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宋朝人過年時會在餐桌上擺放一種叫“百事吉”的利市——將柿子、橘子和柏枝放到同一個盤子裡,是為“柏柿橘”,寓意“百事吉”。粵方言“橘”“桔”與“吉”是同音字,廣府人家新春期間家家戶戶都會在家裡擺放一些桔盆,還會在年桔樹上掛些“利是”封,寓意來年如意吉祥。
據說,從唐朝起,廣府民間已經有專門栽培以供賀年的年桔。到了明清時期,柑橘業已發展至商品生產時代,年桔在芳村、番禺、南海等地均有種植。廣州花市的形成可追溯到明朝,當時芳村的花棣(今花地)已成為花木產區。其時,搭起了一排排展賣鮮花鮮果及年宵用品的竹棚,人們稱之為“花街”。當時廣東羅浮山的藥市、東莞的香市、廣州的花市、廉州的珠市,稱為廣東“四市”。
清朝鹹豐、同治年間以後,逐漸發展成為年宵花市,花市成為廣州人年節的重要節目。清中期,在藩署前(今廣東省財政廳前)出現夜間花市,19世紀60年代漸成年宵花市,遷至今天的北京路。當時城內設兩個花市,一個在雙門底(今北京路),另一個在西關十八甫。年桔、水仙、桃花是廣府人在春節期間擺設的三大傳統名花,而且規模越來越大,花色品種不斷增多,成為廣府民俗文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行花街民俗時間逐步固定於年廿八到年三十晚深夜之間。花農成立花市委員會,自搭攤位;隨著公社化的推進,花街攤檔歸公社所有,花街內設指揮部;後市園林局、工商局等單位機構,亦先後作為主辦單位。
民俗內容
行花街是指每年農曆臘月廿八至除夕夜之間,人們聚集在特定場所舉行的以花卉為主要載體,以年俗文化、花卉文化、商貿文化為主要內容的辭舊迎新、祈福賀歲活動。迎春花市每年舉辦一次,地點設在廣州固定路段和位置,從農曆臘月二十八開始至除夕深夜12時結束。
在除夕前一個星期,廣州各區就開始籌備花市活動,有關部門為花農搭棚架攤檔售花。這些花架一層層沿街伸展,擺成幾條長廊。每個花市的出入口處,還搭起絢麗輝煌、雄偉壯觀的迎春花市牌坊。花農預早幾天就開始把一些大盆的花木陸續運來。臘月二十八日花市正式開始,那時十里花街張燈結彩,一派節日的喜慶氣氛。花市的花融合廣州人“講意頭”的傳統,形成了獨特的花卉語言,如金桔的“桔”和“吉”同音。
行花街活動主要由市、各區“迎春花市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統籌管理,為市民行花街提供便利。行花街民俗在發展過程中,內容、形式不斷豐富。書畫義賣、現場揮毫,非遺展演,遊園燈會,文藝會演,圖文展覽,水上花市,採風及交流互訪等活動讓“行花街”的民俗內涵大大延伸,成為兼容並包、雅俗共賞、多彩薈萃的節日盛會。
分布地區
春節“行花街”民俗廣泛分布於廣府地區。廣府地區泛指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等廣府方言區,明代以後廣州府所含括的十多個縣與今之珠三角九市(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惠州、中山、江門、肇慶)和港、澳特別行政區範圍大體一致。廣州是廣府文化的中心城市,也是行花街民俗的核心分布區域。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行花街是廣府人過年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體現了廣府人自古至今愛花、好講“意頭”的傳統。作為中國獨一無二的春節習俗,行花街展現了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廣府商業城市獨特的氣質風貌,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繁榮景象。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海外華僑聚居地均有流布的傳統民俗盛事,加深群體文化認同,提升中華民族精神凝聚力均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廣州市各區均有大型花市,人們以“行花街”的方式在迎春花市購買各式寓意吉祥的年花、年貨,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行花街、轉大運”早已成為人們心中無可代替的過年儀式,具有民眾心理認同和感染力,體現著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嚮往。
部分華僑聚居的海外地區在春節前夕均有花市活動,行花街民俗以昂揚積極的風貌和對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寄願不斷向外輻射,傳遞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保護措施
2021年9月18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公布,廣州市越秀區文化館(廣州市越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春節(行花街)的保護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春節(行花街)項目保護單位廣州市越秀區文化館(廣州市越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文化融合
2022年6月12日,廣州非遺街區(北京路)正式開街,元宇宙非遺街區同步上線,成為全國首條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開放的非遺街區。街區以越秀區國家級代表性非遺項目春節(行花街)為核心,採取創新的場景設計和體驗模式,打造“永不落幕的花市”,重構廣府人“行花街”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