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銀錠

明清銀錠

明清銀錠中國古代貨幣。即熔鑄成錠的白銀。始自漢代,其後各代皆有鑄造,但流通不廣。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國家法定貨幣。至清,始作為主要貨幣流通。重量不等,因以“兩”為主要重量單位,故又稱銀兩。明清兩代白銀作為主要貨幣流通,鑄錠盛行。我們今天所見元寶尤以明清居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明清銀錠
  • 所屬年代:明清
簡介,歷史介紹,商品屬性,收藏價值,辨別真假,顏色,銘文,造形,重量、聲音,成型情況,投資注意事項,

簡介

明代銀錠美觀大方,大都以明代銀錠作為中國銀錠的代表造型。電影電視裡出現的銀元寶,都是在此基礎上藝術加工出來的。已知明代最大銀錠重500兩。大錠上都鑄印有鑄造地名、重量及工匠姓名等,小錠上有時還鑄印有年號。明代銀錠傳世和出土的很多。
清代的銀錠器形種類最繁多。各地區都有自己的代表器形。大體上有元寶形、圓形、長方形、砝碼形、腰形、牌坊形等。又分為4種:一種是寶銀,呈馬蹄形,重50兩;第二種是中錠,多為錘形,重約10兩,又稱小元寶;第三種是小錁或錁子,形為饅頭狀,重一二兩,也叫小錠;第四種是不足一兩的散碎銀子,有滴珠、福珠等稱謂。
銀錠鑄成後,由公估局鑑定並用墨筆批明重量和成色。明清銀錠的成色一般在95-98之間,外表具有銀的特殊光澤和溫潤。因澆鑄時范中殘留有氣體的原因,銀錠底部都有不規則的氣體空洞,俗稱蜂窩。蜂窩是鑑定真偽和成色的重要參考條件。蜂窩較深、洞圓潤光亮、神氣足、有彩色光澤者,成色必好。如果蜂窩中灰黑一片,銀錠則很有可能是低色或贗品。銀表面容易氧化,所以常有一層黑色和灰白色的氧化銀。

歷史介紹

白銀作為貨幣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自東漢以來黃金逐步退出流通,白銀地位日益提升,銀錠成為古代基礎貨幣之一。銀錠在宋朝以前稱銀鋌,銀鋌大約出現在三國和南北朝時期,至隋唐時已日益完善,唐代白銀貨幣的形制以銀餅和銀鋌為主,一般是長方形條狀,同時有餅狀和船形;宋代,尤其是南宋,白銀貨幣的使用範圍更廣泛,宋代和金朝銀錠在各地出土較多。宋代白銀貨幣形制以鋌為主,與唐銀相比形態變寬、變厚,正面四角微翹,呈砝碼形,兩頭兩個圓弧呈束腰形,遼、西夏、金的銀錠形制與宋差異不大;元代鑄造的銀錠形制則沿襲了金朝的銀鋌形制,弧首束腰,正面略凹,周圍有多道絲紋。
自明代初期起,銀錠鑄造有了顯著的發展。明代銀錠形制長度較元代變短,而厚度卻增加,束腰已較小,兩端的弧形消失,周緣增高,特別是兩端更為突出,形成一個雙翅。明代奠定了以後歷代的白銀流通局面,今天我們所見的銀錠,以明清兩代及民國初期留存下來的居多。這主要是因為這段時期的銀錠成為主要流通貨幣,加之民間收藏盛行,流傳下來的就相對要多一些,而前朝大量的銀錠因被熔鑄而能完好保存下來的已是鳳毛麟角,偶爾所見的也多為出土不久之物。因此人們所收藏的銀錠主要就是以明清兩代發行的銀錠為主,畢竟明清銀錠在鑄造工藝、重量、銘文及形制上都更為規範,其收藏價值不容小覷。
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後,外國洋銀(見銀元)大量流入和自鑄銀元流行,並沒有根本改變或取代銀兩制度的地位。混雜的貨幣制度,在對外貿易的金融調度上和在與英鎊比價的變化上,都符合外國資本的需要。1934年宣布廢兩改元後,銀兩不再使用。

