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微旨》是由唐代文學家陸淳編撰的古籍。
基本介紹
- 書名:春秋微旨
- 作者:陸淳
- 類別:文學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春秋微旨》是由唐代文學家陸淳編撰的古籍。
《春秋微旨》是由唐代文學家陸淳編撰的古籍。古籍簡介《春秋微旨》·三卷〔內府藏本〕四庫提要案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唐志》有淳《春秋集傳》二十卷,今不存。又有《微旨》一卷,未見。袁桷作淳《春秋纂例後序》稱,來杭,得《微旨》三...
《春秋集傳微旨春秋尊王發微》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 陸淳 撰,柴可輔 點校,(宋) 孫復 撰,段志強 點校 內容簡介 《春秋集傳微旨》,三卷,唐陸淳撰,浙江工商大學哲學系柴可輔點校。作者首先條列《春秋》相關...
唐代陸淳撰,凡3卷。該書先列《左傳》、《公羊》、《穀梁》三傳之異同,參以啖助、趙匡之說,斷其是非。今存版本以《玉玲瓏閣叢刊》傳本較多,明刻本、汪文藻刊小字本、海昌陳氏刻小字本,清末尚存,今已不知藏家。上海圖書館、...
其著作《春秋集傳集注》、《春秋統例》,為當時理念相近的《春秋》學家趙匡、陸淳提供了綱領式的學術基礎。趙匡所著《春秋闡微纂類義統》,以及陸淳的《春秋集傳纂例》、《春秋經傳辨疑》、《春秋微旨》三書,皆以啖助學說作為研究...
第一節“《春秋》五例”與“賦比興”一賦:“盡而不汗”二 比興:“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第二節 “尚簡用晦”與簡約含蓄 一 “簡言以達旨”二 “隱義以藏用”第三節“《春秋》五例”與評論話語 一 “微而顯...
三人著作存世的有陸淳《春秋集傳纂例》10卷,《春秋微旨》3卷,《春秋集傳辯疑》8卷,代表了三人的經學觀點和方法。《春秋》學派的主要特點是“舍傳求經”。認為《春秋》原文沒問題,錯謬全是三傳造成的;在三傳都不合適時,便丟...
辭微旨遠,漢語成語,拼音是cí wēi zhǐ yuǎn,意思是言詞隱微而表達的意思很深遠。出自《梁書·劉之遴傳》。成語出處 《梁書·劉之遴傳》:“省所撰《春秋》義,比事論書,辭微旨遠。”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說話或...
刊本於萊《序》之末附載延祐五年十一月集賢學士曲出,言“唐陸淳所著《春秋纂例》、《辨疑》、《微旨》三書,有益後學。請令江西行省鋟梓”云云,其分於是時歟?淳所述《纂例》一書,蓋啖助排比科條,自發筆削之旨。其...
字茲非聖人之意。此論為宋伊所未氣可謂闡“筆削”之微旨。書中對地名多所考證,以今證古。《明史·藝文志》、朱彝尊《經義考》俱著錄此書二十卷,清修《四庫全書》,館臣據浙江巡撫采進本收錄,只十六卷。又有刊本。
鄭端:古今談兵之雄者,首推孫子。蓋孫子能推黃帝太公之意,而武侯衛公又皆推孫子之意,故言兵者以孫子為宗,第孫子之微旨不傳。魏源:《易》其言兵之書乎《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
綜合啖助、趙匡之說,撰《春秋集傳纂例》《春秋微旨》《春秋集傳辨疑》等,開宋儒懷疑經傳的風氣。書今存,收入《古經解匯函》。人物簡介 陸淳(?~806),後因避唐憲宗名諱而改名質,字伯沖,號文通,唐吳郡(郡治在今江蘇吳縣...
他把自己的見解著成《春秋集傳纂例》《春秋微旨》《春秋集傳辨疑》等,開後人懷疑經傳的風氣。這些著作一經問世,陸文通便成了名噪一時的大儒,一直從尚書郎、國子博士、給事中做到了皇太子侍讀。他的學說也得到了皇帝的欣賞,在...
抉摘,漢語詞語,拼音是jué zhāi,意思是抉擇、擇取;挑剔,揭發。解釋 1.抉擇;擇取。2.揭發指摘。出處 唐·陸龜蒙《甫里先生傳》:“好讀古聖人書,探六籍,識大義,就中樂《春秋》,抉摘微旨。”宋·沈洵《序》:“自漢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