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統銅人”,即“明正統仿宋天聖針灸銅人”的簡稱。該銅人是現存最早的針灸銅人,是考察宋天聖銅人以及後世針灸銅人源流的依據。 明正統八年(1443),為了恢復宋天聖銅人的原貌,明英宗於是下令仿製一具新銅人——明正統銅人,以代替宋天聖銅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正統銅人
- 全稱:明正統仿宋天聖針灸銅人
- 明正統銅人:是現存最早的針灸銅人
- 說明:考察宋天聖銅人依據
簡介,形象介紹,
簡介
“明正統銅人”,即“明正統仿宋天聖針灸銅人”的簡稱。該銅人是現存最早的針灸銅人,是考察宋天聖銅人以及後世針灸銅人源流的依據。 明正統八年(1443),距宋天聖銅人鑄制時間已有416年的歷史了,悠悠歲月長河,洗盡多少鉛華,因此,不難理解,不僅保留下來的宋天聖石刻《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已大部分殘破不全,就是僅存的一具宋天聖銅人上的穴位文字也已因腐蝕生鏽而無法辨認。
為了恢復宋天聖銅人的原貌,明英宗於是下令仿製一具新銅人——明正統銅人,以代替宋天聖銅人。 明正統銅人展牌
該仿製過程,可見於《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一書明英宗所做的序中:“宋天聖中,創作《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刻諸石,復范銅肖人,分布腧穴於周身,畫焉竅焉。脈絡條貫,纖悉明備,考經案圖,甚便來學。其亦心前聖之心,以仁夫生民者矣。於今四百餘年,石刻漫滅而不完,銅像昏暗而難辨。朕重民命之所資,念良制之當繼,萬命礱石范銅,仿前重作,加精緻焉,建諸醫官,式廣教詔。”(《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明英宗序)
明正統銅人鑄成後一直藏於明、清太醫院署的藥王廟內。明末李自成起義時,北京的官府民宅都曾遭洗劫,據說這時存放在太醫院中的明正統銅人的頭部被毀傷,直到清初順治年間(1644-1661年)才重新修好:“自明末流寇之亂,京師官署,悉遭寇擾,太醫院之銅人像亦被毀傷頭部。順治中修復之。” (《太醫院針灸銅像沿革考略》)。清光緒“庚子之亂”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時(1900年),被俄軍掠走。
關於明正統銅人的下落,清末御醫任錫庚於民國初期追溯舊日見聞而撰的《太醫院志》中記載得非常清楚: “太醫院署藥王廟香案前立有范銅之銅人,周身之穴畢具,注以楷字,分寸不少移,較之印於書繪於圖者,至詳且盡,為針灸之模範,醫學之儀型也。鑄於明之正統年,光緒二十六年聯軍入北京,為俄軍所有。先醫廟之鑄銅三皇像亦為俄軍所得,和議後,經御醫陳守忠委屈周折,始將(三皇)神像由俄之駐華營迎回,銅人則據為奇物,不肯交矣。經陳守忠懇準太醫院堂官奏給俄武官二等第三寶星以酬之。嗣改建新署,隨式工復置銅人,由堂派醫士蘇秉鈞、候補吏目張慶云為監造。”(任錫庚《太醫院志》)
可知,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時,太醫院中的明正統銅人及銅鑄的三皇像,均被俄國的軍隊搶去。當時太醫院的醫官們為了要回這座銅人,曾和俄國軍隊進行了多次交涉,最後,僅把三皇銅像贖回,而明正統銅人則未予歸還。
人們在痛斥清政府腐敗無能、為明正統銅人曲折坎坷的命運扼腕嘆息甚至同情垂淚之餘,一定會問,如今明正統銅人何在?
