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灣智慧型金融發展報告(2022)》是2023年12月17日在第二屆明珠灣金融論壇上正式發布的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珠灣智慧型金融發展報告(2022)
- 發布時間:2023年12月17日
發布背景,內容解讀,
發布背景
2023年12月17日,在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和中國金融四十人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明珠灣金融論壇上,《明珠灣智慧型金融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這是CF40連續第四年發布“智慧型金融發展報告”,本期《報告》著重突出了2022年以來中國智慧型金融發展的新進展、新變化、新趨勢、新問題。
內容解讀
《報告》指出,智慧型金融是網際網路金融、金融科技、智慧金融等的更高級階段。智慧型金融更具革命性的優勢在於,它能對金融生產效率帶來更大提升,對金融服務模式帶來根本性顛覆。智慧型金融通過感知人類信息,並結合機器算法決策,實現替代甚至超越人類行為和智力,更精準高效地滿足各類金融需求,推動我國金融行業變革與跨越式發展。
《報告》總結了我國智慧型金融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特點:
一是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以ChatGPT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慧取得了爆發式技術突破。2022年大模型參數超過了千億,並將持續呈現指數級增長。技術上“預訓練+微調”的技術路徑有效解決了過往人工智慧技術泛化能力不足的問題,人工智慧開始從學習走向了創造,通用人工智慧技術有望開啟新一輪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周期。
二是大模型在金融領域套用成為熱議話題。我國已出現一批通用語言大模型,包括百度發布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義千問,華為的盤古大模型、騰訊的混元大模型、京東的ChatJD等。金融機構普遍秉承開放包容、守正創新、穩慎推進的理念,積極研究擁抱新技術、新套用,按照先內部使用後客戶服務的順序,穩步推進。同時,金融機構正在深入研究和評估通用語言大模型對未來金融行業可能產生的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紛紛部署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三是智慧型金融套用深度進一步拓展。智慧型金融的套用規模穩步增長,頭部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智慧型金融的投入;套用質效不斷提升,推動著各類識別、預測和應答模型準確率持續上升;套用成效顯著增強,數字運營能力和數字風控能力加強。銀行、保險、證券等行業在產品創新、客服行銷、運營管理、風控合規等方面的智慧型化程度進一步深化。
四是智慧型金融監管制度進一步完善。各國立法機關和監管部門正在努力制定統一的法律法規,以規範相關領域的運作。2022年,我國《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等一批制度檔案的出台,積極鼓勵智慧型金融套用,同時持續加強智慧型金融監管。
從生成式人工智慧和元宇宙
看智慧型金融發展趨勢
《報告》共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技術篇、套用篇、探索篇、監管篇和政策篇。值得注意的是,在探索篇中,《報告》就從生成式人工智慧對金融行業的影響、元宇宙與金融等方面探討了智慧型金融的未來發展趨勢。
《報告》認為,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慧(AIGC)的出現無疑對金融業具有深遠的影響,可以通過提供快速準確的信息和自動化的任務處理來影響金融行業,以科技的力量推動金融業降本增效,最終實現高質量發展。此外ChatGPT“讓機器理解”的能力進一步推動了金融行業的數智化轉型,大規模預訓練模型拓寬了金融行業AI套用的邊界。在降本增效、提升生產力和和用戶體驗、產品服務創新等方面,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模型為金融行業帶來了套用價值。
從套用場景來看,《報告》認為,ChatGPT作為一種感知智慧型,在金融生成文本類工作中具有套用價值,如智慧型客服,智慧型運營,智慧型風控,智慧型程式設計師和智慧型行銷以及智慧型投顧等。
但《報告》也指出,由於AIGC技術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其大規模套用還面臨可信度、業務、成本投入等多方面的挑戰,還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需要謹慎探討。
就另一個技術熱點——元宇宙,《報告》認為,儘管由於技術受限、商業模式未確立等種種原因影響,元宇宙在今年熱度減退,但元宇宙的重要性或價值並未改變,它的發展將對未來社會、經濟和技術都將產生深遠影響。尤其是大模型的發展和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有望幫助解決元宇宙面臨的一些技術和商業模式挑戰。
需要強調的是,金融元宇宙的發展不能脫離現實社會,更不能脫離金融本質,技術發展最終要落腳到現實套用,方能形成價值。《報告》建議,金融元宇宙高質量發展面臨多方面挑戰,下一步要發展元宇宙相關技術、強化基礎理論研究、堅持目標導向、重視數據安全與數字治理。
關於智慧型金融發展的五點建議
針對智慧型金融發展,《報告》提出五方面政策建議:
一是加強技術安全研究,鼓勵業務安全實踐。建議金融機構在數據層面,利用分散式數據共享技術,打破數據壟斷和技術壁壘,降低業務創新成本,加強數據的實效性跟蹤,提升數據精度和準確性。在算法方面,提煉算法的可統計性指標,加強算法可解釋性,降低算法偏見,結合金融業務特點,提升人工智慧算法檢測能力。在身份認證方面,識別干擾算法和多模態偽造算法,強化基於大模型的智慧型金融業務合規性,保障用戶的金融資產安全和權益。
二是積極利用智慧型技術,推動金融服務創新。金融業在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創新服務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在算力、算法和數據方面的積累,也要將人工智慧技術和不同金融業務場景深度融合。在感知層面,建立多模態、互操作、可程式的智慧型引擎,推動大模型處理更加複雜的金融業務。在處理層面,探索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處理金融業務數據方法,使用融合金融業務特點的數據質量處理工具,提升多維度和深度的數據處理能力,充分適配金融業務創新需求。在決策層面,強化算法的可解釋性和可調節性,結合專家和技術干預的過程,逐步最佳化算法的精準性和可靠性,提升金融業務滿足差異性客戶需求的能力。
三是強化智慧型金融治理,築牢科技道德和社會責任。金融機構應建立一系列人工智慧的治理規範,明確業務創新邊界、著作權保護和算法可解釋性等要求,強化科技道德和社會責任。加強實時數據分析,設定機器遺忘、數據時效性等規則,識別算法歧視和依賴、深度偽造和欺詐等問題。同時,要利用交叉分析、黑盒審計、智慧型評價、自動化評估等方法,全面分析基於人工智慧的金融業務風險,及時改善和最佳化算法。在加強公開化、規範化、合規化的基礎上,提升用戶對業務的滿意度和信任度,更好履行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
四是提升數據開放與共享水平,完善智慧型金融創新生態。包括加強數據共享、強化數據開放,加強資源和工具的共享,支持開放研究合作,建立用戶參與機制如用戶調查、用戶測試和用戶反饋渠道等舉措。
五是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夯實智慧型金融發展基礎。要加快人工智慧人才培養和引進,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提高人才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增加相關學術課程和專業培訓,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積極開展實踐項目。加大引進海外優秀人才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