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捺缽遺址群

春捺缽遺址群

春捺缽遺址群,位於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的花敖泡東南岸和查乾湖西南岸,由四片遺址區即後鳴字區、騰字區、藏字區、地字區組成。

春捺缽遺址群發現於2009年,在遺址群中發現了上千個“土台”,發現了大量的古錢幣和陶、瓷片等物品,均為遼代、北宋年間製造。經考古專家調查確定是遼代皇帝四季捺缽,即春水夏涼秋山坐冬中的春捺缽遺址群。春捺缽遺址群的發現填補了國家和省文物部門多年未尋找到春捺缽詳細地址的空白,為乾安縣乃至吉林省旅遊產業的開發提供了重要的資源。

2013年5月,春捺缽遺址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春捺缽遺址群
  • 地理位置: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的花敖泡東南岸和查乾湖西南岸
  • 所處時代:遼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0115-1-115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歷史文化,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調查時發現春捺缽遺址群。
2013年6~7月,為配合保護規劃制定,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和乾安縣文保所在對春捺缽遺址群進行了調查,把後鳴字區分為東、中、西、南四區。在中區北部發現了小城址,城內有瓦頂建築址3處、圓圈遺蹟1處,在中區中部的土包台邊緣姜辨舟判發現多個野炊灶。在西區發現了鐵匠爐遺蹟。
2014年8~10月,對後鳴字區遺址進行勘探和小規模發掘。
2018年6~10月,吉林大學考古學院等單位選擇了查乾湖西南岸居中的藏字區遺址,對其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有了一系列的新發現。
2021年8月,吉林大學邊疆考古中心和乾安縣文物管理所聯合趨棗擊對春捺缽遺址群進行了勘探和發掘。發掘工作共持續兩個月,發掘出土瓦當、滴水、陶瓷器、北宋銅錢、鳳形脊獸及菩薩頭像等上百件文物。
春捺缽遺址群
春捺缽遺址群發掘現場

