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青銅麒麟溫酒器
- 館藏地點:瀘州市博物館
- 出土時間:1986年
- 所屬年代:明朝
- 類別:青銅器
- 別 名:麒麟溫酒器
- 出土地點:瀘州市納溪區上馬
- 級別:國家級
- 重量:9000克
文物特徵,流傳歷史,製作技術,作品賞析,文化寓意,文物價值,衍生產品,重要展覽,社會評價,
文物特徵
明青銅麒麟溫酒器長35厘米,寬27.5厘米,高26厘米,重9000克。為站立麒麟造型,麒麟頭部,腹部均有傳統圖案裝飾;腹部飾鏤空錢幣,為一燒爐;頭上直立一犄角,兩眼圓睜,憨態可掬,略帶笑容;雙耳大而下垂,嘴大張,顎下有三撮鬍鬚;尾上翹與背部相連。
流傳歷史
1986年6月,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上馬鎮(原竹橋村)的村民羅壽興出門去為自家的牛割草時,看到因下雨垮塌的泥土中露出了半張臉的器物。
羅壽興趕快回家告訴了母親,決定把器物挖掘出來,背回家中。接到線索後,原納溪區文教局文化股工作人員根據《文物法》徵集了這件文物,並對羅壽興進行了獎勵。據當地老人講,出土麒麟溫酒器的地方過去好像是一座廟宇,但無任何文字記載,依然可見碎瓦、斷石和壁陳舊的石堡坎,一段陳舊的石排水槽可以斷定這裡應是古人活動的遺址。從民間的風俗習慣看,出土地前面有一條小河環繞而行,左右山脈相擁,凸現一片台地,應是修房建屋的好地方;在溫酒器發掘地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個酒廠。
由於當年納溪區保管條件有限,區上將麒麟溫酒器上交瀘州市博物館代為保管。
製作技術
分析認為,此青銅器應是使用范鑄法製作的,儘管目前在出土地尚未找到可以確定的熔化銅液的坩堝和鑄型的模具,但從內空而又無套鑄、鉚鑄、嵌鑄的跡象看,可以說明此青銅器是澆鑄成型。如此鑄法,可謂青銅鑄造工藝集成之大作。
作品賞析
明青銅麒麟溫酒器為站立麒麟造型,麒麟頭部,腹部均有傳統圖案裝飾;腹部飾鏤空錢幣,為一燒爐;頭上直立一犄角,兩眼圓睜,憨態可掬,略帶笑容;雙耳大而下垂,嘴大張,顎下有三撮鬍鬚;尾上翹與背部相連。麒麟溫酒器設計不僅考慮外形的美觀,而且充分考慮到對熱水的循環利用,其環保的理念可與1968年出土於河北省保定市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縮墓中的漢代長信宮燈煙道設計媲美。迄今在全國僅發現這一件,被稱為“最孤獨的溫酒器”。
需飲酒時,此溫酒器爐膛內放木炭,將酒杯盛酒置於圓鼓內,隨水溫加升而溫酒。水煮沸後產生的蒸汽,會從麒麟口腔兩側的兩個圓孔中噴出來,薄霧渺渺,仿佛神獸下凡一樣。體現了中國人民的非凡智慧與創造能力。
文化寓意
明青銅麒麟溫酒器以麒麟為基本造型,又大膽創新,設計獨特,情趣動人,充分反映了先人對美好未來的幢憬,對吉祥、和諧社會的嚮往和幻想征服自然的美好願望。
麒麟也是古代祥瑞之獸,這件麒麟造型的溫酒器結構巧妙,造型優美且獨特,此類造型的溫酒器目前出土僅一件,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可用炭火持續性加熱的青銅溫酒器,既表現了明代人精巧的構思,同時也說明了當時瀘州的釀酒之盛。
文物價值
1994年,經國家文物部門鑑定為國家二級文物。現為國家一級文物、瀘州市博物館“鎮館之寶”。
衍生產品
酣酣,四川省瀘州市數字城市宣傳官,造型以“明青銅麒麟溫酒器”為原型,於2024年1月通過瀘州市第二屆網路文明大會發布。
重要展覽
2018年11月,麒麟溫酒器文創產品在第八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上展出。
2021年9月,明青銅麒麟溫酒器在成都博物館“發現中醫之美 ——中國傳統醫藥文物特展”展出。
2022年,第三屆四川省文創大賽中,麒麟溫酒器漫畫設計書籤和麒麟溫酒器漫畫設計沙壺茶寵獲銅獎。
社會評價
明青銅麒麟溫酒器在我國古代酒器中尚屬孤品,即唯一性,沒有第二。縱觀歷史,在我國各地發掘出土的青銅器物很多,此青銅器鑄造之精,分型水準之高,在金屬冶煉技術上表現的高度成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