商品屬性

銀錠具有較高的保值功能,近幾年價格暴漲。市場上明代50兩銀錠價格已達三四萬元,清代最小的銀錠也達百元左右。
銀錠行情走俏,尤其是為數不多的官鑄銀錠精品更成為藏家追逐的熱點。一件“明萬曆二十七年武岡州一百兩”銀錠,以392萬元人民幣的天價成交,創下了中國銀錠拍賣的世界紀錄。
前些年,錢幣收藏者較為關注的都是“袁大頭”、“龍洋”等我國傳統機制銀幣,對明清銀錠的投資收藏則不太重視。可近幾年來峰迴路轉,明清銀錠開始受到了廣大錢幣收藏者的關注。明清銀錠因材質珍貴等原因,本身就具備了很高的保值升值功能,加之其悠久的歷史和較少的存世量,更是獲得了投資者的青睞。尤其是2007年春季以來,明清銀錠升值速度加快,在收藏市場裡,六七年前只賣兩三千元的浙江、四川或山西等地的清代私鑄十兩銀錠,如今漲到了一兩萬元;原先只賣二三萬元的清代私鑄五十兩銀錠,如今漲到了六七萬元以上;特殊的官鑄五十兩銀錠精品如今更是漲到了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以上的高價。
從明清銀錠拍賣行情看,該板塊已加快了啟動步伐,尤其是為數不多的官鑄銀錠精品更成為藏家追逐的熱點。以2007年中國嘉德公司秋季拍賣會“古錢、金銀錠專場”為例,這次上拍成交的金銀錠共299件,成交額665.6萬元。其中銀錠上拍共成交243件,成交額為489.6萬元。成交價最高的是該專場的壓軸拍品——— 一件明代“永樂六年銀作局”五十兩銀錠,銘文詳細,製作規範,保存完好,品相極佳。該銀錠是專為國庫鑄造的銀兩,極為珍貴,最終以156.8萬元成交;明代“內承運庫花銀二十五兩”銀錠通長142毫米,重935克,也以56萬元成交價位居第二;一件清代山東“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青城縣匠王”五十兩銀錠,重1873克,以29.12萬元成交;一件金代“明昌三年鹽稅”五十兩銀錠,通長143毫米,重1999克,因這種早期關稅銀錠存世極少,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從而以28萬元的高價成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09年11月北京中拍國際錢幣專場拍賣會上,一件“明萬曆二十七年武岡州一百兩”銀錠,在眾多買家的熱烈追捧下,最終竟以392萬元人民幣的天價成交,並一舉創下了中國銀錠拍賣的世界紀錄,一度轟動收藏界。該銀錠系明代官銀的典型形制,刻有“征完萬曆二十七年都水司正銀直百兩正萬曆二十七年月日武岡州應禎史何渠記”銘文,武岡州即今湖南武岡縣。該錠為明代稅銀的重要實物,對明代稅制的研究具有極高的史料參考價值。在2011年5月中國嘉德春季郵品錢幣銅鏡拍賣會“金銀錠”專場上,一件品相很好的元代“興國路”五十兩銀錠又以310.5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由此可見,明清銀錠板塊的市場熱潮已逐步顯現,但明清銀錠的投資價值尚未被完全挖掘,其未來的升值潛力依然十分可觀。
明清銀錠分官鑄和私鑄,官鑄大多鑄有銀局名,私鑄銀錠一般鑄有私銀錢號等等。當前市場上銀錠是明末清初、和國民時期的銀錠為主,主要是10兩和50兩的品種居多 而己同樣的銀錠,官鑄銀錠的價格比私鑄銀錠的價格要高。 市場上主要多的是新疆錠、山西錠、上海錠比較多,都是50兩重的。 市場上50兩的銀錠約合1800g左右 如果按照當前白銀每6.80/g記價折算的話。 一個50兩銀錠約合12000左右 如果是投資的話,收藏價到了10來萬,這是銀錠本來有一些投資的價值二者價格相差甚遠,官鑄銀錠往往是私鑄銀錠的幾倍,甚至十幾倍。