遺址特點

綜述
春捺缽遺址群4片遺址都位於湖泊的邊緣,以斷續分布的土包台為主要遺蹟,每個遺址大約有數百座。
春捺缽遺址群
春捺缽遺址群位置示意圖
後鳴字區遺址
後鳴字區遺址有九百餘座包台。包台一般長10~50米、寬10~20米、高1~3米。土包台東西綿延3千米,總面積大約4.7平方千米。遺址所在的湖底地勢邀熱悼拘低平,為草原和澤環境,土壤鹽鹼性較大,不適合農業耕作。東北夏季是雨季,土台群的地面多處積水,變成沼澤,夏季積水更加嚴重。這類遺蹟只適合在無雨或少雨的冬春季節大規模居住,是一種季節性遺址。
春捺缽遺址群
春捺缽遺址群土包台
通過試掘,以及被沖的包台斷面觀察,可以確認包台非自然形成,而是人工堆砌和生活所致。根據T3、譽龍連T4試掘可知,土包台基本是平地起建,多次修築,累積而成。在台子及周采和出物是金時期物,未見其他時代物。其中的細密篦點紋陶片是典型的遼代契丹篦紋陶罐(或壺)的下部分,稀疏篦點紋陶片在城四家子古城(遼長春州城)2013發掘的遼代建築中也有發現,該建築址有遼代的紀年文字瓦出土,時代可靠。綠釉劃花瓷片、盤口您妹陶罐等也是遼代常見器物。可以確定遺址始於遼代,並與契丹人有關。鈞窯瓷片和澀圈瓷碗都是金代的,寬面連弧形滴水與金代完顏希尹墓地的碑亭滴水風格一致,故遺址在金代仍被使用。
後鳴字區遺址包台的分布遵循一定的布局要求,但是規律性不強,帶有隨意性。巨觀布局上,中區為主,東區和西區作為兩翼拱衛。中區呈向心式(聚攏式)布局,核心最密集,“羊棚包”和“三大台子”最重要,可能是最高級別者使用。從西區發現的鐵匠爐殘跡和多個土包上有鐵熔塊、鐵渣分析,西區有一定的手工業服務功能,同時遠離核心區,煙火和打鐵的噪聲不會影響核心區。微觀布局上存在大、中、小台子的附屬關係,一個大台子周圍有中小台子分布。
後鳴字區遺址建築址的規模小,有瓦和瓦當,等級高,“圓圈”建築特殊,圍牆低矮,不具備防禦功能,沒有高大台子,不具備觀望風景條件,推測可能是祭祀區。
藏字區遺址
藏字區遺址為低矮的土台基,高度為50~200厘米,總數約291處。單體規模最小10平方米,最大1000餘平方米,1.28平方千米。形狀有長方形、圓形兩種。採集到遼代輪齒紋陶片、粗白瓷片、獸骨、北宋銅錢等。
2018年度的發掘共清理灰坑48個、房址2座、灶6個和嘗協、窖穴1座、車轍印1組。灰坑多為圓形、橢圓形,少數為不規則形,大小不一,坑內堆積以黑灰土夾雜炭粒和紅燒土粒為主。房址均位於土台中央的頂部區域,僅存部分火炕煙道的跡象。灶均為室外灶,圓形居多,灶內包含大量的紅燒土塊。窖穴與房址開口於同一層位下,平面呈圓形,建造方式為先下挖一個直徑2.5米、深1.6米的直筒形深坑,然後緊貼坑壁的20厘米,間隔填築厚約5厘米的黃土層和灰土層,最後在填土層內壁貼一層厚約5厘米的蘆草作為護壁。車轍印為南北平行的兩道黑土帶,間距約1.7米。
春捺缽遺址群
春捺缽遺址群車轍印痕
騰字區遺址
騰字區遺址分布面積約1.73平方千米,台基數量480餘個,同藏字井遺址一樣,台基形狀分圓形與長方形兩種,其中最大的圓形台基直徑30餘米。遺址所在的草原已作為草庫倫禁牧,故牧草茂密,高約尺余。遺址中部有一條東北一西南向的水渠將本區分為南北兩片。
贊字區遺址
贊字區遺址分布範圍4.4平方千米,現存高大的台基近969個,多為長方形。其特點是台基普遍高大,最高的近3米,最大的長方形台基長60餘米,其餘台基的規模均在80平方米以上。曾出土過六耳銅鍋、多處灶址、遼代輪齒紋陶片、粗白瓷片、金銀飾件、鐵器記滲詢、石磨、獸骨、北宋銅錢等。
春捺缽遺址群
春捺缽遺址群出土文物
余字區遺址
余字區遺址南北綿延約5千米,東西約1千米,現存台基265餘個,面積達1.24平方千米。

文物遺存

春捺缽遺址群發現一尊10厘米高、拳頭大小的菩薩頭像,五官清晰、髮髻完整。這一發現證實了《遼史》中遼代皇帝“春捺缽”時要“頭鵝薦廟”(即狩獵到第一隻天鵝時在廟中祭祀)的記載,為遼帝行宮遺址的確認提供了新的證據。
2018年,春捺缽遺址群藏字區的考古發掘和調查,出土和採集了多個種類的遺物,其中以陶瓷器殘片為主,此外還有銅錢、銅首飾、鐵器、石器以及大量的動物骨骼等。陶器以各類灰陶器為主,可辨器型有罐、盆、壺等,其中卷沿盆具有典型的金代風格。瓷器以各類碗盞居多,部分碗盞採用了底部刮釉一周的澀圈疊燒工藝,是典型的金代瓷器製法。銅首飾為一件鳳首簪,存留鳳首部分,簪身已殘。銅錢均為北宋年號銅錢,保存較好的有祥符通寶、天禧通寶、元豐通寶、元祐通寶等。鐵器有碗、犁、釘等。石器有穿孔珠、礪石、磨盤等。動物骨骼的種類較為豐富,初步辨認的種屬有牛、羊、狗、鼠、蚌等。
春捺缽遺址群
春捺缽遺址群出土銅人

研究價值

春捺缽遺址群的發掘,彌補了全國文物考古專家尋找古代黃帝“捺缽”遺址的空白,體現了乾安縣文物悠久的歷史資源和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對研究遼、金歷史文化有著重要價值。

