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廣場(派屈克·莫迪亞諾成名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莫迪亞諾的成名小說《星形廣場》創作於1968年,該作品獲羅歇·尼半埃獎,後又獲費內翁獎,在文學界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後猶太人屠殺時代的主要作品,惟當中因含有反猶太主義的諷刺意味,一直備受爭議,故此在出版後42年才被翻譯成德文,而至今仍未有英文翻譯本。

基本介紹

人物介紹,寫作背景,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人物介紹

《星形廣場》的主人公拉法埃爾·什勒米洛維奇,自始至終都沒有尋找自我,反倒是根據需要,不斷更名改姓來隱瞞真實的身份。他父親在美國開了一家萬花筒有限公司,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對著萬花筒看見一張人臉,由上千塊發光的碎片組成,稍一晃動,那張臉就千變萬變。這個譬喻很重要,正是作者所確認(不是尋找)的身份的真實寫照。

寫作背景

《星形廣場》是莫迪亞諾於1968年發表的處女作,當時他24歲。雖然莫迪亞諾出生於1945年,完全沒有趕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被德軍占領的法國卻是他多部小說的背景。《星形廣場》就是通過猶太裔青年拉法埃爾·什勒米洛維奇的浪蕩漫遊,反映德占時期法國社會的生活和猶太人的處境。

作品賞析

莫迪亞諾小說的主旋律,就是人物無法確認自己的身份,尋找不到人生的支撐點和棲息地。但是,在這樣的主旋律中,《星形廣場》似乎構成一段變奏曲,有別於《暗店街》等其他幾部小說。莫迪亞諾在其他幾部作品中,如果說寫的是尋找自我的悲劇,那么在《星形廣場》里則寫的是確認自我的鬧劇。
主人公身份的確認,僅僅是這部小說的開端。隨著情節的展示,我們就像看萬花筒一般,觀賞主人公身份的變幻,絢爛多彩而又驚心動魄的一幕幕場景,將我們帶進交錯的時空和雜糅的事件。
他這個無國籍的窮苦猶太小子,忽然接受了死在委內瑞拉的叔父的遺產,於是成為花花公子、猶太闊佬,可以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三四十年代,直至六十年代自由生活,可以在巴黎、維也納、洛桑、波爾多、以色列等地任意馳騁。他忽而是個有志青年,最終要上巴黎高師,登上北面蒙馬特爾山頂,向巴黎宣戰:“現在巴黎,我們兩個拼一拼吧!”如同巴爾扎克筆下野心勃勃的青年拉斯蒂里;忽而又參加了走私幫,走私黃金、假鈔、毒品,做了蓋世太保的殺手。更有甚者,他還成為第三帝國的榮譽公民,在淫媒界成為大亨,得到希特勒頒發的勳章,甚至做了愛娃·布勞恩的情夫,背著希特勒定期幽會……
最後,什勒米洛維奇進了醫院,精神分析醫師,費洛伊德大夫勸導他說:“猶太人並不存在,您並不是猶太人,您在昏迷狂亂中,僅僅產生一些幻覺、幻視……”敦促他放棄“猶太式的神經官能症”、“猶太妄想症”……他又看到窗外雪和陽光輝映的現實世界,感到極度疲倦……
萬花筒里看到的僅僅是幻覺、幻視嗎?彩色的碎片總歸是真實的,那些人和事,儘管作者用了換名術、搬移法,給中國讀者製造(非作者本意)種種理解障礙,但是大多還是有跡可循。這隻萬花筒里的景色瞬息萬變,每人看到的都有可能不同。

作者簡介

派屈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 1945— ),法國小說家,1945年7月30日出生在法國的布洛涅-比揚古,是法國評論界一致公認的當今法國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莫迪亞諾也被認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作品探索和研究當今人的存在及其與周圍環境、現實的關係。前期小說大都以神秘的父親和二次大戰的環境為主題,運用大量的回憶、想像,把現實和虛構結合起來,描寫並未經歷過的故事。
派屈克·莫迪亞諾派屈克·莫迪亞諾
2014年10月9日19時,獲得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原因為特里克·莫迪亞諾的作品“喚起了對最不可捉摸的人類命運的記憶”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戰法國被占領期間普通人的生活。其代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