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與阿修羅

春天與阿修羅

《春天與阿修羅》是日本國民詩人宮澤賢治的唯一詩集,簡體中文版已於2015年12月由雅眾文化/新星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春天與阿修羅》
  • 外文名稱:春と修羅
  • 創作年代:20世紀二三十年代
  • 作品出處:《春と修羅》
  • 文學體裁:詩歌
  • 作者:宮澤賢治
  • 譯者:吳菲
  • ISBN:9787513318228
  • 裝幀:平裝
  • 頁數:192
內容梗概,創作過程,點評鑑賞,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梗概

賢治的詩歌在意象方面,並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但足夠讓人耳目一新。讀著好像已經超脫了周圍的事物,處在銀河之中,儼然是一個宇宙。愛好自然科學的他,對西方生活方式好奇的他,作為佛教徒的他,親近農民的他,這些種種的色彩共同融匯成了賢治詩歌的奇妙景象。
宮澤賢治是日本的國民作家,甚而轟動世界。但是在中國的影響卻並不相符,國內早有出版賢治的童話,作品選。卻還未曾出版過賢治的詩集。
此次,賢治生前唯一的詩集《春天與阿修羅》的引進,可謂是彌補了遺憾。在此版中,選取詩集中最經典的詩,是精華的集合。

創作過程

《春天與阿修羅》是宮澤賢治生前出版的唯一詩集,出版時只有一集,第二集還未整理完成。
宮澤賢治大概在20世紀的二十年代初就已經創作完了第二集的作品,直到1933年去世前,他仍在不停地修改。可以說最後呈現的作品已經是賢治反覆斟酌之後的東西。
詩集出版的時候,反響寥寥,大概只有少數一兩個詩人關注。

