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星簇計畫
- 外文名:Cluster
- 地點:美國
- 時間:1997年
- 屬性:星間聯繫
簡介,組成部分,關鍵技術,結構特點,發展現狀,
簡介
星簇衛星計畫示意圖美國早在1997年就曾提出具有星間聯繫的分散式衛星結構概念。星簇結構與傳統的分散式結構的不同點主要在於:傳統分散式結構把任務分解到多個大型單個太空飛行器上,各個太空飛行器仍是“五臟俱全”,有完整的各分系統。而星簇結構中的每個太空飛行器具有自己特定的任務,各太空飛行器的功能是不同的,大型單個太空飛行器的功能被打破或在一個或更多的支持型太空飛行器中進行分解,從而在星簇內部形成了專門提供服務的太空飛行器以及完成某種特定任務的太空飛行器。部署在GEO軌道上的星簇,其組成主要包括路由太空飛行器、服務太空飛行器和任務太空飛行器三部分。其中路由太空飛行器和服務太空飛行器又組成星簇結構的基礎設施,共同支持任務太空飛行器的工作。
需要重點說明的是:在星簇結構內部,當任務太空飛行器具有並橫跨多個星簇時不需具有功能的一致性。例如:某一任務太空飛行器屬於星簇A的同時也屬於星簇B,其在星簇A和B中起到的作用可以是不一致的,這要取決於星簇A和星簇B所要完成的任務對該任務太空飛行器的需求。但任務太空飛行器無論具有並橫跨幾個星簇,其必須具有並利用一個通用的星間聯繫界面(任務太空飛行器上的定向無線網路天線)。
通過利用單個任務太空飛行器所能實現的專門功能,星簇可以以所需的任何形式在其運行的領域內執行多種潛在任務。通過這種方式,特定結構的太空飛行器可以有效地完成多種任務。從另一個方面來看,能完成任務的多樣性導致對星簇的投資可以在多個用戶之間分攤。這種結構的一種理想結果是與大型整體衛星比起來任務太空飛行器可以更小且成本更低。到達軌道的全部星簇質量可能比大型整體衛星更大,這要根據每項任務的實施方式細節而定。
組成部分
路由太空飛行器
路由太空飛行器概念圖路由太空飛行器是一個通信集線器衛星,是一個星簇的核心部分,為星簇提供通信服務,其具有專用高頻寬對地鏈路,比典型太空飛行器的對地鏈路容量大數倍。路由太空飛行器的主要功能是作為路由服務衛星,或作為一個或多個距離數千米的無線網路的接入點為星簇中的任務太空飛行器提供路由和控制服務。與路由太空飛行器相關的地面設施接收從該太空飛行器上傳來的全部有效數據,同時提供一個中等頻寬信息包地址的指揮控制鏈路。此外,路由衛星將通過無線區域網路把信號傳遞給任務太空飛行器。概念中的路由衛星可以通過現有的商業通信衛星輕而易舉地製造出來。這種類型的通信衛星的設計和工藝已經成熟,同時預期的任務壽命也比較長——商業市場上可以達到15-20年。目前的主要技術挑戰在於對無線網路和路由的集成。
服務太空飛行器
星簇中有一個具有服務能力的太空飛行器即為服務太空飛行器。服務太空飛行器作為在軌“燃料箱”,其功能主要是為需要燃料的任務太空飛行器傳輸燃料。需要指出的是:由於更多的燃料可以按需發射入軌,服務太空飛行器可以提供“長期而相對穩定的服務”,因而整個星簇就具備進行軌道機動的能力而不受在軌壽命被縮短的影響。燃料補給作為一種服務提供給星簇中的任務太空飛行器,可從本質上改變複雜GEO任務的執行方式。一旦一個星簇結構已經部署在預定位置,需要做的就是將簡單的、裝備有感測器的任務太空飛行器發射入軌以增強現有能力或獲得新的能力。特定任務太空飛行器可根據其特定的任務設計具有“服務壽命”,並用來完成專門的技術任務。燃料成為在到達星簇軌道位置後“給定的”的要素,以使任務太空飛行器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增強能力。
任務太空飛行器
不同任務太空飛行器的單獨運作任務太空飛行器被設計用來完成特定的任務,不需要攜帶推進劑和任務通信設備。每一個任務太空飛行器所需要完成的任務類型都可以是不同的,這就簡化了工藝與製造過程。例如:對於地球觀測任務,只需要一個任務太空飛行器上的單一感測器模組就可以完成:而對於空間氣象預報,則需要一個任務太空飛行器上的~組相似或相關聯的設備來完成,或為了滿足任務多樣性以及高解析度的要求,需要星簇內部的多個任務太空飛行器協同工作。這些任務太空飛行器的所有通信任務都通過一個輕質的、低功率無線網路與路由太空飛行器聯接完成。移除任務太空飛行器上對地通信鏈路的質量和功率要求,將使星簇任務太空飛行器的有效載荷部分質量大大減輕。
