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拓三國谷朗碑

明拓三國谷朗碑

此碑額題“吳故九真太守谷府君之碑”,三國時期吳鳳凰元年(272年)立於湖南耒陽縣。碑文隸書古樸平淡,不事雕琢,有自然天成之趣,風格與東漢及曹魏碑版皆有不同,為三國名碑。碑陽左右空處曾刻谷氏後人題名及清乾隆時重修款字,先後均被鑿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明拓三國谷朗碑
  • 館藏地點:北京故宮博物院
  • 所屬年代:三國時期吳鳳凰元年(272年)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馬衡先生捐贈品。
谷朗碑》,三國吳鳳凰元年(272年)刻,墨拓,整紙裱軸。縱293厘米,橫108厘米。
拓本左、右上角有馬衡先生題跋,稱“此本為祝君心淵貽贈,整幅全形尤屬難得。”並稱讚此碑“書法上承漢分,下開今隸,為分隸轉變之時代。”
此本雖為已鑿題名及重修款的晚清拓片,傳世較多,然似此傳拓碑頭螭龍全形者則甚罕見,故馬衡先生特加跋存之。
《谷朗碑》全稱《吳九真太守谷朗碑》。三國吳碑刻。額題“吳故九真太守谷府君之碑”。吳鳳凰元年(272年)立於湖南耒陽縣。字型介乎楷隸之間,是楷書初創時期的重要碑刻。碑縱176厘米,橫72厘米。《金石續編》載:碑高五尺二寸,寬二尺四寸五分,字共十八行,滿行二十四字。碑舊在湖南耒陽城東谷府君祠內,清時移置縣城杜甫祠中(現耒陽一中),後遷蔡侯祠(傳為蔡倫故居,在城內蔡子池畔)內保存。碑之兩側原有谷氏後裔題名,清初尚存,後漸磨滅。
碑主谷朗(218~272),字義先,桂陽(治在今湖南郴縣)耒陽(今湖南耒陽縣)人。三世仕吳為牧守,累官長沙劉陽令、立忠都尉尚書郎、廣州督軍校尉等,吳建衡三年(271)遷九真太守(今越南河內南順以北地區)。鳳凰元年四月乙未卒,終年五十有四。其墓在今耒陽馬水鄉木村虎形山,嗣孫谷起鳳、谷尚志等為之立碑。
《谷朗碑》書法端勁有致,尚多漢人書風。字雖稱隸書,實則體勢已非常接近楷書,故亦有定為楷書者。當然同後世魏碑、唐楷相比,它還帶有較濃的隸味。其結體方整,筆畫圓勁,書風渾樸古雅,與曹魏諸刻風格稍異,但同為開後世楷書法門的重要碑刻。此碑在清代以前,惟見歐陽修、趙明誠二家著錄。翁方綱《兩漢金石記》云:“其字遒勁,亦有漢分隸法。”嚴可均謂其“隸法不惡,刻手極拙。”康有為稱其古厚,為真楷之極。
傳世拓本以碑兩側谷氏後人題名可見者為舊。故宮博物院藏有《谷朗碑》原石的明拓本,整幅裝,縱131.7厘米,橫75厘米。紙墨醇古,拓工精良,為所見最舊拓本。
《谷朗碑》銘文:
府君諱朗字義先,桂陽耒陽人,豫章府君之曾孫,公府君之孫,朗中君之子也。其先世自顓頊益賜姓贏氏,至於扉子,封於秦谷,因而氏焉。君承洪源之清流,稟奕世之高潔,履道思順,德行純備,三歲喪母,十一亡父,獨與弟居。承奉繼親,和顏悅色。孝友溫恭,曾閔之操,君其蹈焉。弱冠仕郡,歷右職為陽安長。淑問宣流,遂申王府,除郎中尚書令史大中正,遷長沙瀏陽令,播惠渥以育民,垂仁恩以宣化,蒞政末幾,征於督尉尚書郎,靖密樞機,名冠眾僚,遷部廣州督軍校尉,正身率下,不畏疆御,流清盪濁,萬里肅齊。功成辭退,拜五官夕郎中,遷大中正,時交州竊邑叛囤,戌車屢駕,干戈未戢。帝咨俾公,以君往效南州,恩威素著,遷九貞大守。君稟明德,所歷殊勛。南州遐紀,光贊皇家,如何不永,春秋五十有四,鳳凰元年四月乙未疾卒,嗚呼哀哉!凡百君子,莫大嗟痛,乃立石作頌,以顯行跡。其辭曰:於爍府君,稟性玄通,積行如閨,九族睦雍,羽儀上京,德興雲從,入蹈丹墀,夙夜靖恭。出撫黎民,風移俗同,名噪約產,勛齊往蹤,當永黃耆,翼佐帝庸,昊天弗吊,哲人其終,濟濟縉紳,靡瞻靡宗,勒茲立石,永光無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