,越亂,故楚南塞瀨胡而郡江東。計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亂而楚治也。”
昭滑在越5年(前311-前307年),其具體事跡已不得而知,但設郡江東、征服了越國的大部分地區,應該是無疑的。在前312年楚國遭秦國重創後,昭滑滅越對楚國來說,是一項重要的成就。現在就可以對懷王這么說了:“王雖東取地于越,不足以刷恥;必且取地於秦,而後足以刷恥於諸侯。”
《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
“且王前嘗用召滑於越,而內行章義之難,越國亂,故楚南塞厲門而郡江東。”
陵墓
嚴倉古墓群位於湖北省沙洋縣後港鎮松林村,共有古墓13座。因南水北調引江濟漢工程需要,2009年10月起,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嚴倉古墓群中規模最大的獾子冢進行搶救性發掘。2010年1月,考古人員在嚴倉墓獾子冢西側的車馬坑二號坑內首次發現了楚國指揮戰車。隨後,雖然從獾子冢墓室中又清理出土了部分竹簡和銅箭頭、銅削刀等青銅兵器,以及殘存的頭蓋骨。
古代天子所乘馬車為6匹馬,而該墓主人所乘馬車就有4匹,足見其身份之顯赫。楚國墓葬是台階越高就越能代表墓主人的身份,獾子冢從墓口至槨蓋板共有15級台階,墓主人應是相當於大夫的級別。因此,專家當時推測墓主人為2300年前楚國的軍事指揮家。
在後期整理中,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教授李天虹等根據古墓中出土的殘缺竹簡這一線索,慢慢揭開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謎,最終確定戰車主人為楚國大司馬悼滑(召滑)。
在後期整理中,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教授李天虹等根據古墓中出土的殘缺竹簡這一線索,慢慢揭開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謎,最終確定戰車主人為楚國大司馬悼滑(召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