傳輸感測器產生的大量數據所需的頻寬與有限的下行鏈路頻寬之間往往是不匹配的。在理想情況下,感測器產生的每一個比特數據都是有用的,都應該被傳送到地面,而現代的星上儀器可以產生兆比特甚至是吉比特的數據。太空飛行器設計者必須考慮如何處理並壓縮原始數據以使其適應現在使用的星地鏈路,這就需要增加昂貴的星上處理設備、加大功率以及增加熱控分系統的散熱能力。而使用星簇結構,傳輸頻寬被列為星簇提供的一項服務,是下行鏈路網路最佳化考慮的問題,其完全由路由太空飛行器提供,而不是建造到任務太空飛行器系統中。在這種情況下傳輸頻寬使用成為動態的,星簇中的路由衛星下行鏈路將可以進行多種數據率的傳輸,可以根據服務保證承諾的優先權和通信質量減少傳輸中的衝突,不同類型和不同任務級別且可以在每個星簇內獨立執行任務的任務太空飛行器,這些衛星可以基於相類似的模組核心。
在星簇中,不同的任務太空飛行器共享路由衛星提供的通信服務,同時允許在一個相同的星簇內完成不同的任務。環境監視、空間態勢感知、深空通信等任務可以彼此獨立進行。相反的,星簇內部多種類型的儀器可以聯合執行任務操作,而不對星簇內部的其他部分產生影響。星簇內的衛星將通過標準的低波段遙測和控制鏈路被分配位置和頻率,每顆衛星都應具有通過使用GPS、主動地面測距或其他技術而確定自身位置的能力。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星簇在空間可以綿延數十千米。
地面設施
除了在軌部分,地面設施也是星簇完成指定任務、實現及時回響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星簇都具有一個單獨的、加強的下行鏈路和地面站。星簇中的任務太空飛行器利用無線IP區域網路局部性傳遞數據到路由太空飛行器,路由太空飛行器會將數據傳送到地面站。每個地面站設計具有可支持至少兩個星簇的能力,同時與全球信息柵格(GIG)相聯繫並與轉型通信結構保持一致。分別具有多個天線的三個地面站可以作為全球範圍的地面終端服務結構。與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深空網路類似,三個均勻分布的地面站可以為在GEO軌道的任何地方執行任務的星簇提供服務。
關鍵技術
星簇結構包括兩大類關鍵技術。一是高數據率低功率無線網路和IP路由技術,二是在軌服務技術,此類技術使GEO軌道太空飛行器可實現回響性,包括交會、對接、燃料補給和推進服務等。
無線網路與路由技術
截至目前,在空間已經進行了數次無線網路試驗。NASA早期的無線區域網路試驗主要集中在和平號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方面。從那時起,無線網路就已經套用到太空梭和國際空間站,通信試驗也隨之在自由飛行的衛星之間進行。NASA的幾個研究團隊已經在探索星間網路技術。星簇結構建立之初可以先採用商業協定,NASA已經在研究商業軌道運輸服務(COTS)路由軟體並驗證其用於空間的可能性,這類系統在空間的使用範圍是數百到數千米,主要取決於頻段、天線、頻寬需求和所選擇的功率水平。
在空間幾千米範圍內,無線網路的尺寸、質量和功率需求比傳統的空間一地面連線小很多。基於802.11a標準(工作在5GHz頻段的54Mbps速率無線區域網路標準)的每秒50兆比特的無線連線的質量約為十幾磅(1磅=0.454千克),需要十幾瓦的功率,其尺寸和一個小的公文包的大小相當,任務太空飛行器只需要有一個小的天線。同樣的地面連線的質量需要數百磅,並需要數百瓦的功率和一個大型的定向天線。
