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

清代章學誠撰寫的史學論文,分上、中、下三篇。約寫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道光十二年(1832)作為《文史通義》內篇一之第一篇於開封刊印,正式公之於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易教
  • 作者章學誠
  • 類別:史學論文
  • 創作年代清代
《易教》講述《易經》的教育,作者闡述了其對《易經》起源、成書及性質的基本看法。章學誠以為,易象亦稱周禮,其為政教典章,切於民用,非聖人以一己之心思,離事物而特著一書,以謂明道;也非如後世托之詭異妖祥、讖緯術數,以愚天下。他描述了《易》的成書:“今觀八卦起於伏羲,連山作於夏後,而夫子乃謂《易》興於中古,作《易》之人獨指文王,則連山、歸藏不名為《易》。”但文王未嘗得位行道,故不能謂之作《易》以垂政典歟。八卦為三易所同,文王自就八卦而系之辭。商道之衰,文王與民同其憂患,故反覆於處憂患之道,而要於無咎,非為創製。“武周既定天下,遂名《周易》,而立一代之典教”。進而,章學誠對《易經》的性質做了闡述:“《易》以道陰陽”,為先王之政典,“而與史同科之義焉”。體現了“古人未嘗離事而言理,《六經》皆先王之政典”、六經皆史的一貫思想。在《易教》中,章學誠還通過對《易》義的詮釋,肯定了《易》所記錄的政典、制度,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儘管有其一定的繼承性,但隨著時代條件的變化,必然發生不斷的更新:“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易》為王者改制之鉅典,事與治憲明時相表里,其義昭然若揭。”“《易》始羲農,而備於成周。憲始黃帝,而遞變於後世。”他舉周公制訂的《官禮》為例,說明它的產生雖鑒於夏殷,而必“折衷於時之所宜,蓋有不得不然者也”。並說:“由所本而觀之,不特三王不相襲,三皇、五帝亦不相沿矣。”最後,章學誠強調了《易》在六藝中的重要地位:“上古聖人開天,創製立法,以治天下,作《易》之與造憲,同出一源。”“《易》象通於《詩》之比興,《易》辭通於《春秋》之例。”“《易》以天道而切人事,《春秋》以人事而協天道。”君子於六藝,可一以貫之。提出了“學者之要,貴乎知類”的治學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