歷史文化

“捺缽”制度
捺缽,系契丹語,亦作“納缽”,意為遼帝的行帳、牙帳,相當於漢語的“行在”。遼朝處理政務多在馬背車帳之上和四時“捺缽”之中。因此,“捺缽”制度在遼代是一種重要的政治制度。
“捺缽”因按春、夏、秋、冬的時序安排,又稱之為“四時捺缽”。“四時捺缽”既是皇帝釣魚行獵、習武休閒的理想勝地,也是皇帝議政治軍、號令天下的主要場所。其中“春捺缽、秋捺缽”主要處理遼朝和其他所屬民族的關係;“夏捺缽、冬捺缽”主要召開北南臣僚會議。而關於四時捺缽的時間安排,基本上是平均分配的,每三個月皇帝都要帶領遼廷的主要官員從一處“捺缽”遷往另一處捺缽。
夏捺缽的主要地點為吐兒山,位於黑山東北。秋捺缽也稱為“秋山”意為秋獵于山,秋捺缽地多為慶州(內蒙古林縣)一帶群山之間的伏虎林,有黑山、赤山、饅頭山等。而“冬捺缽”則是四季捺缽停駐最久的地方,其通常設在永州東南30里的平廣淀,位於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合流之處的平原。“春捺缽”也稱“春水”,意為春漁於水,即:釣魚、捕天鵝(“頭魚宴”與“頭鵝宴”)並接受女真“千里之內”諸酋長的朝賀。
2009~2010年,吉林省乾安縣在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中,發現了依圍湖面的四處土台分布區,分別是位於乾安縣西南部花敖泡東南側的後鳴字區以及乾安縣東北部查乾湖西南岸的藏字區、騰字區和地字區。遺址群位於遼金春捺缽的區域內,形制特殊且規模宏大,採集到了大量遼金時期遺物,可能與遼金春捺缽存在著密切關係,遂將其定名為“春捺缽遺址群”。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春捺缽遺址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1年10月12日,遼金捺缽遺址(春捺缽遺址群)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春捺缽遺址群位於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的花敖泡東南岸和查乾湖西南岸。
花敖泡

交通信息

自駕:自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春捺缽遺址群,路程約25.2千米,用時約34分鐘。
後鳴字區遺址建築址的規模小,有瓦和瓦當,等級高,“圓圈”建築特殊,圍牆低矮,不具備防禦功能,沒有高大台子,不具備觀望風景條件,推測可能是祭祀區。
藏字區遺址
藏字區遺址為低矮的土台基,高度為50~200厘米,總數約291處。單體規模最小10平方米,最大1000餘平方米,1.28平方千米。形狀有長方形、圓形兩種。採集到遼代輪齒紋陶片、粗白瓷片、獸骨、北宋銅錢等。
2018年度的發掘共清理灰坑48個、房址2座、灶6個、窖穴1座、車轍印1組。灰坑多為圓形、橢圓形,少數為不規則形,大小不一,坑內堆積以黑灰土夾雜炭粒和紅燒土粒為主。房址均位於土台中央的頂部區域,僅存部分火炕煙道的跡象。灶均為室外灶,圓形居多,灶內包含大量的紅燒土塊。窖穴與房址開口於同一層位下,平面呈圓形,建造方式為先下挖一個直徑2.5米、深1.6米的直筒形深坑,然後緊貼坑壁的20厘米,間隔填築厚約5厘米的黃土層和灰土層,最後在填土層內壁貼一層厚約5厘米的蘆草作為護壁。車轍印為南北平行的兩道黑土帶,間距約1.7米。
春捺缽遺址群
春捺缽遺址群車轍印痕
騰字區遺址
騰字區遺址分布面積約1.73平方千米,台基數量480餘個,同藏字井遺址一樣,台基形狀分圓形與長方形兩種,其中最大的圓形台基直徑30餘米。遺址所在的草原已作為草庫倫禁牧,故牧草茂密,高約尺余。遺址中部有一條東北一西南向的水渠將本區分為南北兩片。
贊字區遺址
贊字區遺址分布範圍4.4平方千米,現存高大的台基近969個,多為長方形。其特點是台基普遍高大,最高的近3米,最大的長方形台基長60餘米,其餘台基的規模均在80平方米以上。曾出土過六耳銅鍋、多處灶址、遼代輪齒紋陶片、粗白瓷片、金銀飾件、鐵器、石磨、獸骨、北宋銅錢等。
春捺缽遺址群
春捺缽遺址群出土文物
余字區遺址
余字區遺址南北綿延約5千米,東西約1千米,現存台基265餘個,面積達1.24平方千米。