收藏價值

明清時期是我國銀錠鑄造、使用、流通的鼎盛時期,其品種頗多,有五十兩、十兩、五兩、四兩、三兩、二兩和一兩等各種規格。一般的銀錠內都鑄有收入來源、產地、年份、成色、爐名或銀匠姓名等內容的銘文,內容歷代不盡相同。通過研讀銘文,可以鑑定銀錠屬於哪個歷史時期,收藏者只需了解銀錠上的銘文知識進行集藏即可。明清銀錠還有官鑄和私鑄之分,官鑄的銀錠一般把重量銘文鑄在側面,而且每錠都有銀局名,如“厘金局”、“官錢局”等,清代中後期各省鑄造的官錠還要鐫上省名,如“湖南厘金局”、“四川官錢局”等;私鑄銀錠銘文基本是私銀錢號名稱,如“興盛昌、震遠錢局”、“裕記匯號紋銀”等等。兩者的地位不同,其收藏價值也是無法相比的。
在收藏市場上,同規格的官鑄銀錠與私鑄銀錠的價格相差很大,官鑄銀錠的標價往往是私鑄銀錠的數倍甚至十多倍。一是因為流傳下來的官銀數量更少;二是因為官銀成色足,製作也更精美;三是因為官銀附帶的史料價值正統可靠,買進的人也放心。此外,品相好的明清銀錠升值速度也較快,史料價值越強的銀錠則收藏價值越高,尤其是稅銀及刻有金融史料性文字的銀錠更是比普通品種升值空間大許多。

辨別真假

鑑別假銀錠主要是“五看

顏色

白銀的顏色白潤而沉穩,銀錠氣孔中有金黃色的多彩寶光,銀錠本身色彩為雪白色,老銀錠由於在使用或埋入土中,受人們觸摸、氧化等損傷,銀錠已自然生成了一層銀銹和包漿,這種銀銹和包漿的顏色大多為灰色或灰褐色,色澤溫潤。民間對白銀鑑別銀色有很多口訣,這裡介紹含黃銅和紅銅的兩個口訣。含有黃銅的銀色為“七黑八灰九轉青,九五成時色還清”,含紅銅的銀色口訣為“七黑八紅九帶白,九五成時還原色”。銀錠的成色(即含銀量)都基本在95%以上,銀錠的顏色除有包漿外,都應是雪白色的發出寶光。因此,民間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白銀成色的總結,對於我們鑑定是否真白銀製作的銀錠非常適用。市場上出現的渡銀偽錠,其色澤浮而無光,新的時候色澤還亮麗,但氣孔決無多彩的金黃色寶光,時間一久就會露出銅色;市場上的銀鉛或銀銅等合金假錠,新時色澤灰暗、久後有時會呈現出紅、黃、黑色,這是銀中大量摻入紅銅、黃銅和鉛等所致,但仍無雪白色的寶光;市場上低劣的鉛質假錠,新時色澤黯淡無光,久後外表變黑色。對用真白銀製作的假錠,由於作假銀錠的時間較短,不可能像老銀錠一樣生成天然的包漿,它的色澤看上去像剛出爐,火氣很大,尤其是在底部和側面,制假者都為了掩蓋這一特徵,往往在銀錠身塗上一層化學藥物,使銀錠表面變成帶黑色或其它顏色的花包漿,因此,凡是看到這種包漿的銀錠泉友們應該引起警覺

