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教育論壇·你想把孩子送出國嗎

《你想把孩子送出國嗎》主要內容有:一種關注、魯迅祭、視點聚焦·教育之聲、話題:你想把孩子送出國嗎、我家的“歐巴馬計畫”、我的小孩學到了什麼、家有小留學生、你會焦慮,你也有懷念、享受教育、兒子,咱到義大利讀書吧、人與事、有這樣一位農村教師、年度教師、朝向自我成長與贖救之路、報導與爭鳴、斑駁的拼圖、二線高中:“這真是天上掉下來的一塊肉!”、香港中學教育的“大手術”、如何面對正嗷嗷待哺的農村教師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日教育論壇•你想把孩子送出國嗎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頁數:152頁
  • 開本:16
  • 作者:張文質 黃旭
  •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3452321, 9787533452322
內容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後記,

內容簡介

《你想把孩子送出國嗎》教育的話題沉重而充滿希望,我們從這裡祈想明日——生命化的教育
有這樣一們農村教師
朝向自我成長與贖救之路
“假期輔導班”的經濟學解讀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自由
天真之愛
中國精英對“軟體實力”的誤解

媒體推薦

《明日教育論壇》像一種男人,不是風流倜儻型,不會甜言蜜語,但是很有內涵。像一種女人,不是膚淺漂亮型,不會扭捏作態,但是很耐看。
——宋力威 【國小老師】
能夠一次性刊登兩萬字長稿的雜誌幾乎沒有,《明日教育論壇》的“年度教師”如此大手筆,竟然將如此大篇幅給了基層的普通老師,這對於真正民間的、草根的教師來說是多大的鼓舞!
——孫明霞 【山東泰山學院附屬中學老師】
在閱讀《明日教育論壇》時,隨處可拾到精妙絕倫的好句子,心中的喜悅很想與同處在艱難跋涉中的朋友們分享。《明日教育論壇》——一本令我脫胎換骨的教育“羊皮卷”!
——李華 【中學老師】
每一輯《明日教育論壇》都有打動人心的文章。這些文章既有介紹異域教育現狀的隨筆,亦有教授們的高論,更有在一線的中國小老師的心靈剖白。所有的這些文章中,我最喜歡的文章是那些針對中國教育難局,引入國外基礎教育的案例,再進行比較分析的文章。我看了,每每都有啟示。
——余岱宗 【大學老師】
前些天我回福建長汀老家,在一個教育書店裡發現這套書的第29~36輯,別具一格。看了後,極其震撼,覺得很久沒有看到這么生動,這么真實,這么直言不諱、直抒胸臆的好書了。我覺得,這套書就像是一位等了我很久的溫厚的長者,特意在這個時候給我送來一份安慰。在四天的旅遊過程中,所有的空餘時間我都是在《明日教育論壇》的閱讀里度過的。
——胡必春 【廣東順德的國小老師】
《明日教育論壇》從書脊的設計來看它顯得有些不夠協調,與其他的書籍相比它也顯得有些薄了,但一排整齊而列,又放在書店較為醒目的地方……仿佛也暗示了這份讀物的命運:它一直堅持做出“大教育”的味道來,一步未離教育和文化的“戰壕”,一路走來,似已渾然忘我,只想著替讀者選出可讀可議的文蕈,特別愛聽到讀者那句“先讀為快”的贊語。
——趙游 【雜誌編輯】
郵購了《明日教育論壇》,真有相見恨晚之感,真沒有看到過編得這么好看的教育雜誌。好友讀到時說,就像當年讀金庸的武俠小說一樣痛快。確實,拳腳的交鋒背後該是思想的交鋒。
——風語 【福建連城的國小老師】
相信所有收到的人都會肅然起敬和喜愛。
——安琪 【詩人】

圖書目錄

一種關注
魯迅祭
視點聚焦·教育之聲
話題:你想把孩子送出國嗎
我家的“歐巴馬計畫”[一]
我的小孩學到了什麼
家有小留學生
你會焦慮,你也有懷念
享受教育
兒子,咱到義大利讀書吧
人與事
有這樣一位農村教師
年度教師
朝向自我成長與贖救之路
報導與爭鳴
斑駁的拼圖
二線高中:“這真是天上掉下來的一塊肉!”
香港中學教育的“大手術”
如何面對正嗷嗷待哺的農村教師
“假期輔導班”的經濟學解讀
大學生為何不愛閱讀
教育:失去了邏輯就失去了靈魂
課程研究·解讀
學人論壇·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自由(趙汀陽訪談錄)
課堂解讀·教師應具備哪些課程智慧[上]
課堂解讀·教學策略犯的錯還是教材惹的禍
心靈家園·蘇平筆下的莢倫未成年人故事
域外觀察
富孩子的成長煩惱
後隨筆時代
杏壇手記·天真之愛:
杏壇手記·匹諾曹獲救之仙女的意義[外一篇]
民間語文·“知行社”的行雲流水
民間語文·隨筆兩則
編輯推薦手札
余英時:一流大學靠學術自由與民間力量
中國精英對“軟實力”的誤解
編後記

文摘

插圖:


