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通鑑1-6(明通鑑(全六冊))

明通鑑1-6

明通鑑(全六冊)一般指本詞條

《明通鑑》是繼司馬光資治通鑑和畢沅續資治通鑑所作的明代編年史。在本書以前,有明末談遷的國榷,清季陳鶴的明紀,都用編年體記述明代的史事。明紀共六十卷,陳鶴本人祇寫成五十二卷,後八卷是他的孫子克家續成,一八七一年(清同治十年辛未)由江蘇書局刊行。國榷的成書很早,因為在當時是禁書,無法刊布,祇有幾種傳抄的稿本,日久頗多散失,一九五八年才由本局排印出版。遣兩書似乎本書著者都沒有見到,體例和詳略都不很相同。國榷有點近乎通鑑長編的性質,分量特別多,字數幾達本書一倍有餘。明紀又太簡略,祇占本書的十分之四。本書繁簡較為適當,而且附有考異,便於參考,所以我們在標點本資治通鑑和續資治通鑑出版之後,繼續把本書標點印行。 本書著者夏燮(一八○○—一八七五),字慊父,又字季理,別號江上蹇叟、謝山居士,安徽省當塗縣人。夏燮於一八二一年(道光元年)中舉人,一八五。年(道光三十年)任直隸省臨城縣訓導,一八六。年(鹹豐十年)調入兩江總督曾國藩的幕府。後任永寧、宜黃等縣知縣。夏燮通經書二日韻,併兼長史學、關心時事,著作甚多。代表作有明通鑑、中西紀事,另有五服釋例、粵氛紀事等。

基本介紹

  • 書名:明通鑑1-6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頁數:3421頁
  • 開本:16
  • 品牌:中華書局
  • 作者:夏燮(清)
  • 出版日期:2009年5月1日
  • 語種:繁體中文
  • ISBN:9787101057546
出版說明
義例
與朱蓮洋明經論修明通鑑書
前編卷一 元順帝 至正十二年壬辰(一三五二)至十八年戊戌(一三五八)
前編卷二 元順帝 至正十九年己亥(一三五九)至二十三年癸卯(一三六三)
前編卷三 元順帝 至正二十四年甲辰(一三六四)至一一十六年丙午(一三六六)
前編卷四 元順帝 至正二十七年丁未(一三六七)
卷一 太祖洪武元年戊申(一三六八)
卷二 太祖洪武二年己酉(一三六九)
卷三 太祖洪武三年庚戌(一三七○)
卷四 太祖洪武四年辛亥(一七七一)至五年壬子(一三七二)
卷五 太祖洪武六年癸丑(一三七三)至八年乙卯(一三七五)
卷六 太祖洪武九年丙辰(一三七六)至十二年己未(一三七九)
卷七 太祖洪武十三年庚申(一三八○)至十五年壬戌(一三八二)
卷八 太祖洪武十六年癸亥(一三八三)至十八年乙丑(一三八五)
卷九 太祖洪武十九年丙寅(一三八六)至二十二年己巳(一三八九)
卷十 太祖洪武二十三年庚午(一三九○)至二十七年甲戌(一三九四)
卷十一 太祖洪武二十八年乙亥(一三九五)至三十一年戊寅(一三九八)
卷十二 惠帝建文元年己卯(一三九九)至三年辛巳(一四○一)
卷十三 惠帝建文四年壬午(一四○二)
卷十四 成祖永樂元年癸未(一四○三)至三年乙酉(一四○五)
卷十五 成祖永樂四年丙戌(一四○六)至八年庚寅(一四一○)
卷十六 成祖永樂九年辛卯(一四一一)至十五年丁酉(一四一七)
卷十七 成祖永樂十六年戊戌(一四一八)至二十一年癸卯(一四二三)
卷十八 成祖永樂二十二年甲辰(一四二四)至仁宗洪熙元年乙巳(一四二五)
卷十九 宣宗宣德元年丙午(一四二六)至二年丁未(一四二七)
卷二十 宣宗宣德三年戊申(一四二八)至五年庚戌(一四三○)
卷二十一 宣宗宣德六年辛亥(一四三一)至十年乙卯(一四三五)
卷二十二 英宗正統元年丙辰(一四三六)至五年庚申(一四四○)
卷二十三 英宗正統六年辛酉(一四四一)至十二年丁卯(一四四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