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中朝小說比較研究:以婚戀為主

明清時期中朝小說比較研究:以婚戀為主

《明清時期中朝小說比較研究:以婚戀為主》是2006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花。

基本介紹

  • 書名:明清時期中朝小說比較研究:以婚戀為主
  • 作者:李花著
  • 頁數:253
  •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12-01
  • 裝幀:平裝
  • 版次:1
中國和朝鮮(韓國)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進行過無數次頻繁的文化交流,而文學交流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朝鮮時代在時間上大體與明清兩代相契合,在長達五百餘年的歲月中,大量的中國文學作品包括文言小說,源源不斷地傳到朝鮮,被當地讀者所接受、所模仿。因此將中國小說在朝鮮的流傳納入考察範疇,成為很多中韓比較文學研究者一個很重要的研究課題。
本論文主要考察的是明清時期中朝小說中所出現的婚戀主題。迄今為止,關於明清時期中朝小說婚戀母題的比較沒有專門的研究論著。只有在一些其他中朝小說比較研究論著中可以找到關於中朝愛情小說的簡單論述,遺憾的是,這些論著並沒有對兩國小說中的婚戀母題進行翔實而透徹的分析。
“婚戀”是本論文的聚焦點。考察兩國的婚戀主題最重要的是把注重文化背景的社會歷史學研究方法與比較文學中的主題學方法結合起來,力求解剖兩國小說與民眾的道德、人生的互動影響。
本論文的論題大體可以分為下面兩個方面:
第一,兩國小說中的婚戀都受到中國儒教思想的影響。
中國的儒學產生和發展以後,不僅在中國產生深遠影響,而且還傳播到朝鮮等東方諸國,與這些國家的傳統思想相結合,成為該國思想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明清時期中朝兩國不管是作者還是讀者,他們都處於一個共同的儒家文化氛圍,所接受的儒家觀念是相同的,再加上國家政策法規的影響,大多數作家作為國家這個大機器的“喇叭”,就必然要通過自己的筆反映出國家的思想。
第二,兩國小說中的婚戀的表達方式有所不同。
共同的思想使兩國文學產生了類似的主題與相近的情感。明清時期的中朝兩國小說雖呈現出一元化,但也不能否認又是多元化的。尤其是對婚戀的表達,即在小說中對“情”與“理”的處理上更是顯現出其不同點。同樣是男女之間的“兩情相悅”,朝鮮小說比明清小說表現得更為矜持和含蓄,而相比之下,明清小說在思想和內容的表達以及艷情小說的數量之多上都表現出其“情”的外露和大膽。
筆者認為,兩國小說中的婚戀的表達出現類似的現象並不奇怪,因為共同的儒教思想使兩國小說的婚戀能夠表達類似的主題與相近的情感,之所以有不同之處,是因為朝鮮民眾以認同的文化心態很自然地接受中國儒教文化的同時,又保留了自己根深蒂固的傳統民族思想。不能否認朝鮮王朝強烈的獨尊儒術影響著朝鮮小說中婚戀表達的含蓄與收斂,但更重要的是朝鮮民族所特有的風流道精神影響著作家的創作心態和讀者的閱讀趣味。就像《努胯夫得 怛怛朴朴》所表現的那樣,朝鮮小說很好地表現了圓融性和方正性,也就是說雖然朝鮮小說中的婚戀並沒有太多的性愛的描述,但也有足夠的愛情表達,即在愛情主題的表現上並沒有過於呆板與拘束。這又與花郎道精神中的道德與歡娛的相互協調性不謀而合。朝鮮的花郎道精神是道德與審美的有機結合。花郎道的教育方法中就有這么一條:“相磨以道義,相悅以歌樂。游娛山水,無遠不至。”歡快的“歌樂”,再加上具有節制性和紀律性的 “道義”相互制約,“歌樂”與“道義”相結合就不會顯得太呆板,而且因有“道義”、即道德規範的監督,並不會因沉溺於玩耍和遊戲而陷於墮落。這樣的思想反映到朝鮮艷情小說創作中,即使是反映男女之間的七情六慾也是很有“節度”的,並不會發展到像在明清被認為“淫書”的那種遭到唾棄的地步。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今日,世界上儒教的倫理保存得最多的國家應該說是韓國。儒學對韓國社會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這與韓國從未中斷過儒學教育和活動有直接關係。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韓國繼承了中國的儒家傳統,強調社會的倫理價值,這些都為整個社會風氣的純潔與提高全國民眾的素質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收起全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