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又字希古,號遜志,世稱“正學先生”,浙江寧海人。元惠帝時任侍講學士。在“靖難之役”期間,因拒絕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而被誅。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又字希古,號遜志,世稱“正學先生”,浙江寧海人。元惠帝時任侍講學士。在“靖難之役”期間,因拒絕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而被誅。
明方孝孺《默庵記》
方孝孺是“開國文臣之首”宋濂的弟子,其文章、學問為宋濂諸弟子之冠。他輕文藝,重教化,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為人方正不屈。他不是書法史上的著名人物,王世貞稱其“不以書名,而剛直不折之氣流溢筆墨間”。他的傳世墨跡不多,有《臨大字麻姑仙壇記》《默庵記》《賦照流看落釵》等。
《默庵記》,小楷,共32行,作於洪武十八年,方孝孺時年29歲。此卷為方孝孺替會稽俞姓友人之齋室而記。全文後9行為同邑知交王修德補書,出於何因,無從考證。但帖後有方孝孺的行書題跋:“余不善書,偶得佳紙,錄此文未終篇,輒棄去,王君修德見而足之,珠璧在後,魚目奚所發其光邪?乙丑五月二十七日,孝孺戲題。”行文間,文人雅士謙謙君子之情懷躍然紙上。
方孝孺的這件小楷取法正宗,博採眾長,且不失個性品質。用筆以唐人為法,吸收了虞世南《孔子廟堂碑》的筆法間架,提按分明,點畫之間依稀保留大字規範。線條骨力深得柳公權清峻瘦硬之精神,勁挺精微,充溢正直之氣。行筆不遲不速,從容蕭散。點畫外柔內剛,舒展大方。通篇小楷俊朗圓融,一派和雅平正之氣。此書正如其人,外表沉靜寡慾,而性格極其剛烈耿介,有儼然不可犯之色。
方孝孺是“開國文臣之首”宋濂的弟子,其文章、學問為宋濂諸弟子之冠。他輕文藝,重教化,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為人方正不屈。他不是書法史上的著名人物,王世貞稱其“不以書名,而剛直不折之氣流溢筆墨間”。他的傳世墨跡不多,有《臨大字麻姑仙壇記》《默庵記》《賦照流看落釵》等。
《默庵記》,小楷,共32行,作於洪武十八年,方孝孺時年29歲。此卷為方孝孺替會稽俞姓友人之齋室而記。全文後9行為同邑知交王修德補書,出於何因,無從考證。但帖後有方孝孺的行書題跋:“余不善書,偶得佳紙,錄此文未終篇,輒棄去,王君修德見而足之,珠璧在後,魚目奚所發其光邪?乙丑五月二十七日,孝孺戲題。”行文間,文人雅士謙謙君子之情懷躍然紙上。
方孝孺的這件小楷取法正宗,博採眾長,且不失個性品質。用筆以唐人為法,吸收了虞世南《孔子廟堂碑》的筆法間架,提按分明,點畫之間依稀保留大字規範。線條骨力深得柳公權清峻瘦硬之精神,勁挺精微,充溢正直之氣。行筆不遲不速,從容蕭散。點畫外柔內剛,舒展大方。通篇小楷俊朗圓融,一派和雅平正之氣。此書正如其人,外表沉靜寡慾,而性格極其剛烈耿介,有儼然不可犯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