銘文

銀錠銘文是指鑄造銀錠時鏨刻或鑄造在銀錠上的文字,內容歷代不盡相同,大體包括銀錠鑄造的時間、地點、用途、成色、官員或工匠姓名等。鏨刻銘文是當時為了保證銀錠的質量,用簽字畫押的方法,表示對經手的銀錠負責。正因為這樣,卻成了我們今天鑑別真假銀錠的重要依據。一是歷代銘文有其特點,各個歷史時代銀錠上的銘文都與當時的貨幣經濟緊密相聯,與當時政府用銀為貨幣的歷史相一致,如漢代銀錠銘文字少;唐代的銀錠字開始多起來了;宋金銀錠銘文較以前有了顯著變化,用途也較廣泛,很多銀錠開始註明用途、地點、成色、匠人等銘文;元代用途進一步擴大,有了稅課銀徭役折銀稅等銘文。明代的銘文多涉及稅銀內容一般包括地點、時間、用途、重量、工匠、監鑄押運官員等;清代和民國時期銀錠銘文變化最大,銘文大體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有關賦、稅、解、貢方面的銀錠屬官錠類,不管這些銀錠是否官爐所鑄(當時官銀有委託銀樓、銀爐鑄造的情況)都是官錠。另一類銘文為銀樓、爐戶、公司、銀行吉語等銀錠,屬商銀類;第三類是以個人的名義,鑄的銀錠為私銀類。私銀錠只發現“考試院院長戴傳賢”一人在西康分金爐鑄造的幾種不同規格的銀錠。了解了不同歷史時期銘文的特點,對於收藏者斷代和價格的掌握有很大的益處。二是銀錠銘文的鏨刻或鑄造方法。我們所見的在模上鑄造銘文的一般在銀錠的底部,屬元代以前的銀錠,這類銀錠銘文發現不多,凡有這類銘文的都十分珍貴。我們見到的大多為鏨刻銘文。鏨刻銘文又分鏨刻陰文和陽文。時間大致以清代雍正時期來劃分,以前的多為陰文,以後的多為陽文,若不相符泉友們一定要小心。陰文銘文是在銀錠鑄造好後才用鏨子鏨刻上去的,字呈凹形,字型上看很不規則,多筆少畫的事常有,並有代用字、簡筆字的情況,一般沒有名家書寫,這跟工匠的文代水來、鏨刻技術有關,但卻體現了當時時代特徵,如果收藏都看到的老銀錠的陰文不具有這些特徵要注意;具有這樣的特徵還要用高倍放大鏡細看陰文是否新鏨刻的,新鏨刻的字要傷字旁的包漿,字的包漿也與整個銀錠的包漿不符,如果泉友們看到的銀錠整個皮殼包漿被破壞就要特別小心是後鏨刻的字,我在本站研究區發了一對真假明錠大家可再去對照一下。陽文銀錠多數是在銀錠未完全冷卻尚呈朱紅色時,且鋼模打壓上去的,因此,銘文字呈凸型,陽文字型工整美觀,內容精練簡潔,字與整個銀錠的皮殼包漿等完全為一體,銀錠背面和側面無打壓痕跡,但我們在收復中以常常發現一些老銀錠的背面或側面又有打壓痕跡,這是怎能么回事呢?1、是在鋼模打壓時銀錠已經冷卻了,鋼模只有用鐵錘打才能把字打到銀錠上面;2、是有些信譽好的銀錠流到不同的地區後,經當地公估官員檢驗後沒有重新鑄造,而是打上當地的戳記,在當地流通,這類銀錠的背面或側面的打壓痕跡更大,但被打壓的底部或側面,因銀錠參與流通後,與整個銀錠已顯得很自然。制假者正是利用這種情況在普通錠中加字或改字,使之成為銀錠珍品,這是假錠中常常讓泉友們受損的主要假錠。鑑別這類假錠要看整個銀錠的皮殼包漿是否一致,正面陽文字型是否一致,陽文字與周圍的包漿是否一致,背或側面被墊打後是否與整個銀錠的磨損一致,打壓的痕跡是否新打,新打的顯雪白色,幾年後仍與周圍不一致,如果被墊打部分或整個銀錠被塗上了黑色等顏色,泉友們一定要小心,假錠可能性占到了90%以上

