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翰鼎(1850年—1929年),字伯肫,號壽梓,湘陰縣人,喜讀宋儒生,尤留心經世之學。
基本介紹
- 字號:伯肫
壽梓 - 所處時代:晚清
- 出生地:長沙府湘陰縣
- 出生時間:1850年
- 去世時間:1929年
- 主要作品:《太平草木萌芽錄》、《言馨草堂萌芽集》、《言馨草堂詩選》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親屬成員,
人物生平
易翰鼎幼年失怙,科舉屢試不中。在其27歲至31歲時,曾在郭嵩燾府坐館教書,常與郭嵩燾書信往來、喝酒聊天,關係非常親密。經郭嵩燾的推薦,易翰鼎31歲時來到今湖南省瀏陽市古港鎮工作,任職厘金局,負責在瀏陽河邊收稅(納厘助餉),這是他一生中做過的最高官職。任上清廉不阿,旋去職。
1891年,在易翰鼎41歲時,郭嵩燾又推薦他去了兩湖書院,成為兩湖書院的第一批學員。在兩湖書院學習期間,易翰鼎成績優異,光獎學金就得了二百多兩白銀。但參加科舉考試他卻又一次名落孫山,從此心灰意冷,遂放棄了通過科舉考試登上仕途的人生夢想。據他自己的文章記載:“一夜夢中,獨坐一室,悲歌感慨,涕泗縱橫,既而拍案大呼曰:湘陰易翰鼎,有古俠士風,久欲為當世效馳驅之力,乃至今沉埋草野,豈不悲哉!彷徨四顧間,忽醒,則果,淚流濕枕矣。”
1893年,易翰鼎離開了兩湖書院。
1920年,他在70歲時,出版了一套書——《太平草木萌芽錄》。該書共三本,由北洋政府的第一任民選總理熊希齡題寫書名,完整地記錄了易翰鼎從十六歲到七十多歲的人生軌跡,巨細無遺。如今該書被分別收藏在湖北省圖書館、湖南省圖書館、上海市圖書館。
1925年,易翰鼎在75歲時寫了最後一篇文章,其中說:“自敘平生至願,榮華富貴皆在所後,惟望子孫留心正學,他年得蔚為名儒,則真使吾九泉含笑矣,群孫勉乎哉!”表達了對子孫的殷切期待。
個人作品
《太平草木萌芽錄》十六卷,1920年鉛印本。
《言馨草堂萌芽集》六卷,1928年長沙湘益公司鉛印本。
《言馨草堂詩選》三卷,1928年協成印刷局鉛印本。
《言馨草堂萌芽集》六卷,1928年長沙湘益公司鉛印本。
《言馨草堂詩選》三卷,1928年協成印刷局鉛印本。
親屬成員
父親
易冕章
兒子
二子易甲鷳、四子易思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