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存國,湖北人,2004年晉升教授,現為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雜誌副主編,美學與文化理論研究所副所長,上海交通大學歐洲文化高等研究院副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易存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北
- 職業:教授
個人簡介,學習經歷,學術興趣,科研課題,主要成果,學術論著,研究論文,教學情況,學術兼職,
個人簡介
主要從事中西美學、文藝學、藝術學等相關課題的教學與研究,所取得階段性成果具有跨學科、創新性、前沿性、綜合性等特徵,在相關學科領域(如“審美文化學”、“敦煌藝術美學”、“中國古琴藝術”)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得到學界專家們的激賞與鞭策。
學習經歷
1.復旦大學文學博士後(聯繫導師:朱立元教授,2002-2004);
2.東南大學藝術學博士(導師:張道一教授,“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998-2001);
3.北京大學哲學碩士(導師:李醒塵教授、閻國忠教授,1990-1993);
4.華中師大鄖陽分院外語專業(現“鄖陽高等師範專科學校”,1980-1983)。
學術興趣
在完整理解中西審美文化的基礎上整合視聽覺藝術,適應現代藝術的審美文化性、生活藝術化趨勢,發揚中華優秀文化,致力學術創新,把握學科增長點:
1.“作為學術史的中國美學史研究”:旨在創建 “中國美學史學”新型學科,從中西美學與藝術基本問題意識出發,“重寫中國美學史”;
2.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中國藝術研究:建立“大藝術”文化論域,逐步推進藝術人類學之中國化建設;
3. 中國文學藝術與法律問題相關性研究:努力構建中國“藝術法學”;
4. “影視文化與審美思潮研究”:思考影視文化理論與實踐問題,探索藝術文化產業發展新路徑。
科研課題
1)參與“八五”國家教委重大課題基金項目(“中學美育理論與實踐”);
2)主持博士後項目(“敦煌藝術美學研究:以壁畫藝術為中心”);
3)主持中國博士後管委會課題基金項目(“中國文學藝術與法律問題相關性研究”),致力於“藝術法學”新型學科構建,填補國內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空白;
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國藝術研究”),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視角來重新審視中國藝術,與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持同步與交流,填補國內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空白;
5)主持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課題項目(《中國美學文藝學基本問題研究》),在全球化視野下,對中國美學與文藝學基本問題進行創新思考;
6)曾參與多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
主要成果
學術論著
(1) 《敦煌藝術美學:以壁畫藝術為中心》(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006重印。於2006年獲第二十屆華東地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二等獎,2007年獲第七屆福建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本書是結合敦煌學、藝術學、美學等學科進行交叉研究的一次成功嘗試,具有填補相關學科空白的意義。全文以敦煌壁畫藝術為中心,針對敦煌藝術研究中所存在的問題,作者在前輩學者研究基礎上,做出認真考察與思考,並提出了諸多創新見解;結合建築、雕塑、音樂、舞蹈、“變文”等相關藝術類型,以敦煌藝術的美學追求為主脈,從“考鏡源流”與“辨章學術”兩個方面做出了深入分析與研究,為當下敦煌學、藝術學、美學學科建設走向縱深進行了探索,提出“重寫‘中國美學史’”等觀點,在學界引起較大反響。該著的順利完成,預示著新型學科(“敦煌美學”)的基本建立,作者於2004年8月在敦煌莫高窟召開的“第四屆石窟研究國際學術會議”上所作的大會報告獲得國際國內與會專家們的高度評價。課題完成後,敦煌研究院有關專家譽之為“填補敦煌學研究相關學術研究空白”之作,並敦聘為敦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院外評審專家。季羨林先生熱情題簽,張岱年先生題詞,柴劍虹先生等知名學者予以推介。46.5萬字)
(2)《中國審美文化》(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1.9萬字。)
(3)《樂神舞韻:華夏藝術美學精神研究》(專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40萬字。)
(4)《中華樂舞美學文獻校編》(編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60萬字。)
