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古村—於家石頭村 於家村現有400餘戶人家,人口1600多口,其中95%以上的村民是于姓,相傳是民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謙的後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明清古村—於家石頭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石頭村正中的真武廟坐北朝南
- 建築面積:近千平方米
於家村現有400餘戶人家,人口1600多口,其中95%以上的村民是于姓,相傳是民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謙的後裔。先祖於有道遷來時,這裡還是一片曠野,“與木石居與鹿豕游”,距今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村中大多數男子都是能工巧匠,他們祖祖輩輩靠自已的雙手將石頭修成梯田、雕成石器、蓋成石屋、鋪成街道,直至建成龐大的石頭村落。
全村六街七巷十八胡同,縱橫交錯、結解曲伸,每條街道均以亂石鋪成,石街兩旁是一座座石頭院落,古式門樓,黑漆大門,家家相接,戶戶相連,雞犬之聲相聞,鄰里朝夕往來,生生息息,一派農家景象,點燃其間的還有深宅大院,高房繡樓,古廟古閣,整個村落街依房建、房與街齊、呼應顧盼、規劃有序。遍布全村的花草樹木春綠夏艷,將原本有幾分冰冷的石門石街裝扮得嫵媚動人起來。“深山藏古秀,瑞石撒幽香”,漫步於石門、石階、石牆之間,詩情畫意油然而生。
石頭古街
石頭村是石頭的世界,其中的石頭古街堪稱於家村的一大景觀。於家村的先人們對建房布局和街道設定都有明確規範,東西為街,南北為巷,不通謂胡同,全村共有六街七巷十八胡同,總長3700多米,古舊街巷,街寬3至4米,巷和胡同寬約2至3米,這些窄窄的街道,全為青石鋪就,其大小不等,形狀各異、亂石鋪錦、巨細相間,高低俯仰,結解曲伸,縱橫交錯,如詩如畫。這些明清古道,追溯其歷史多達五百載,少有三百年,歲月滄桑,人來畜往,每塊石頭都被磨得細膩光滑,錚錚發亮,尤其在雨天,在雨水的沖刷下,熠熠閃光,更成為石頭村一道難得的風景線。
在或曲或直的街道兩旁是一排排古式門樓,石頭瓦房,石頭窯洞,石頭平房,依高就低,順勢而建,鄰里相接,唇齒相依,街倚房建,房與街齊,由近及遠,呼應顧盼,虛實藏露,隱約其間。
石頭四合院
在於家石頭村,用石頭蓋的房院全村不下百座,其中最為壯觀的當數“四合樓院”。這是一座上磚下石的巍峨建築物,始建於明末,房屋百間,建築面積近千平方米。分為東西兩院,均為北高南低,三面樓,兩院正房下層均為石券洞室,九間無梁殿、建築宏偉高大,古樸典雅,偏正惻倚,錯落有致,寬敞豁朗,冬暖夏涼。登二十一級露天石頭台階,即到正房樓上“客位”。這裡是宴請賓朋、貴客的地方,房內粗梁大柱,沒有隔間,寬闊高大,氣勢恢宏。正中是門,寬過兩米,兩根明柱分立左右,中間安著四扇花欞木門。門門兩邊,下部建有幾十厘米高的短牆,短牆之上全部安裝著花欞窗扇。窗前是長長的走廊、站在這裡向前眺望,南山即景盡收眼底、樓下西廂房後面建有一排小房,分別是長工房、飼養房、磨房、碾房、庫房、工具房、水井房等等,大家氣派可見一斑。
兩院大門全是巽門,上有門樓,下有門洞,筒瓦飛檐,寬大高聳。門檻兩邊是石雕門墩,兩扇黑漆大門,兩對古式門鈸和門環、門板上橫排著四行球面形圓釘。門檻前面是石頭階級,門外一側設有拴馬鼻子、上馬石、這座四合樓院的家族在明清時代曾出過十二名文武秀才,當時在這深山僻壤之地,實屬不易。這樣的“四合樓院”,在於家石頭村首屈一指,在方圓左右甚有名氣,在井陘縣內也屬罕見。
清涼閣