標準路由和集線器技術可以為無線網路和路由技術的發展提供支持。衛星路由已經進行了驗證,諸如“天路”等商業系統都已採用星載低水平路由技術。在美國軍方的太空網際網路路由(IRIS)計畫中採用了思科(Cisco)路由系統以驗證在國際通信衛星平台上的IP路由技術。把這些技術與標準的通信衛星技術相結合可以形成集線路由器和大頻寬的上行和下行鏈路,從而通過無線網路在星簇內的太空飛行器之間傳送數據。所形成的這種構型稱為中心輻射型。
在軌服務技術
星簇結構的另一關鍵技術是在軌服務技術。快速回響空間的第二個等級需要有在指定區域、在短時間內進行軌道資產重新部署的能力。通過在軌服務技術,可以在軌為任務太空飛行器補充燃料,燃料將變成“可再生”:任務太空飛行器則可以在GEO軌道快速有效地重新定位,時間從幾個星期變為幾天,同時不影響衛星的任務壽命。從雙子星座任務開始到前蘇聯的禮炮號任務再到為和平號國際空間站進行補給,在軌服務技術已經發展多年。美國國防高級研究項目局(DARPA)的軌道快車計畫目前正在驗證在軌全自動服務,包括自動交會、合作和不合作對接、燃料傳送以及單獨組件的替換等。
結構特點
署示意圖通過以上分析,星簇結構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八個方面:
星簇內部的路由太空飛行器和服務太空飛行器以及任務太空飛行器的感測器單元的研製難度降低,會使整個系統的計畫進度加快,並儘早投入使用:
由於各部分研製難度降低將使整個計畫的風險隨之減小;
由於把複雜大系統分解為複雜程度低的分系統且相互之間功能獨立,從而不會競爭資源,並降低整體複雜性:
複雜程度降低則集成和測試的複雜程度隨之降低,可以更多地進行並行的集成和測試,減少了周轉時間:
不替換整個星簇而在星簇中替換新太空飛行器,將使星簇中的技術得到漸進的更新,從而進一步降低風險:
由於星簇結構中太空飛行器尺寸的多樣性,允許使用多種不同能力的運載器進行發射,使用戶可以利用多個發射機會以及多種運載火箭,從而降低發射風險:
由於星簇中各組成部分是靠無線區域網路聯結的,因此太空飛行器的在軌試驗和驗證對於整個系統沒有風險:
星簇可以通過標準化空間段到地面的通信界面的手段以減少這類界面的數量,同時將星簇的回程網路與GIG相連以使用陸地通信服務,使地面段的數量減少為少數與GIG相連的標準接口,並使其可以在全球範圍內運轉。
星簇結構的及時回響性
星簇結構的及時回響性以及支持ORS的能力可以通過其滿足ORS的三個不同等級來體現:
第一、在星簇中,感測器或射頻資產已經在軌就位並可以近實時地被再分配任務以集中於感興趣的地理區域,從而回響用戶需求,由此滿足等級l的要求。
第二、對於已經新部署的星簇結構來說,感測器或通信資產可以被有效地重新部署並快速提供等級2時間框架內所需的支持,地面上備用的感測器可以被快速發射並進行在軌檢測以補充增加現有資源。
第三,星簇的基礎設施結構已經在軌就位,新的感測器和通信能力則在地面備份,可以回響用戶新的需求並及時將地面備份部分發射入軌。星簇需要具有簡化且標準的星間界面以在應對緊急需求時具備快速發展和部署新的、特定功能的能力。由此滿足等級3的要求。
綜上所述,通過GEO星簇結構可以較好地實現ORS各個等級的回響性能需求。
發展現狀
實現雙方共贏
之前單顆衛星不能分辨空間物理參數的變化到底是由於時間還是由於空間位置移動引起的,“星簇計畫”克服了這個缺點,它利用四顆衛星形成四邊菱形的分布,並編隊飛行,從而可以準確分辨出空間物理參數的變化原因,因此被認為是當時世界上最有創新性的空間探測計畫。然而不幸的是,Cluster於1996年發射失敗。第一次發射失敗並沒有讓博奈喪失信心,他立即作出決定,要想方設法重新研製Cluster II計畫。“歐空局與中國開展實質性合作就是從Cluster II開始的。”劉振興說。
由於中國主要承擔Cluster計畫的科學數據分析的工作,因此Cluster發射失敗使中國有了四年的空當時間。1997年1月,以劉振興為首的中國科學家提出了中國“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畫”,即“雙星計畫”。“雙星計畫”的目標主要瞄準地球空間大尺度的動態變化的關鍵問題。
