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石塘村

明石塘村

明石塘村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費縣朱田鎮,位於費縣縣城西南,自然村落,民風古樸,交通便利,環境優雅。全村人口為1568人(2012年數據),總面積1.92平方公里,耕地400餘畝,山地3200餘畝,因全村地形以丘陵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於果樹、金銀花等經濟作物,2009年人均收入5000餘元。明石塘村還多次被省級評為優秀城鎮,當地老百姓生活富裕,當地經濟條件優越,受到當地老百姓的盛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明石塘村
  • 外文名稱:Mingshi Village 
  • 別名:明名堂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電話區號:0539
  • 郵政區碼:273418
  • 地理位置:山東省臨沂市費縣朱田鎮
  • 面積:1.92平方公里
  • 人口:1568人
  • 著名景點:奇石
村名由來,明石奇石,明石茶園,種植歷史,茶葉上市,茶葉產量,新農村建設,村容環保,土地增減,多種經濟,民主管理,

村名由來

明石塘的本義,就是會發亮的石頭。這些石頭,就在明石塘的山崖上,有些發綠髮灰,與周圍的山石顏色迥然不同,像是鑲嵌在山崖上的綠寶石。因為這山上有塊有魔力的石鏡,這裡的風水很好,每年都要考出五六個大學生,已經考出七八十個學生了,這裡距朱田鎮駐地還有12公里,且都是山路,通公路也是近些年的事,這些學子的出山之路,可真是走得並不輕鬆。王書記說過去這裡風水還好,有很多人在南方做官,後來,有南方人過來,在魔鏡上釘上石魚、石鱉,明石塘的風水就破了,出去做官的人就不多了。
明石塘魔鏡照蓋家洞的傳說,與明石塘本地的說法有出入,王書記說魔鏡照到的是上冶一戶任姓人家,每到正午,任家的水井裡就會出現明石塘的石魚和石鱉,任家過得日子非常富裕,還有人在外做大官。後來任家人買下了魔鏡旁邊的勃欏樹,加以保護,希望他們家的好運常在。然而,實在的明石塘人卻誤解了任家人的意思,以為買下來就要拉到自己家去。等了好久不見任家人來拉,就主動把樹砍倒送到上冶任家。原來這棵勃欏樹也是有靈氣的,失去勃欏樹的庇護,任家的好運不再,從些歸於平庸。有興趣的人可以到上冶鎮落實一下,是不是能找到傳說中的任家,看看那口水井,那邊關於石魚石鱉的傳說,是不是和明石塘的一樣。

明石奇石

明石塘的奇石還有很多,有“聖人石”,酷似拱手作揖的孔老夫子,有可以登高望月的“望月石”等等。最有意思的是一塊俗稱“磨腚石”的石頭,石頭就像一把椅子,上面還有個屁股印,當地有種說法是“磨磨腚,升官又發財,磨磨腚,到老不生病。“

明石茶園

種植歷史

明石塘的茶葉種植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南茶北引”。當時費縣很多地方都種過茶葉,但只有明石塘還有一片茶園了。最初,這裡的茶葉只能生產“大紅湯”,又稱“大把抓”,是當時最為廉價的茶葉,每公斤不過二十幾元。1998年,曾經在市果茶中心工作的李峰同志到費縣任副縣長,他了解到全縣還有明石塘繼續種植茶葉,但加工條件非常落後,在他的幫助下,引進先進設備,培訓技術人員,開始生產龍井茶、碧螺春茶,明石塘山茶的優質品質得以顯現,價格也翻了十倍。
種植茶葉的這個自然村叫“芹菜溝”,因當地有一眼山泉,到處生長著一種俗稱“野芹菜”的植物,這個地方就得名“芹菜溝”。他們又修了四五個水池,還計畫修建高山水庫,基本滿足茶園和果園的灌溉。

