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分子研究方法

星際分子研究方法是探測研究宇宙空間星際分子的形成、化學組成、物理性質以及空間分布等的科學方法。星際分子首先是在1937年由光學觀測用間接方法辨認出的。當時觀測到在某些天區的恆星光譜中有吸收線,而同類型的恆星在別的天區則沒有。經分析後認為,這是恆星光線通過星際分子時,由於某一波長的光線與星際分子的能級發生共振而形成的吸收線。該法只能確認輻射可見光的星際分子。自1963年第一次用射電天文方法發現羥基(OH)分子以來,到目前已發現64種星際分子,其中有46種有機分子,18種無機分子。大部分星際分子輻射幾十厘米到幾毫米的射電波,也有少數輻射可見光、紅外線和紫外線的。

觀測星際分子並不難,一般用10米左右口徑的拋物面射電望遠鏡就可以接收到。因星際分子瀰漫於一部分空間,只要將望遠鏡的方向作微小調整,即可確定星際分子的空間分布。有的星際分子的輻射波長可能和宇宙背景輻射一致,在確定星際分子輻射強度時,應扣除宇宙背景的射電輻射。絕大部分星際分子在地球上可以找到,在實驗室中也可複製出來。宇宙物質的這種統一性,也為地球的形成提供了事實依據。還有極少數星際分子在地球上很難找到或根本找不到,它們是分子離子,如甲醯離子、雙原子碳等,這可能是由於宇宙空間與地球相差懸殊的特殊環境條件所造成的。星際分子是從哪裡來的?將來是否能形成天體? 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認為,星際分子和恆星形成的早期以及恆星演化的晚期有密切聯繫。特別是有機分子的發現,有助於揭開生命起源和地外文明的奧秘。星際分子在天體物理學、天體化學等方面都顯示出重要研究價值,被譽為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上四大發現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