可喜的是,這一失落百餘年的珍貴銅人被證實藏於俄羅斯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揭開它神秘面紗的是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黃龍祥研究員課題組。
形象介紹
明正統八年(1443) ;太醫院鑄造,青銅 高175.5cm
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藏 “明正統銅人”圖
銅像上的這位男子,立於長方體底座上,兩臂自然下垂,手心向前,十指舒展,袒露上身,赤足。頭束髮髻,髮絲清晰,面相豐滿,胸肩寬厚,肌體圓潤,鼻樑挺直,兩目平視,神態端詳,微笑露齒,表情謙恭,透著儒雅睿智的氣質。
長而豐滿的耳垂,髮髻與腰間的裝飾體現了中國傳統佛教文化以及北宋初期男子服裝的特點。值得一提的是,該銅人的頸部可見一條明顯的修補痕跡,腹部有一個直徑約2cm的圓形彈痕。這尊幾經劫難,顛簸流離的銅人,似乎陳述著逃避不了被戰火摧毀的無奈,又似乎訴說著對祖國繁榮富強的期待。
整體造型挺拔俊秀,比例協調、刻畫細膩,代表了當時相當高的使用工藝鑄造水平。
(1)外形特徵
穴眼為1-1.5cm深,內端為盲端。腹部(正當左“通谷”穴處)有一直徑約為2cm圓形,似彈痕。頸部有明顯的通貫斷裂傷痕,疑為聯軍入侵北京時所傷。
銅人高175.5 cm,除冠172 cm。頭圍(經兩耳上際)62.5cm;胸圍(經兩乳頭)86cm;底座長73cm,寬48cm,高32.5cm。
(2)穴位特徵
腧穴總數:654穴,352個穴名(會陰、湧泉二穴在銅人上無法表示,故缺),經穴間無連線線。雙字穴名一般從右至左書寫,穴眼兩旁各一字;空間不夠時,則於穴眼下書寫(如極泉、陰都、四滿等)。三字穴名,一般右二字,左一字;穴名採用楷體陰刻,穴孔直徑約2.5毫米;有少量穴位左右位置不完全對稱。
2003年,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成功仿製了明正統仿宋針灸銅人。公元2003年12月,從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傳來喜訊,由黃龍祥研究員帶領的課題組克服重重困難,歷經種種波折,前後用了總計五年多的時間,成功仿製了明正統仿宋針灸銅人。
仿製成功的兩個關鍵環節
經驗告訴我們,明正統銅人成功仿製的兩個關鍵環節是鑑定與仿製。
(1)鑑定
經過嚴密的考證,課題組用確鑿的證據證明了現藏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的針灸銅人即明正統銅人。
(2)仿製
課題組遇到的最大困難為穴名的辨識。如果不能辨識出全部穴名,則仿製出的明正統銅人的學術價值就會大打折扣。現存的明正統銅人,肉眼勉強可分辨出的穴名只有35穴(包括僅能辨出穴名的一半者),不足原穴名的十分之一,剩下的319穴,特別是頭部、肩部、腹部、大腿後部等處穴位卻很難根據《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的文本加以確認。
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
第一,從銅人對後世針灸文獻的重大影響入手。
一般來講,對於知名度較高的針灸銅人往往會對當時或後世的針灸文獻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故藉助據宋天聖銅人摹繪的各種銅人圖傳本,如明成化史素銅人圖、明弘治丘濬銅人圖等以及明、清針灸文獻中據上述銅人圖編纂的腧穴定位及簡圖,辨穴的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三重互證提高了點穴的準確度。
從以往仿製針灸銅人的經驗來看,點穴的準確度取決於模型與原型的吻合度以及點穴的精確度兩方面。由於銅人原型不在身邊,於是,課題組採用了目前最可靠而又較簡單的方法——格線法,結合照片對比及文獻覆核,三重互證,將仿製品最大限度地接近了原型。
仿明正統銅人的特徵
仿明正統銅人以青銅鑄造,採用舊色完整複製。穴名書寫摹刻明正統石刻拓片《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穴名錯金處理。
“仿明正統銅人”圖
2003年 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仿製/青銅/高175.5cm/中國針灸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