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翼善冠是定陵出土金絲編織冠飾又名金絲翼善冠,通高24厘米,後山高22厘米,重826克,是明神宗萬曆皇帝的皇冠。
基本介紹
簡介,文物出土,文物爭議,文物相關,
簡介
定陵出土金質冠飾。出土時放置在萬曆帝棺內頭部北側,裝在一個圓形木盒內。金冠由前屋、後山(分前後兩片)、角三部分組成。金冠通高24厘米,後山高22厘米,冠高14.7厘米,冠口徑20.5厘米,重826克。金冠全部由金絲編結而成,各部分由粗金絲連綴而成,外面用雙股金絲編結成的辮形條帶壓縫,兩個折角單獨編成,下部插入長方形管內,後山鑲嵌二龍戲珠。據專家鑑定,龍首、龍身、龍爪、背鰭等部位均是單獨製成後,進行整體圖案的焊接組裝完成的。冠上僅龍鱗就用了8400片,後山下沿圍繞一周卷草紋花邊,寬0.3厘米;後山下部製成的冠形帽飾。冠口略呈橢圓形,嵌有金口圈,內寬108厘米,外寬0.2厘米。這就需要工匠在焊接時不但要花費很大的氣力,還要以積累多年的工作經驗,掌握適當的火候,才能完成這樣高難度的工藝製品,因此說金冠之珍貴除質地全為金絲外,還在於整體的拔絲、編織、焊接等方面的高超技藝。目前金冠在我國僅此一頂,堪稱國寶。
文物出土
1956年-1957年出土於定陵(萬曆皇帝墓),根據事死如事生的禮制,多以下葬生前所用之物。其中皇冠出土了六頂,分別為兩頂冕冠 一頂皮弁冠 三頂翼善冠 (萬厲皇帝躺在棺槨里戴著期中一頂烏沙翼善冠)而金冠放在旁邊的圓木盒裡。
文物爭議
冥器說
一未見畫像有,二未見先例,三未見《大明會典》有詳記材質之分,又是純金之器,吸光導熱更不宜夏日戴,故而只能是皇帝下葬所戴之冥器。
非冥器說
第一點 形屬常服翼善冠,古人事死如事生多葬生前物,專家認為是夏日所戴。
第二點駁下葬所戴,在棺槨里萬厲皇帝並未戴金冠。
第三點 駁太重說,明孝靖皇后鳳冠重2320克,重826克簡直小巫見大巫。
第四點 駁金冠不宜戴說,明帝翼善冠從明初簡至明後金飾繁冠上。
第五點 駁金冠吸光導熱說,不宜夏日戴。烏沙翼善冠製作,細竹編絲塗黑內紅外黃雙層黑紗更不宜夏日。
金冠金絲巧編孔眼明眼可見,不久曬冠涼透氣。(皇帝受禮法制約謹身冠服)
文物相關
據明朝後期小說《禪真逸史》第三十二回寫五行總督大神馬騰的裝扮是這樣描述的:“頭戴嵌寶金冠,身穿錦繡龍袍。腰橫玉帶,腳著朝靴。相貌端嚴,威儀凜肅”,這是按照明代帝王的常服打扮來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