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雪香,1968年出生,福建連城人,2005年獲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廈門大學歷史系教師。主編《多學科視野中的客家文化》,共同主編《華南客家族群追尋與文化印象》,在《中國經濟史研究》、《廈門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近代以來,中國經濟史曾是國人關注的研究領域。在確定中國社會性質的中國社會史論戰和中國社會性質的論戰中,經濟史的研究成果就曾起過重要作用。多少仁人志士在尋找救國道路時曾受到這些研究成果的啟發,而站得更高,並在觀察革命的根本問題時,能從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制度角度去反思、去剖析,準確地把握國情,科學地作出判斷。所以,要知道中國何去何從,就離不開中國經濟史研究,過去如此,今後也是如此,事之必然也。
新中國成立以後,因為學習和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需要,某些經濟史領域,如中國古代史分期、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等課題,在一些重大的學術討論中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就。雖然這些學術問題的理論思維受到當時意識形態的強烈影響,但仍不能否認其振聾發聵的作用,令學術界“悟諸未悟者”。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閩粵邊客家地區的區域背景與早期開發
第一節 區域背景分析
一、建置沿革
二、自然環境
第二節 早期居民
一、閩越族的後裔
二、畲族
三、山都
第三節 漢人遷入的歷程
一、秦漢時期
二、三國兩晉南北朝
三、隋唐五代
四、宋元時期
第四節 唐宋元時期人口分析
一、唐代的戶口數
二、宋元時期的戶口數
第二章 明清閩粵邊客家地區的人口變遷
第一節 漢民的繼續遷入和區域內部的人口流動
一、漢民的繼續遷入
二、區域內部的人口流動
第二節 人口的向外流動
一、人口向外流動的原因
二、人口向外流動的內部差異
第三節 明清時期人口分析
一、明代戶口數
二、清代前中期戶口數
第三章 明清閩粵邊客家地區經濟的市場化趨勢
第一節 山區開發與糧食生產
一、山地的開發和陂塘的興建
二、糧食生產
第二節 經濟作物和經濟林
一、藍靛、菸草、苧麻等經濟作物
二、經濟林
第三節 手工業與礦冶業
一、造紙、印刷、制煙等手工業
二、礦冶業
第四節 商品流通與城鄉市場
一、商品流通
二、城鄉市場
第四章 明清閩粵邊客家地區的社會文化變遷
第一節 閩粵邊客家地區的社會變遷
一、商人階層的崛起
二、家族組織的強化
三、家庭結構的變化
第二節 思想觀念和社會風氣的變遷
一、思想觀念的變化
二、社會風氣的變遷
第三節 文化教育的發展
一、社會經濟變遷對教育和科舉事業的影響
二、教育和科舉事業的發展
三、民間文化的興起
第五章 回顧與思考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