造形

我國歷代對銀錠的鑄造及發行都沒有統一的嚴格規定,允許自由鑄造。只要適應當時的流通環境和民間習俗,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銀錠造形無規定,特別是從清代開始,銀錠的器形更加多樣,各省各地各有千秋,異曲同工。我國銀錠的種類繁多,器型各異,是我國貨幣文化、貨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都是十分典型的,也是泉友們收藏銀錠的魅力所在.泉友們要把銀錠的器型了解後,對無銘文的銀錠才能斷代.漢代銀錠的器形為餅狀,唐代一般是長方形條狀,同時有餅狀和船形(船形錠我在銀錠研究區發的大型唐代船錠),宋代銀錠的器形以鋌為主,與唐銀相比形態變寬、變厚,正面四角微翹,呈砝碼形,兩頭兩個圓弧成束腰形,(見我發在研究區的宋錠);遼、西夏、金的銀錠器形與宋差不多;元代銀錠的器形與宋出入不大,無銘文錠的區分是周緣翹起,中間內凹,多數元錠沒有銘文;明代銀錠的器形長度較元代變短,而厚度卻增加,束腰已較小,兩端的弧形消失,周緣增高,特別是兩端更加突出,形成一個雙翅(見我在研究區發的明錠);清代到民國22年銀錠退出貨幣領域始,銀錠器形之雜,難以統計。但大體可分為元寶形、圓型、長方形、正方形、砝碼形、牌坊形等幾大類,各省的器形因受文章篇幅限制這裡就不介紹了,喜愛銀錠的泉友可購書學習。這裡還需要向泉友們介紹的是銀錠的器形的改變,時常會遲於朝代五十年左右的時間,這是因為一種新的器形的出現,定形必需有一個發展和社會的認可以及推廣過程。如元初銀錠器形相同,清初的器形宋未與明未相同等,泉友們了解了這一規律,在確定無銘文銀錠的年代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重量、聲音

銀錠的鑄造重量在清代前無統一規定,但銀兩代表的重量卻不同,如唐代一兩42克,宋為39克、元為36.6克,明為37克。清代一般在34至38克之間,除大家常見的五兩、十兩、二十五兩、伍拾倆的重量外,還有三十兩、四十兩的銀錠,就是這些銀錠中,還有多少錢,多少銖的銘文等。這是由白銀作為稱量貨幣的性質所決定的,但大家收藏的重量與當時的標準不符就要警覺。但清代和民國銀錠在重量上就有了基本統一的規定,通常的是五兩、十兩和五十兩三種銀錠,五兩以下為碎銀,主要限於市場流通,補零等使用。因此市場上出現清代銀錠有叄拾兩、肆拾兩、壹佰兩,甚至兩佰兩以上的大錠,都應該是假錠,泉友們別好奇或認為撿到了出譜錠。據歷料記載,我國鎮庫大錠清代只有湖北鑄有100兩的鎮庫銀,在什麼地方已不知道,而明代500兩的鎮庫銀,1900年被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搶去,早已不知去向。聽銀錠的聲音主要是防包殼假錠,對有疑問的銀錠,拿另一個銀錠敲其錠,若有空心聲或破聲應是包殼銀錠

成型情況

各種銀錠因鑄造工藝的不同,成型後的情況也不同,制假銀錠,往往工藝與過去不一致,因此,成型後的情況也不同如果不是真銀制假那更不相同。如一是五十兩的雙翅銀錠,成型後雙翅層次分明,寶氣光亮;錠面中心常常有一個小凹,但將型模傾斜固定於一邊的中心無凹狀,這類器型底部和側部一般有蜂窩狀,又如錠面凸出無絲紋的銀錠器形。主要有兩廣、雲南槽銀、牌坊銀,河南腰錠、山西晉泰錠等,這類銀錠的特點是錠面平滑、呈溢滿狀凸出,四邊是圓弧狀角,側面有重紋,槽銀底部蜂窩狀有的不明顯,甚至沒有,但牌坊錠底部有蜂窩狀。三是錠面凹陷無絲紋,中心有奶頭狀的銀錠器形,主要是以四川為代表十兩圓錠型,底部蜂窩狀明顯。四是錠面微凹並有絲紋的器形,這類一般是碎銀,銀的成色達9成色以上就會有絲紋形,9成色以下者銀的層色越低,說越無絲紋銀。

投資注意事項

專家指出,如果消費者想嘗試投資此品種的話,有幾個建議
首先建議到實物市場上去看、去拍賣時常上去看、多了解下當時的 行情
還可以多查閱一些資料,相關白銀的資料。
對銀錠的鑑定要有了解,謹防上當受騙
在有一定經濟能力才可以進行投資,但是不要進行超高價位的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