在於家石頭村,有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建築“清涼閣”,它又名“神仙閣’,坐落於家村東口,是於家村的標誌性建築。此閣始建於1581年(明萬曆九年),相傳由力大無比的於喜春一人所建,《井徑縣誌》載:“清涼閣在縣南十五里於家村,亦名三節閣。明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辛巳)村民於喜春身大力強,家貧好義,獨立興修。至萬曆二十年,方砌成下層,及第二層修竣,即行病故。至第三層,系村民用木磚補葺。閣下層所徹之石,多達萬餘斤重。下層東面是一石制桌裙,上鐫梅花鹿,工粗而雅”。
據傳,清涼閣原擬九層,但修至二層時,於喜春在懸掛風動匾時砸傷手臂,繼而病故未能如願。如今在清涼閣底層的石板路上仍可看見當時於喜春受傷後留下的血跡斑斑。
清涼閣共有三層,其建築風格獨特,構思奇巧,雕樑畫棟、五脊六獸、斗拱重檐。東門懸有風動石匾,西門高掛扇形鎦金匾,南側嵌有圓雕龍頭、扇形匾上書“清涼閣”三個鎦金大字;風動石匾製作古怪,雙童簇擁梅花鹿、大風不動小風動。
閣的上層是磚木結構,下面兩層為全石建築;石牆石壁、石拱石券、石樑石柱、石階石欄、石門石窗、石鼎石案、石榻石龕、石磬石匾,比比皆巨石,累累成石山。
清涼閣上下三層,結構各異,引人入勝,第一層為搭券四門式;第二層是實芯四室式;第三層乃明柱迴廊式,該建築頂層系“木磚補葺”,四面明柱、單門殿堂,白牆壁畫,琉璃瓦頂,清新明快,古樸高雅。下面兩層是全石建築,錯落有致,欲爭有讓,高低優仰,犬牙交錯,跌宕起伏,勾心鬥角,頗有力學價值。
更為奇特的是,如此高大的建築物,竟然不打跟基,不填輔料,以天然石底為基礎,塊塊巨石就地而起,從下到上完全乾打壘而成。石塊巨大驚人,有的長過數米,有的重達數噸,有的原封不動,有的鏨跡寥寥寥,構造粗擴奔放,設計獨出心裁。整個建築充滿古樸粗糙之美,正如當地民謠所說的“一塊石頭一匹梁、一塊石頭一堵牆”。清涼閣巍巍然,凜凜然,聳立於山間村首,蔚為壯觀。
清涼閣上面兩層皆為廟宇,最上層是玉皇廟頂,供玉皇大帝,第二層分四室;東室三皇廟,供堯舜禹;南室三義堂,供劉關張;北室閻王殿,供閻羅王;西室觀音祠,供送子觀音、癍疹娘娘和眼光娘娘。下層是搭券形建築,朝東向西宛如城門,是於家村的東大門。拱券中央預部有於喜春侄兒於朝興雕刻的碑文:“萬曆九年起根源,一人修築其實難。二十五年完下節,思量何日得周全。闔村都說使木植,憑吾獨力鑿石山。經營暫停觀此境,等待功成萬古傳。”
縱觀整個清涼閣,累累巨石,鱗次櫛比,似券非券,似搭非搭,集美學、力學、建築學、數學、幾何、物期學於一體,盤根錯節、鬼斧神工,可謂建築史上之奇蹟,民間藝術之珍寶。
於家村的另一個景致便是村中隨處可見的水井,如今全村共有新舊水井700多眼,水窖近300口,水池18個,是總戶數的兩倍多。
於家村在建村之初,先祖們對蓄水、用水就非常重視,於康兩家各有安排、于氏先祖生有五子,共分“五股”,在南山腳下挖了五個水池,取名“大爺池、二爺池、五爺池”;康家在東山腳下也挖了一個水池,取名“康家池”。由於水珍貴,對水管理甚嚴,如清乾隆三十九年所立的“柳池禁約”碑就規定,對孤、寡老人照顧;對偷水、浪費者處罰。後來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各戶開始自找地方打井、修窖,有的在村邊,有的在路旁,有的在地頭,有的在山上,有的置院內,有的蓋井房,一年復一年,越來越多,全村上下,家家有井,戶戶有窖,面面有池。猶如繁星,形成了一個罕見的井窖池網路。
位於石頭村正中的真武廟坐北朝南,始建於嘉靖年間,是一座磚石結構的廟宇,進入此廟,先要登十五級台階,拾級而上,原本低矮的廟門在抬頭之間顯得高大威嚴,廟內正殿供有金面真武塑像,院內有一塊僅存的石碑,記載了於家村的建村方略、建材方位以及於家村原名等內容,是一本難得的“村史”。如今真武廟內塑有于謙的像,兩邊的牆上是密密麻麻的於家村家案,這是一部記載了已逝的於家祖祖輩輩的家族發展史。
千姿百態的石頭文化,淳樸深厚的民俗風情,這就是於家石頭村的美妙。“東閣西塞南洞北寨面面皆有古景點,春遊夏遊秋覽冬賞季季都是好風光”便是對石頭村的最佳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