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簡工夫

探求義理從簡從易。南宋陸九淵的心學用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易簡工夫
  • 定義:探求義理從簡從易
  • 提出者陸九淵
“易簡”一詞原出《易傳·繫辭上》:“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易簡則可久可大。”“易簡”含有雖易知而實是根本,雖簡約而道理深奧之義。它是“乾坤”亦即宇宙萬物化生和形成的功能。陸氏稱“宇宙便是吾心”,心既為宇宙本體,故易簡工夫就是發明本心,這是由其心即理的基本前提推衍出來的,是陸九淵方法論的中心內容。陸九淵認為義理不在外而在於內。探求義理要從根本著眼,故他強調“學無二事,無二道,根本者立,保而不替,自然日新,所謂可大可久者,不出簡易而已“(《陸九淵集·與高應朝》)。“立根本”也就是“先立乎其大者”,亦即通過“存心”、“養心”等道德踐履,使本心挺立起來,永遠保持“自然日新”、“可久可大”的境地。陸九淵的易簡工夫論主張探求“天下之理”“只是就人日用處開端”(《陸九淵集·語錄》),因為“道理只在眼前,雖見到聖人田地,亦只是眼前道理”(同上);反對程朱學派“格物窮理”的方法,斥之為“支離”,“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陸九淵認為“易簡”和“支離”是兩種不同的治學方法。他說:“吾之言道,坦然明白,全無粘牙嚼舌處,此所以易知易行。”(同上)又指朱學言:“坦然明白之理,可使婦人童子聽之而喻,勤學之士反為之迷惑,自為支離之說,以自縈纏,窮年卒歲靡所底麗,豈不可憐哉。”(《陸九淵集·與曾宅之》)認為“支離”為虛說,而“易簡”為實, “千虛不博一實,吾平生學問無他,只是一實”(《陸九淵集·語錄》)。陸九淵的易簡工夫在突破傳注經義的繁瑣治學方法上是有積極意義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