(5)《中國古琴藝術》(著/編,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遴選並鄭重宣布“‘中國古琴藝術’入選‘第二批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獻禮之作,歷年重印。張岱年先生題詞,著名音樂學家馮光鈺先生制序,故宮博物院古琴鑑藏家鄭珉中先生推介、著名琴家梅曰強先生等題簽。50萬字。)
(6)《太音希聲》(專著,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於2009年獲第八屆福建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禮樂文明”不僅是醞釀中華文明的溫床和創生的根基,同時也是與其共生的主體精神命脈。從形式上說,“禮樂文明”具體表現為“詩歌”、“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從本質上言,已化為貫通各藝術類型中的本體精神,體現出“樂”的核心地位,從而以“琴”為代表,在華夏兒女的心中具有了一定意味,進而以“琴.棋.書.畫”的審美化方式為人生塗上一層亮色。本書從“琴器”—“琴藝”—“琴學”—“琴道”-“琴人”的整體歷史演進軌跡來考察,認為“琴者,情也”,它既是個體修身養性的武器,同時還滲透出一種發自遠古的“樂教”精神,成為文化之“道”的轉換性策略。28.6萬字。)
(7)《琴韻風流》(專著,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2010修訂。21萬字。)
(8)《中國符號》(主編,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於2006年獲第二十屆華東地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二等獎,2006年獲全國(社科類)暢銷圖書獎。張岱年先生等題簽。64萬字。)
(9)《審美中國》(專著/修訂版,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審美文化是現代意義上的理解,亦是在傳統藝術與美學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文化類型。我們力圖從歷史與時代、理論與實際、學科調整與建設發展等問題出發,通過對中國文化中所貫通的審美精神的系統梳理,為美學、文藝學、藝術學等學科提供一個新視角,同時對文化學、人類學、教育學、宗教學等學科發展起到某種積極作用,使現代藝術與傳統美學資源成為與現實問題相對接的榫頭,開拓進取,不斷創新。50萬字。)
(10)《藝術美學文選》(編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改革開放三十年,國家在經濟建設方面發生了巨變,其文化“軟實力”方面亦應如此。整理並系統思考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藝術美學研究歷程是國家文化建設的必須,也是新時期學科建設發展的一個必然。全書共分8個單元:音樂美學、舞蹈美學、戲曲美學、繪畫美學、雕塑美學、設計美學、影視美學、民俗民間藝術美學等,力圖汲取當代中國藝術美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分體現當下文化的現代視角。“以論帶史”,重點爬梳理論熱點、難點、焦點,突顯學術前沿性,對某些典型的藝術文化及其審美現象做出一定反思,對新時期中國藝術學學科建設做出一定貢獻。68萬字。)
(11)《圖說中國傳統藝術》叢書(八卷,主編,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中國藝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本叢書通過發掘其豐厚的文化底蘊,敞開豐厚的文化胸懷,讓人於奔突“視覺形象”的時代中去理解中華文明上萬年積累中所積澱的精神之源和文化資源、審美資源,確立民族自信心,增進民族自豪感,為弘揚祖國先進文化與努力推進“文化中國”的建設做出應有貢獻。叢書共分八卷:《樂舞卷》《戲劇卷》《雕塑卷》《繪畫卷》《建築卷》《工藝美術卷》《書法·篆刻卷》《民俗藝術卷》。全套共240萬字。)
(12)《神祇的腳印:中國符號文化》叢書(十卷,主編,花城出版社2009。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符號文化亦豐富深邃,自成系統。符號學研究在國際上漸成顯學,藉助符號學成果並使其成為中華傳統人文理想現代化和國際化的有效工具實屬必然,中國符號學亦將成為國際符號學新的研究中心。叢書共十卷,即:《古神化引》《板橋道情》《搔首問天》《琴書樂道》《修竹流風》《鶴鳴九皋》《南方有台》《昇平春色》《風雲際會》《神遊八卦》。旨在利用第一符號-文字去言說第二符號-圖像,闡發第三符號-意象,每卷精選二百餘經典符號並佐以文化篆刻,糅歷史、文化、藝術、審美、民俗、感悟與圖像為一體,其內容儘可能涵蓋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以雅俗共賞的方式達成真正意義上的符號敞開,使讀者從中得到中華文化精深的深切感悟。季羨林先生熱情題簽。共300萬字。)
(13)《文藝概論》(教材/合著,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共40餘萬字。)
研究論文
(1)《民間藝術:華夏藝術的“母型”》(《文藝研究》2003.6)