文物遺存

春捺缽遺址群發現一尊10厘米高、拳頭大小的菩薩頭像,五官清晰、髮髻完整。這一發現證實了《遼史》中遼代皇帝“春捺缽”時要“頭鵝薦廟”(即狩獵到第一隻天鵝時在廟中祭祀)的記載,為遼帝行宮遺址的確認提供了新的證據。
2018年,春捺缽遺址群藏字區的考古發掘和調查,出土和採集了多個種類的遺物,其中以陶瓷器殘片為主,此外還有銅錢、銅首飾、鐵器、石器以及大量的動物骨骼等。陶器以各類灰陶器為主,可辨器型有罐、盆、壺等,其中卷沿盆具有典型的金代風格。瓷器以各類碗盞居多,部分碗盞採用了底部刮釉一周的澀圈疊燒工藝,是典型的金代瓷器製法。銅首飾為一件鳳首簪,存留鳳首部分,簪身已殘。銅錢均為北宋年號銅錢,保存較好的有祥符通寶、天禧通寶、元豐通寶、元祐通寶等。鐵器有碗、犁、釘等。石器有穿孔珠、礪石、磨盤等。動物骨骼的種類較為豐富,初步辨認的種屬有牛、羊、狗、鼠、蚌等。
春捺缽遺址群
春捺缽遺址群出土銅人

研究價值

春捺缽遺址群的發掘,彌補了全國文物考古專家尋找古代黃帝“捺缽”遺址的空白,體現了乾安縣文物悠久的歷史資源和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對研究遼、金歷史文化有著重要價值。

歷史文化

“捺缽”制度
捺缽,系契丹語,亦作“納缽”,意為遼帝的行帳、牙帳,相當於漢語的“行在”。遼朝處理政務多在馬背車帳之上和四時“捺缽”之中。因此,“捺缽”制度在遼代是一種重要的政治制度。
“捺缽”因按春、夏、秋、冬的時序安排,又稱之為“四時捺缽”。“四時捺缽”既是皇帝釣魚行獵、習武休閒的理想勝地,也是皇帝議政治軍、號令天下的主要場所。其中“春捺缽、秋捺缽”主要處理遼朝和其他所屬民族的關係;“夏捺缽、冬捺缽”主要召開北南臣僚會議。而關於四時捺缽的時間安排,基本上是平均分配的,每三個月皇帝都要帶領遼廷的主要官員從一處“捺缽”遷往另一處捺缽。
夏捺缽的主要地點為吐兒山,位於黑山東北。秋捺缽也稱為“秋山”意為秋獵于山,秋捺缽地多為慶州(內蒙古林縣)一帶群山之間的伏虎林,有黑山、赤山、饅頭山等。而“冬捺缽”則是四季捺缽停駐最久的地方,其通常設在永州東南30里的平廣淀,位於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合流之處的平原。“春捺缽”也稱“春水”,意為春漁於水,即:釣魚、捕天鵝(“頭魚宴”與“頭鵝宴”)並接受女真“千里之內”諸酋長的朝賀。
2009~2010年,吉林省乾安縣在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中,發現了依圍湖面的四處土台分布區,分別是位於乾安縣西南部花敖泡東南側的後鳴字區以及乾安縣東北部查乾湖西南岸的藏字區、騰字區和地字區。遺址群位於遼金春捺缽的區域內,形制特殊且規模宏大,採集到了大量遼金時期遺物,可能與遼金春捺缽存在著密切關係,遂將其定名為“春捺缽遺址群”。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春捺缽遺址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1年10月12日,遼金捺缽遺址(春捺缽遺址群)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春捺缽遺址群位於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的花敖泡東南岸和查乾湖西南岸。
花敖泡

交通信息

自駕:自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春捺缽遺址群,路程約25.2千米,用時約34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