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明福寺
- 地理位置:河南省滑縣城關鎮九街南
- 占地面積:面積11.9公頃
- 景點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由來,布局結構,保存完好,重大意義,文物考證,地圖信息,
歷史由來
明福寺博物院建於明福寺塔西側,南北400米,東西200米,門前市場東西260米,總占地面積11.9公頃。博物院以國內仿古建築中所缺少的隋代風格為主,總體包含中、東、西三路和多院落,單體建築形式都體現隋代古剎遺風,具有很強的歷史感和文化旅遊觀賞價值。
明福寺塔為七級樓閣式磚塔,通高四十三米,底面直徑十一米,平面呈八角形,塔體逐層疊澀內收,略呈優美的拋物紅形。
布局結構
整塔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基用青石築砌,塔身及塔剎則由70餘種不同規格的灰磚砌成,塔身各層角隅均築磚雕仰、俯蓮組成的精美的竹節狀椅柱,塔身外壁鑲嵌50多類共1234塊佛磚雕像,人物造型具有唐代遺風。塔內結構亦分七層,與外樓分層相同,壁體內砌築梯道,與平座之攀沿走道相結合,盤旋而上,可至塔頂,頂置桃狀塔剎。明福寺塔,原高九層,後遭雷擊,五層以上倒塌。
保存完好
民國十八年(1929年)復修時改為七層,至今保存完好。塔聳立於高2.4米的石基上。塔身每層出檐兩級,外壁砌有圓龕坐佛。第二層以上,東南西北面各闢圓弮門。每層出檐兩級,檐下雕刻有斗拱、蓮花瓣、飛檐等。塔身外壁砌有橫排面磚,上有圓龕,內刻坐佛。塔身各層高度和平面直逕自下而上逐層勻遞減。塔身各隅砌有倚柱,略顯弧形。柱上飾以仰、俯蓮花。
第五層的四個側面飾有長方形直欞假窗,第七層的四個側面飾有卐字形圖案。塔頂為桃狀,猶如仙桃升空。統觀全塔,挺拔壯麗,雕刻細膩,形式獨特,為我國古塔建築藝術之佳作。
重大意義
具有一千四百年歷史的明福寺,歷經劫難。而明福寺塔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支撐著顫慄的身軀,仿佛要把歷史風雲的記錄追述。塔外壁的大方磚刻有圓龕,每一圓龕一尊坐佛,一千二百三十四尊佛像神態、姿勢各不相同,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頗具唐代遺風,其磚雕藝術之精湛,國內外罕見。
塔身中空,釋迦牟尼佛祖端坐其中,講經說法,塔周圍的千餘名弟子(小坐佛)打坐聽禪。釋迦牟尼閉目養神的姿態和誠心的祈禱,保佑著這座寶塔。仿佛要喚回那往昔的喧鬧……
文物考證
《滑縣誌》明確記載:明福寺塔建於唐寶曆二年(公元826年),但文物部門考證,該塔建築形式更接近於宋塔,推測可能建於北宋初年,但無論如何,明福寺塔既有唐代建築的遺風,又有宋代建築的神韻,建於何時並不重要,它都不愧為珍貴的國寶。而今,明福寺塔作為國家級重點文物,已經得到了修葺和有效保護。
地圖信息
地址:河南省安陽市滑縣滑台大雲寺文化園(滑州大道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