(2)《中國傳統“雕塑論”何以匱乏?》(《文藝研究》2008.10.中國傳統藝術積累有豐富而寶貴的實踐創作經驗與思想理論資源,在不同類型上都自有一套理論話語和知識譜系,如詩論、樂論、畫論等,卻唯獨缺少雕塑論,這是一個重要而饒有興味的理論話題。本文從問題意識出發,結合敦煌彩塑與壁畫藝術加以分析,通過對“塑繪不分”現象的解析來尋求對本論題的突破,並針對“塑繪不分”與中華藝術“樂舞精神”追求等觀點的內通來展開深入探索。2010年獲廈門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3)《 敦煌石窟環境藝術設計研探》(《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人類建築藝術曾有“凝固的音樂”之稱,敦煌藝術在中華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其建築藝術所蘊涵的設計合理性功不可沒,借鑑與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對當下環境藝術設計具有重要影響自不待言。本文從宗教、美學、設計文化等角度出發,以敦煌建築與設計藝術為中心,將建築、雕塑、壁畫等不同藝術類型做一綜合比較,以期挖掘其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為當代環境藝術設計提供某種啟示,做出富有創新意義的理論思考。)
(4)《敦煌“變相”與“變文”關係考論 》(《中國美術研究》2006.6.本文從“變相”與“變文”彼此配合的張力關係進行考察,認為二者實際上並未能達到高度統一狀態。本文富有創見性地提出了兩種變文(“散韻式變文”與“題榜式變文”)的觀點,認為二者的結合表現為某種游離狀態,它們在不同場合的配合既可以達到佛教文化的有效傳播,又足以使佛教文化在深入人心的同時打上強烈的世俗化情緒,其結合意涵遠大於榜題式“變文”與“變相”單純為佛教服務之目的。獲廈門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
(6)《從所“非”看藝術學之所“是”——藝術學學科性質析疑》(《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1)
(7)《關於藝術美學建立的初步思考》(《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1.6轉載)
(8)《論中國書畫藝術的樂舞精神》(《東南文化》,2002.7,《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造型藝術J 7》2003年第6期全文轉載;《美術觀察》2003年第5期重要論點摘引。)
(9)《華夏藝術“氣韻”新論》(《文藝美學研究》第二輯,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0)《彩陶與華夏藝術之源》(《民族藝術》2002.1)
(11)《阿多諾的否定觀及其美學思想》(《南京師大學報·社科版》,1994年.2,《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美學B 7》1994.7全文轉載)
(12)《阿多諾藝術社會學思想評析》(《江蘇社會科學》,1997.4.)
(13)《阿多諾藝術美學思想考析》(《中國藝術學研究》,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1.)
(14)《克爾凱郭爾:美學與審美》(譯文,《哲學譯叢》1992.4,《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美學B 7》1992.9全文轉載)
(15)《“琴”作為“文化遺產”的文化意義》(《文史知識》特約專稿,2004.11,人大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05.1全文轉載)
(16)《有容乃大 無欲則剛——談綜合性大學中藝術學學科建設與發展問題》(《藝術學》,學林出版社2007.5)
(17)《前進中的藝術學》(《藝術百家》2007.1。文章針對學界個別非學術性因素的干擾,進行撥亂反正式清理,為中國藝術學的健康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18)《由“多元共生”看雕塑藝術的“樂舞精神”》(《雕塑(筆談約稿)》,2005.1)
(19)《中國藝術學學科建設問題的審思》(《中華藝術論叢》,同濟大學出版社2008.8)
(20)《關於現代性問題的再思考》(參與討論,《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文藝理論J 1》2004年第3期全文轉載)等核心和重要期刊發表論文60餘篇。
此外,在台灣《古今藝文》、《中國文化雜誌》等正規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教學情況
曾承擔本科/碩士/博士課程如下:《文學概論》、《美學原理》、《藝術原理》、《藝術美學》、《文藝美學》、《馬列文論》、《西方文論》、《現代西方文論》、《現代西方美學》、《西方藝術哲學》、《審美文化學》、《中國文化史》、《中國藝術學》、、《中國文化與中國美學》《中國藝術美學》、《中國音樂美學史》、《視覺藝術美學》、《設計美學》、《現代設計史》、《影視美學》、《影視藝術學》、《影視文化》、《世界電影研究(歐美部分)》、《大學生審美修養》、《審美與藝術鑑賞》等。
學術兼職
1、中華美學學會會員;
2、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員;
3、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