同年11月,博奈帶領10位歐空局專家訪問空間中心,從某種程度上是來檢查中國Cluster數據和研究中心的準備情況。會上,劉振興向博奈及歐空局專家報告了中國“雙星計畫”的方案構想。
博奈聽後認為,“雙星計畫”與Cluster II在科學上有很大的互補性,兩個計畫如能合作起來,就有望探測整個磁層的整體行為。
吳季向記者解釋,由於地球空間內部有很多複雜的耦合關係,比如太陽風到了地球空間之後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形成了磁層頂、南北兩個漏斗形的極隙區和長長的磁尾,這些區域都是地球空間探測的重點區域,而Cluster II的四顆衛星編隊飛行時最大的間距只有數千公里,飛行中只能探測上述區域中的一個,且它在極軌軌道上飛行,不能長期停留在赤道附近。我國的“雙星計畫”有兩顆衛星,一顆運行在赤道軌道面上,另一顆運行在極區軌道面上,但其比Cluster離地球更近,因此在極軌上就有上下兩層的聯合觀測,並與赤道有一顆衛星進行呼應觀測。從而能實現對地球空間更大範圍的覆蓋。此外,兩個探測計畫的衛星所搭載的有效載荷非常接近,有的甚至是相同的儀器。
“因此,如果雙方開展合作就能達到‘1+1’遠遠大於‘2’的效果,實現雙方共贏。”吳季說。
在會議間歇,博奈在徵得其他歐空局專家的同意後當即宣布,歐空局願意與中國提出的“雙星計畫”開展合作。也就在這次訪問期間,歐空局科學項目部便與中科院空間中心簽署了“雙星計畫”與Cluster II合作的協定書。在這之後的兩年里,博奈又兩次來中國積極推動“雙星計畫”在中國的立項。
2000年,Cluster II最終成功發射。2001年,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和歐空局局長又在法國巴黎歐空局本部正式簽署了關於“雙星計畫”的合作協定。
根據協定,歐空局組織和協調歐洲有關科研單位向“雙星計畫”提供8台(其中一台由中歐雙方合作研製)先進的探測儀器,提供一個歐空局衛星地面接收站,接收雙星的部分探測數據,並對有關的衛星技術(如衛星剩磁、衛星表面電位和輻射環境劑量計算等)提供諮詢和協助。
2003年12月30日,2004年7月25日,“雙星計畫”的兩顆衛星探測一號和探測二號分別順利升空。吳季認為,通過與歐空局的合作,縮短了“雙星計畫”的研製周期,節約了有效載荷的研製經費,大大提高了雙星上探測儀器的水平,提高了雙星的技術水平。目前,歐洲提供的8台載荷中,已有3台中國能自行研製了。
此外,雙星與Cluster密切配合,優勢互補,形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地球空間進行“六點探測”,這也成為21世紀初國際上重要的地球空間探測計畫。而且這也是中國第一次以自己提出的探測計畫進行以中國為主的國際合作。
“‘雙星計畫’的實施,實現了我國空間探測跨越式的發展,使我國的空間探測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提高了我國在國際空間界的地位。”吳季說。
謀求深度合作
也正是在博奈的推動下,中國與歐空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在“雙星計畫”的合作基礎上,從2004年開始,空間中心與歐空局建立了雙邊的科學研討會機制,每年一次,至今已成功舉辦了5屆。
“我們和歐空局的合作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很大的擴展。”吳季說。
2002年,博奈不再擔任歐洲空間局空間科學項目部主任,同年7月起,他開始擔任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主席和瑞士國際空間科學研究所(ISSI)所長,但他仍繼續積極支持和中國開展空間科學方面的合作。
2006年7月16日~23日,第36屆世界空間科學大會在中國舉行,這是國際空間科學界規模最大、最重要的學術會議,由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每兩年舉辦一次。這也是世界空間科學大會首次在中國召開。中國能取得此次會議的主辦權,博奈功不可沒。