點評鑑賞

《文藝春秋》發行的雜誌《文學界》,今年的七月號製作了名為“防止陷入反知性主義的必讀書50冊”的特集,邀請五十位知識界代表人物各推薦一本心儀的讀物並說明理由。在上榜的眾多哲學、社會學名著中,東京大學副學長、法國文學研究者石井洋二郎推薦的卻是宮澤賢治的詩集《春天與阿修羅》。他認為“沒有感性認識為基底的知性才是所謂反知性的真身。”而《春天與阿修羅》能帶給讀者的是“從詩人身體中抽出的鮮潤語言的清冽香氣,沉浸其中,定能感覺到乾涸凝固的自我也漸漸融化。”“對宮澤賢治這樣的詩人而言,知性與感性在本質上是密不可分的。”
詩集《春と修羅》於1924年4月由詩人自費出版,初版僅發行一千部,當時只得到草野心平等少數詩人的重視。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宮澤賢治的許多詩歌和他的童話一樣,成為日本文學史上不朽的名篇,如今依然擁有歷久彌新的魅力。
可惜的是,相對於宮澤賢治童話的各種中譯本,他的詩歌在中國一直鮮有譯介。中文版《春天與阿修羅》從作者生前出版的唯一詩集《春と修羅》以及未及出版的《春と修羅》第二輯中選譯了約八十首代表性的作品,雖還不夠全面,但也可說是開啟了宮澤賢治詩歌中譯的序章。
【人生】
是日本家喻戶曉的詩人
宮澤賢治於1896年8月出生在日本東北岩手縣的小城花捲,父親是經營當鋪和舊衣販賣的商人,同時也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宮澤自幼篤信佛教,成年後對以法華經為教典的日蓮宗的信仰更是到了幾近狂熱的地步。但他又是一個科學愛好者,喜歡研究礦物和植物,並熱心研讀當時最新潮的科學和哲學著作。當然他也熱愛文學和音樂,早在國小時代就開始創作詩歌。中學畢業後,賢治順利考入當地的農業學校,三年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之後回到家鄉的農校執教,身為農校教師的約四年時間也是賢治詩歌創作的高峰期。這本《春天與阿修羅》收錄的作品大多創作於這一時期(1922-1926年)。
宮澤賢治最廣為人知的詩歌代表作當屬《不畏風雨》(又譯《不懼風雨》《不輸給風雨》等),開頭四句,在日本可謂家喻戶曉,人人能誦。
這首作品早在1939年就以《北國農謠》為題譯介到了中國。譯者是當時身在日偽北大任教的錢稻孫。對尤擅日本古典文學的錢稻孫而言,將現代詩翻譯得工整貼切也許是輕而易舉的事,總之錢譯至今看來依然堪稱完美。全文如下:
不畏風兮
不畏雨
耐得寒冬
耐得暑
壯實身軀
澹無欲
嘻嘻鎮日
不瞋目
糙米四合日三餐
少許黃醬少許蔬
凡百錙銖非所計
但將聞見
記清楚
大地悠悠松樹林
林中茅屋是吾廬
東家兒病
為看護
西姥稻草
吾代負
南鄰老人臨大限
往慰殷勤願無怖
北鄰相爭成訴訟
勸毋爭訟傷情趣
旱篤仰天淚空流
夏遇嚴寒憫無措
人皆呼作木偶兒
不聞稱譽
不為苦
如斯人兮我願之
如斯人兮我所慕
(來源:1939年2月18日《北京近代科學圖書館月報》)
《不畏風雨》是1931年冬天宮澤賢治於病中隨手記錄在手帳上的詩句,在他留下的眾多詩歌作品中屬於“不是詩的詩”(谷川徹三語),與其說是創作,更像是自然流露的心中祈願。詩人病逝的翌年(1934年),這首詩一經公開,便廣受歡迎,如今已然是宮澤賢治最負盛名的代表作。或許正如詩中所祈願的那樣,宮澤賢治在世時一直在盡力履行這些願望,所以這些詩句也格外具有激勵人心的力量。
【作品】
顯示瞬間裡的萬象永恆
然而宮澤賢治的詩歌並非都是《不畏風雨》這般風格。《春と修羅》出版時,宮澤賢治拒以“詩集”稱之,而是在書封的顯著位置標註了“心象素描 春天與阿修羅”的字樣。如同“心象素描”這個獨創的定義,書中收錄的七十首作品從形式到內容都堪稱全新的現代詩。如序中所寫的那樣:“稱之為‘我’的現象/是被假定的有機交流電燈的/一盞青色照明/(所有透明幽靈的複合體)/與風景及眾生一起/頻繁焦躁地明滅著/儼然是確鑿地持續點亮的/因果交流電燈的/一盞青色照明/(光芒常在 那電燈卻消失)//這些是二十二個月里/自感知為過去的方位/以紙和礦質墨水綴寫/(一切伴我明滅/眾生同時感受的事物)/得以持續保有至此的/影與光的每一環節/原樣的心象素描”。
對於如何理解宮澤賢治的這種創新,哲學家谷川徹三(詩人谷川俊太郎之父,也是以研究宮澤賢治而聞名的學者)的觀點是:“如在‘心象素描’之前創作的那些短歌(和歌)以及後來的文言詩所顯示的那樣,對賢治而言,古典的形式是駕輕就熟的。之所以未採用那樣的形式,是因為他要捕捉的是若不用‘心象素描’的形式就無法捕捉的東西。並且他的確捕捉到了。”依照大乘佛教的世界觀,萬象不過是心的姿形。“心象素描”想要顯示的是一個個瞬間裡映照於心的萬象的永恆。
除了將心象風景與詩人所居住的岩手縣一帶的四季景象融為一體的“心象素描”之外,不能不提及的是《春天與阿修羅》第一輯中詩人寫給妹妹敏子的一組悼亡詩。賢治與敏子兄妹年齡僅相差一歲,自幼感情甚篤,敏子天資聰穎,學業優秀更在賢治之上。她也是賢治人生中為數不多的知音之一。可惜敏子自大學畢業前夕身患肺病,年僅二十五歲就離開了人世。《永訣的早晨》《無聲慟哭》《松針》等作品寫于敏子去世當日,悲情激越,令人為之淚下。這之後宮澤賢治幾乎所有作品都染上悲愴的色彩,敏子的身影時常出現在詩人描繪的心象風景之中。
【翻譯】
最想保持詩人的節奏感
宮澤賢治的詩歌雖以難解著稱,但是並不妨礙這些作品被廣為傳誦。這恐怕要歸功於詩中內在的節奏感。雖然不是傳統的定型詩,卻非常適合朗誦。據說宮澤賢治的許多詩作和童話都創作於行走途中,朗讀時往往能體會到這種“步行的節奏”(井上廈語)。的確,聽過眾多名人朗讀《春天與阿修羅》,其中尤以木村功如快步行走般迅疾的語速讀出的詩句最為動人。翻譯過程中,最想保住的就是這種內在的節奏感。譯者不是詩人,很難說這個願望達成了幾分。至於押韻和語言的潤飾,是譯者想要儘量克制的。因為不想用自以為有詩意的語言去勉強修復因翻譯而折損的詩形、詩境。對於歷經種種艱辛呈現出的這些中文的“心象素描”,如果讀者還能從中欣賞到“曲折率”較少的宮澤賢治的心象風景,譯者的努力就可算是沒有白費了。
十年前翻譯的金子美鈴童謠詩與宮澤賢治的詩歌說來都是自由開放的大正文化薰陶下誕生的詩作,在九十多年後的今天讀來依舊生機勃勃,然而兩者性格截然相反。金子美鈴的作品仿佛人見人愛的清麗小花,語言簡單直白,卻蘊含最根本的哲理,不讀詩的人也能頓悟其中的深意。而宮澤賢治的作品更像隱藏著許多礦脈的富礦,一旦開採,定能有出乎意料的豐碩收穫。
《春天與阿修羅·序》的末尾寫道:“所有這些命題/作為心象和時間本身的性質/都將在第四次元的延長之中得到主張。”熱愛新事物的宮澤賢治一早將相對論的概念引入了詩中,他的心象似乎也總是在生與死,現在與未來,日常與非日常之間自由地“穿越”,這種“穿越”的視點也可說是解讀宮澤賢治詩歌的一把鑰匙吧。
□吳菲(《春天與阿修羅》譯者)
【“ ”】 
“他的詩歌表現中包含了無法入詩的東西。這些東西並非不足,而是過剩。也就是說,他非但不是不夠充分的詩人,而是太過於詩人了。而同時,他並未像世間常有的詩人那樣,把詩單單看做是詩。不論採取詩以前的說明式語言或冗長的形式,還是寫成了超越了詩的、作為實踐者的祈禱或願望的表白。——賢治的天才在於把不能入詩的東西強力地納入了詩中。”
——谷川徹三
“賢治的“心象風景”,不能據其名稱做安易的想像,以為是在某日某時當場完成的速寫,而且也不是將之稍作整理的作品,即便其原形是當場所寫,但是在之後的改稿過程中,又經過了重重的轉變,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只是其中的一個斷面。我們必須帶著這種意識去面對作品,在一行行的閱讀中,協同賢治一起,織成讀者自身在“可替代的現在”這個時間點上的心象風景。”
——入澤康夫(《宮澤賢治全集》編者)
《春天與阿修羅》 作者:宮澤賢治 版本:雅眾文化/新星出版社 2015年11月