茶葉上市

明石塘的茶葉上市最早,基本是清明前後,比日照綠茶早10天左右。早上市,得益於這裡獨特的小氣候,幾乎是四面環山,避風朝陽,早上七八點鐘都不散霧。寒冷的北風被山嚴實擋住,冬天不用上薄膜。到了春季,溫暖的氣流進入山谷,雖然是海拔二百多米,這裡樹木發芽卻早。物以稀為貴,日照的茶商早早來收購,鮮葉就賣到160元一斤,加工好的茶葉賣到2880元一斤。

茶葉產量

明石塘的茶葉產量不高,在我們這一地區質量卻是最好的。日照莒南一帶,是平原地區栽植,可以成規模發展,產量也高。而明石塘的茶葉,說是有機種植,和野生狀態也差不多少,因為水澆條件差,茶樹生長緩慢,還是三十多年前的老品種,已經是很稀少了。明石塘的茶園在半山腰,山頂是成片的勃欏樹,吸收了勃欏樹的營養,也使這裡的茶葉別有一番味道,難怪有人戲稱明石塘的茶葉是“茶葉中的小草雞”。採茶時節,茶農每天早上四點開始採茶,到十一點結束。採茶必須一芽一葉,還要帶露珠采,這樣泡出的茶葉沒有黑頭。采完的茶葉要趕緊炒制,天熱時隔一個小時就得炒,否則就炒不出好茶了。

新農村建設

村容環保

大力實施環境綜合整治。一是抓好村外道路沿線兩側範圍內的“五堆”及雜草清理,改善環境衛生狀況。二是抓好村內村容村貌,通過成立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層層落實整治任務,大力實施“整潔文明家園創建”和“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投資10萬元,出人工400餘個,動用機械25餘台次,拆除違規建房16餘間,破舊煙房、豬圈院落52處,清除衛生死角360餘處,粉刷院牆1200平方余米,硬化村內兩橫一縱道路1700米,硬化面積7800平方米。三是成立村級衛生管理領導小組,劃分衛生區域,分配責任到人,並配備2名清潔工定期維護道路衛生。

土地增減

創建宜居村居。積極召開村兩委工作會議,成立土地增加掛鈎工作領導小組,帶領黨員民眾實地察看,逐圖核對,掌握可掛鈎地塊、可拆除房屋的第一手資料,將拆除的重點放在老居民點、雙宅基、空關房以及廢棄的用地上,制定出台了優惠政策,鼓勵拆遷農戶拆遷,做到不在中心村建房的一律不批,私自在零散地翻建、新建的一律予以查處。同時,抽調精兵強將,調整充實土地復墾整理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協調解決掛鈎項目復墾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矛盾。並與農戶簽訂補償協定、拆除房屋協定。並出台相應的扶持補助政策,對所拆房屋每平方補助100-150元,沿街廢舊平房每平方米統一補助100元;粉刷院牆每平方米補助30-50元;組織工程機械設備60台次,專業施工人員300餘人次,共拆除廢舊建築56間,破舊豬圈、廁所等亂搭亂建40餘處,整理、粉刷院牆400餘米,清理“五堆”300餘堆,新建宜居平房64間,基本達到了居民居住布局科學合理,居住環境淨化美化的目標。

多種經濟

村兩委班子成員帶領民眾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發展茶葉生產、名優優果品種植,先後發展優質金銀花面積200畝,種植名優果樹300畝,極大促進了農民增收;同時通過公司加農戶模式興辦養殖業,鼓勵養殖,發展肉牛、豬、肉雞養殖戶10戶;另外還積極幫助富餘勞力外出務工,年組織外出務工達200餘人,農民僅此項增收近百萬元。

民主管理

積極開展和諧家庭、和諧村組創建活動,引導農民崇尚科學,抵制迷信,提倡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雙培雙帶”先鋒工程為載體,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不斷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進一步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議事制度。成立了村老年學校,發揮老同志餘熱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中。加強村規民約教育,提高鄉風文明程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