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建築格局,文物保護,地圖信息,
簡介
明遠第圍,位於定南縣歷市鎮修建村西,為“大圍套小圍”形制,系該村謝氏先祖所造,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集家、堡、祠、內院、門坪等於一體。明遠第圍內,前有泮池荷塘,近有溪水環繞、良田百畝,遠眺四案筆架山。
建築格局
明遠第圍坐西朝東,面闊62 米,進深36.6 米,占地面積2270 平方米,平面布局呈“回”形,磚木、石木混合結構,是集家、堡、祠、內院、門坪五者功能為一體的贛南客家方圍。明遠第圍共兩層,高6.3 米;屬於“兩進四橫、四圍六堡”式圍屋,除了四周圍合的四排圍屋外,中間還有一棟 “兩進兩橫”式兩層民居。由於民國年間在左右兩側又先後各建了一排圍屋及炮樓,因此,明遠第圍前後各一排圍屋,左右各兩排圍屋,“大圍套小圍”。
明遠第圍的選址、朝向遵循贛南風水理論,圍屋坐西朝東,背靠青山龍脈,左右砂山屏立周密,夏避西曬,冬擋西北寒風。大門朝向開闊廣遠,門前正對一池塘,近有溪水環繞、良田百畝,遠為朝山、筆架山,體現出圍屋主人重文求貴、豐財興丁的美好祈願。
明遠第圍的外牆分為兩種:清代建造的外牆厚度88 厘米,民國建造的外牆厚度40 厘米,外牆基為2 米高的漿砌塊石結構,上部為青磚,三合土粉抹。內牆基為0.5-1 米高的青磚或漿砌塊石結構,上部為土坯磚牆。
圍屋的外窗除了統一規格(50 厘米×60 厘米)的青光石框、鐵欄結構窗之外,還有銅錢形、萬字形等形式。
明遠第圍共有六座炮樓,均為硬山頂四坡水不出檐屋頂。其中,清代建的四個內炮樓三層高8.46 米,牆厚88 厘米;民國建的內炮樓三層高9.2 米,往外凸出0.9 米,牆厚40 厘米。炮樓上設長條形、圓形、葫蘆形、十字形、山字形的射擊孔及瞭望口。
明遠第坐西朝東,背靠“五馬歸巢,七彩飛舞”龍脈青山,前有泮池荷塘,近有溪水環繞、良田百畝,遠眺四案筆架山,合“人文昌盛”之喻。圍屋面闊62.85米,進深37.54米,占地面積2359.39平方米,整體呈矩形,共有住房168間。圍內為對稱主體建造,前後分三進三廳兩井,上廳有龕盒、祭台等,中廳、上廳內有木柱10根,其木柱下座鼓形石墩雕刻精美,木柱上頂吉祥花紋軒梁,雕樑畫棟,宏偉壯觀;天井兩側廂房六開木質屏門做工精緻,陰雕陽刻各種吉祥紋樣,鎏金著彩,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圍內廊道四通八達,採光、排水設計科學,冬暖夏涼,體現了客家人對繁衍生息居所的講究。
明遠第有完善的防禦體系,方形圍屋多建有四座炮樓,而明遠第圍內卻建有六座炮樓,這種六炮樓的建築形式在贛南客家圍屋中只此一座。
文物保護
2011年,明遠第作為贛州市20處不可移動文物之一,入選江西省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
2012年,獲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成功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地圖信息
地址: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G45(大廣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