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清妍

春和清妍

《春和清妍》巨幅熔銅壁畫是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創作的。此作品展現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大堂的主壁上。

此壁畫以中國傳統水墨方式,在大理石底板上熔鑄一片傲雪春梅,這種前所未有的創作技法,在國內外藝術史上首次出現。此件作品將作為中新友誼的見證永久收藏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內最醒目位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春和清妍
  • 作者:朱炳仁
  • 創作時間:2015年
  • 尺寸:寬8.2米、高4.5米
  • 材質:銅
  • 表現手法:熔銅
  • 現存: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
常州天寧寶塔在竣工最後時刻接受了一次鳳凰涅槃般的洗禮。朱炳仁在熔渣中,發現了天工造就的千姿百態的熔銅結晶體,從此首創熔銅藝術。朱炳仁說,“青銅時代以來,銅的鑄造都需要模具,這種‘無模可控熔鑄工藝’將銅徹底從模具里解放出來,給了銅自由”。自由的銅,造就了自由的藝術。
《春和清妍》局部《春和清妍》局部
這幅《春和清妍》寬8.2米、高4.5米、懸空掛於4米高的文化交流中心大堂主壁上,真可謂“高、大、上”,這種“高、大、上”也為創作增加了許多難度。朱炳仁坦言,這幅備受關注的《春和清妍》是自己藝術創作的又一次突破。去年5月,朱炳仁受到中國文化部和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的邀請,前往文化館現場考察,並受邀在文化館主牆創作一幅壁畫。如何既中國又世界,既傳統又當代,朱炳仁開始了構思,他說“熔銅藝術正是最佳的契合點,也與新加坡兼收並蓄、融會貫通的文化特色相同”。設計、創作,3個月的漫長創作,3次從頭開始的回爐重做。創作完成後,如此大體量的作品如何運輸、如何安裝也令人煞費苦心,朱炳仁與工程師不斷探討,與新加坡方面前後十幾次的郵件往來,最終將作品切分為6塊運送,運送至新加坡後再由當地經驗豐富的工人組裝起來。
“梅花香自苦寒來”,如今,終於迎來了春梅最完美的綻放。朱炳仁談到自己的這幅作品能夠代表中國藝術走出國門,不由地自豪,打開手機如數家珍般地展示作品的細節,“熔銅藝術就是這么神奇,每個細節都能成為一幅獨立的作品”,正如新加坡的一位官員所說,“看一次完全看不夠”。
對於本次舉世矚目的“習馬會面”,朱炳仁同期也在新加坡感受到了這一“歷史性時刻”,對他而言,更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多年來,朱炳仁一直致力於兩岸文化關係的推進,2007年由他親手創作的10噸銅鑄“同源橋”被送往中國台灣,為兩岸搭起一座友誼橋樑,他本人更是多次前往台灣,辦展覽、作交流、教學生,他說,“‘習馬會’將開啟兩岸文化交流的新篇章,促進兩岸文化人才交流等方面更通暢。當然,希望更多人能夠愛上銅藝術,希望兩岸的藝術交流能夠更加深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