作品影響

如果說詩人 ,一百餘年的日 本也就三個:宮澤賢治、中原中也、谷川俊太郎。
——加藤周一(日本思想家)
偉大是一個非常重的詞。宮澤賢治、中原中也都是非常好的詩人,其中宮澤賢治最接近偉大。
——谷川俊太郎(日本詩人)

作者簡介

宮澤賢治,日本國民詩人與兒童文學巨匠。全國各地的國小、國中的國語課本都可見他的作品。2000年,日本《朝日新聞》進行了一項調查,由作者自由投票選出“一千年里巨受歡迎的日本文學家”,宮澤賢治名列第四,遠遠超過了太宰治、谷崎潤一郎、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安部公房、大江健三郎 和村上春樹。代表作有《銀河鐵道之夜》《風又三郎》,詩集《春天與阿修羅》等。
譯者 吳菲,畢業於日本山口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語言文化專業,文學碩士。譯作有《向著明亮的那方》《西域余聞》《浮雲》《手鎖心中》等。
漫遊銀河的不羈思緒,流淌大地的透明言語。
宮澤賢治是日本國民詩人、是日本票選千年以來最偉大的作家第四位。(第三到第八分別為:司馬遼太郎、宮澤賢治、芥川龍之介、松尾芭蕉、太宰治、松本清張。)
“世界がぜんたい幸福にならないうちは個人の幸福はありえない”(沒有全人類的幸福,就不可能有個人的幸福)是宮澤賢治著名的話,也是他一生努力實踐的目標、信念。只有理解了宮澤賢治實踐者的身份,才能理解宮澤賢治的作品,包括他的詩歌。賢治早逝,短暫的一生創作的作品,於在世時,大多無人在意,少數出版也是自掏腰包,並沒有引起大的影響。《春天與阿修羅》是他生前出版的唯一詩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