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毛補血草(變種),本變種的花序軸上(有時也在外苞和第一內苞上)顯然被簇毛(星狀毛)。產甘肅(中部至西南部)和青海(東部);生於黃土山坡和砂地上。模式標本采於青海民和縣境內。
基本介紹
參考文獻,形態特徵,分布習性,植物特點,植物用途,
參考文獻
var. potaninii (Ik.-Gal.) Peng, comb nov. ——L. potaninii Ik.-Gal. in Act. Inst. Bot. Acad. Sci. URSS I. 2: 255. f. 2. 1936.——L. aureum auct. non (L. Linn.) Hill: Rebd. in Journ. Arn. Arb. 9: 108. 1928; 孔憲武, 蘭州植物志63. 1946.——Statice aurea auct. non Linn.: 孔憲武, 蘭州植物通志504. f. 378. 1962.
植物志63.1946.——Staticeaureaauct.nonLinn.:孔憲武,蘭州植物通志504.f.378.1962.
形態特徵
本變種的花序軸上(有時也在外苞和第一內苞上)顯然被簇毛(星狀毛)。
黃花補血草(原變種)
多年生草本,高4-35厘米,全株(除萼外)無毛。莖基往往被有殘存的葉柄和紅褐色芽鱗。葉基生(偶而花序軸下部1-2節上也有葉),常早凋,通常長圓狀匙形至倒披針形,長1.5-3(5)厘米,寬2-5(15)毫米,先端圓或鈍。有時急尖,下部漸狹成平扁的柄。花序圓錐狀,花序軸2至多數,綠色,密被疣狀突起(有時僅上部嫩枝具疣),由下部作數回叉狀分枝,往往呈之字形曲折,下部的多數分枝成為不育枝,末級的不育枝短而常略彎;穗狀花序位於上部分枝頂端,由3-5(7)個小穗組成;小穗含2-3花;外苞長約2.5-3.5毫米,寬卵形,先端鈍或急尖,第一內苞長約5.5 6毫米;萼長5.5-6.5(7.5)毫米,漏斗狀,萼筒徑約1毫米,基部偏斜,全部沿脈和脈間密被長毛,萼檐金黃色(乾後有時變橙黃色),裂片正三角形,脈伸出裂片先端成一芒尖或短尖,沿脈常疏被微柔毛,間生裂片常不明顯;花冠橙黃色。花期6-8月,果期7-8月。
分布習性
產甘肅(中部至西南部)和青海(東部);生於黃土山坡和砂地上。模式標本采於青海民和縣境內。
植物特點
本變種花序軸上的疣狀突起往往不顯明,而在突起上形成了簇毛。這一變異顯然是在土壤含鹽較低、氣侯也較為濕寒的生境下的適應產物。
植物用途
花萼和根為民間草藥。主要為以花萼治婦女月經不調、鼻衄、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