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前事,惕惕後人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zhāo zhāo qián shì tì tì hòu rén],是為紀念南京大屠殺等死難者而設的國家公祭鼎上的銘文,由多則古典名句化用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昭昭前事,惕惕後人
  • 拼音:zhāo zhāo qián shì ,tì tì hòu rén
釋義,出處,

釋義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為銘文的第31和32句。昭昭:清楚明白。惕惕:憂懼。意思是:歷史上發生的事情一清二楚,警示後人引以為戒。其中,“昭昭前事”語本清葉紹本長詩《宋皇佑平蠻碑歌》:“昭昭前事若金鑒,讀此豈異龍韜窺。請懸廳壁勿褻視,雲中應睹神君旗。”“惕惕後人”語本《詩經。陳風。防有鵲巢》:“中唐有甓,邛有旨鷊。誰侜予美?心焉惕惕。”鄭玄箋:“惕惕,猶忉忉也。
”關於“惕”,《周易。乾卦》稱:“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出處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鼎銘文》:……乙酉既捷,家國維新。昭昭前事,惕惕後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