吳季介紹,中國希望通過主辦世界空間科學大會擴大中國空間科學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並真正進入國際空間科學的舞台。在2000年申辦2004年的第35屆世界空間科學大會的主辦權失敗後,又於2002年再次提出申請第36屆世界空間科學大會的主辦權。遺憾的是,中國代表團在赴美國向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作申辦報告時被拒簽。“各國都搶著申辦這個會議,有點像競爭奧運會的主辦權,當時和我們一起競爭的有德國、印度等國家,如果我們不去作申辦報告就不可能拿到主辦權。”吳季說。
被拒簽後,中國代表團直接將申報報告和材料寄到了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身為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主席的博奈,積極動員委員會成員支持中國。在他的幫助下,中國在缺席的情況下依然獲得了第36屆世界空間科學大會的申辦權。不僅如此,在博奈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江綿恆還被選為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執委委員之一,這是我國第一次進入國際空間委員會的最高決策層(一共有9個執委),吳季也在2005年被推薦為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的科學諮詢委員會的成員。
2006年,第36屆世界空間科學大會在中國舉辦時,大會還通過了由中國科學院與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執委會聯合設立趙九章科學獎的議案。這也是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的第一個重要國際獎項。
吳季介紹,空間中心於2004年開始向國際空間委員會申請設立這個獎項,但一直未能獲批。後來,空間中心向博奈直接提出了這件事情,立即得到了博奈的首肯。他認為,趙九章是中國人造衛星的開創性科學家之一,是中國空間科學的開創者之一,設這個獎很有必要。博奈還建議,趙九章獎的獎勵範圍應定在獎勵那些在空間科學和探測領域做出過開創性工作的科學家,特別是獎勵像趙九章一樣,在本國乃至國際上開創新學科、新領域,推動重大空間科學和探測計畫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的科學家。2008年7月,趙九章科學獎第一次在第37屆世界空間科學大會的開幕式上頒發,授予了美國著名科學家、IMAGE衛星計畫的首席科學家James Burch教授,獎勵他在地球空間探測方面開闢了成像探測的新方法。
關注人才培養
博奈不僅直接推動了中國空間科學的國際合作工作,還非常關注中國空間科學的人才培養。劉振興說,在博奈擔任歐洲空間局空間科學項目部主任期間,他多次邀請中國科研人員到歐洲空間局空間科學項目部作短期訪問,包括劉振興本人也受到過邀請,甚至邀請中國科學家在歐洲空間局空間科學項目部工作三個月,並由歐洲空間局支付工資。
在2002年7月他擔任瑞士國際空間科學研究所所長後,又多次邀請中國科學家參加到國際空間研究所的工作中,包括作報告、承擔國際空間研究所主持的課題,並多次支持中國青年科學家的訪問。
此外,在擔任國際空間委員會主席後,博奈還積極支持在中國舉辦能力建設培訓班:一次是2005年在中國舉辦空間探測多點衛星數據分析能力建設培訓班,一次是2009年在中國舉辦行星科學數據分析能力建設培訓班。“這些活動都是培養中國空間科學方面的青年人才的很好的機會。”吳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