我一時語噎:讓一個孩子去運作這樣一個連成年人也未必能幹的工程,會是一種什麼結果?偌大一個中國,它的地理和文化,它的歷史和現狀,一個孩子能說得清么?我只覺得一個十歲出頭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弄這些大而無當的東西,以後恐怕是連吃飯的本事也沒有了。過了幾天,兒子完成了這篇作業。沒想到,列印出的是一本20多頁的小冊子。從九曲黃河到象形文字,從絲綢之路到五星紅旗……熱熱鬧鬧。我沒讚揚,也沒評判,因為我自己有點發懵,一是我看到兒子把這篇文章分出了章與節,二是在文章最後列出了參考書目。我想,這是我讀研究生之後才使用的寫作論文的方式,那時,我30歲。
不久,兒子的另一個作業又來了。這次是《我怎么看人類文化》。如果說上次的作業還有邊際可循,那這次真可謂是不著邊際了。
兒子冷不丁地冒出一句:餃子是文化嗎?
餃子?文化?我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回答。為了不誤後代,我只好和兒子一起查閱權威的工具書。真是沒少下工夫,我們總算完成了從抽象到具體又從具體到抽象的反反覆覆的折騰,兒子又是幾個晚上坐在計算機前煞有介事地做文章。我看他那專心致志的樣子,不禁心中苦笑,一個小學生,怎樣去理解文化這個內涵無限豐富而外延又無法確定的概念呢?但願我這個虎頭虎腦、從來就對吃興趣無窮的兒子,別只是在餃子、包子上大做文章。
在美國教育中已經變得無拘無束的兒子,很快就把文章做出來了。這次列印出來的是10頁,又是自己設計的封面,文章後面列著那一本本的參考書。
他洋洋得意地對我說:你說什麼是文化?其實特簡單,就是人創造出來讓自己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樣子,似乎他發現了別人沒能發現的真理。後來,孩子把老師看過的作業帶回來,上面有老師的批語:我布置本次作業的初衷是讓孩子們開闊眼界,活躍思維,而讀他們作業的結果,往往是我進入了我希望孩子們進入的境界。
沒有評價,既未說對,也沒說不對。問兒子這批語是什麼意思,兒子說,老師沒為我們驕傲,但是她為我們震驚。
是不是?兒子反問我。
我無言以對,心中始終疑疑惑惑:弗絲老師希望他們進入什麼境界?
兒子6年級快結束的時候,老師留給他們的作業是一串關於二次大戰的問題。你認為誰對這場戰爭負有責任?你認為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後記

實在是後知後覺,聽說《明日教育論壇》,已經很晚——2006年,距離創刊號已經有五年之久。初次邂逅,還是在聽說了一年之後(2007年)的市立圖書館。隨意地瀏覽書目,手指划過薄薄的書脊,無意間為之佇足。留意到了醒目的“書名”《教師培訓的反思與展望》,帶回家後才發覺封面邊緣處靜默的“《明日教育論壇》總第三十九輯”字樣。人生的第三十九年,該是最最華美的季節——成熟、睿智、練達、通透。期刊的第三十九輯,卻應該日益個性鮮明——也確實感受到了它濃郁的人文氣息與特立獨行的前瞻性。讀這一輯,很受益,卻更增無數混沌。聆聽“教育之聲”,思緒有豁然開朗之感,偏又在“報導與爭鳴”里跌宕起伏;大手筆的“年度教師”詮釋了“好教師”的全新定義,“課程研究”吸引我潛心解讀課程與課堂……內心深處,關於教育的某種情懷,奇異地被喚醒。承認已被這一輯刊物深深吸引,目光開始鎖定更多的《明日教育論壇》。一冊冊讀過之後,終於留意到了不同主題的每一輯封面上都有同樣的一個句子:“教育的話題沉重而充滿希望,我們從這裡祈想明日。”(黃克劍)——祈想明日的教育?在對今時今日的教育失落、質疑、消沉時候,不妨對未來的教育世界心存美好嚮往,也是動人的慰藉。然而有一天讀《聖經》故事,突然領悟:“明日”並不該僅僅是期待。
故事裡說,有個門徒請求上帝傳授真理,上帝說:“今天這么熱的天氣,先給我一杯水吧!”門徒就去附近人家乞水,一位少女前來應門。他們一見鐘情,不久就結婚生子。有一年,洪水泛濫,門徒緊抓著妻子,肩上扛著孩子,眼看岌岌可危,他大叫:“主啊!救救我吧!”上帝問:“我要的那杯水呢?”很多時候,我,我們,是不是就是那個門徒?總認為將來會有所改變——“明天或許不會那么熱了”,總認為我們內心所嚮往的和諧境界也會一點一點、一天一天地實現——“明天上帝不會口渴得要喝水了”。持了這樣的對“明日”的期待,我們便在“今日”心安理得。這些心安理得,或許已經蔓延成消極,消極地放棄所有實踐,我們只期待“明日”。從“今日”到“明日”,自己不為之付出任何努力,僅僅因為時間的變遷,就會帶來所有的和諧?再讀黃克劍教授的句子,再讀《明日教育論壇》,終於懂得:我盡可以祈想明日的教育,但卻不再僅僅是寄望,而是全身心地、真正地潛入今日教育之現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