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抄本《水經注》跋》是王國維所著作品,出自於《王國維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明抄本《水經注》跋
- 作者:王國維
- 作品出處:王國維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出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明抄本《水經注》四十卷,海鹽朱氏藏,每半葉十一行,行二十字,與宋刊殘本明柳大中抄本、吳門顧氏所藏明影宋抄本行款並同。取宋刊殘本校此本,凡佳處、誤處與字之別構,一一相同。取《永樂大典》本、孫潛夫本、袁壽階所校明影宋抄本校之,亦十同八九,蓋即從宋刊本抄出也。今宋刊本僅存十一卷有奇,《永樂大典》本存二十卷,孫潛夫、袁壽階校本存十五卷,余如柳大中本、歸震川本、趙清常本,陸孟鳧、錢遵王、顧抱沖諸家所藏舊鈔本,今已無可蹤跡,而此本獨首尾完具。今日酈書舊本,不得不推此本為弟一矣。余既以此本校於朱王孫本上,以與舊校宋刊本、《大典》本相參證,復以宋本、《大典》本所闕諸卷,就戴校聚珍本勘之,知戴本於明抄佳處亦十得八九,蓋本於《大典》。其有明抄不誤,而戴本仍從通行本或別本改者,如《潁水》註:“潁水又東徑項城中,楚襄王所郭以為別都。都內西南小城,項縣故城也,舊預州治。”案:“預”者,“豫”之別字,諸本並訛作“潁”。考項縣在漢、魏時本屬豫州汝南郡,至後魏孝昌四年始置潁州,不得為項縣地。而天平二年置北揚州,乃治項城,是項縣故城當是舊豫州治,不得為後魏潁州治也。且下文雲“又東徑刺史賈逵祠”,“刺史”上不著州名,乃承上文舊豫州治言之,《魏志》本傳逵為豫州刺史。則此本作“預州”是,諸本作“潁”者誤也。《沔水》注引《世本》“舜居饒內”,明黃省曾刊本同。“饒內”,諸本並作“媯汭”。案:“饒內”乃“羸內”之訛,唐寫本《尚書釋文》於《堯典》末出“嬴內”二字,云:“嬴字又作羸,居危反。又水名,內音汭,如銳反。”《周語》“武王反及嬴內”,宋公序《補音》曰“上音媯,下音汭,今案:別本或作羸,非是。古文《尚書》作‘嬴’,與‘媯’同。”案:嬴字無讀居危反之理,當從別本作“羸”,天聖明道本上嬴內作嬴下,故謂之嬴亂作羸。蓋即宋公序所謂別本也。宋校本盡改作羸。宋說非是。然可證梅本《尚書》本作“羸內”,或訛為“嬴內”,羸、嬴、饒字相近,因訛為“饒”矣。諸本改為“媯汭”,非是。《溫水》註:“林邑都治典沖,中略。秦、漢象郡之象林邑也,中略。後去象,有林邑之號。”諸本並作“後去象林林邑之號”。案:酈意謂林邑國號本出象林,後省“象”字,故為“林邑”。若如諸本,則不辭矣。《葉榆水》註:“晉《太康地記》:封溪縣屬交阯,馬援以西於治遠,路徑千里,分置斯縣。”諸本“西於”並作“西南”。黃省曾本作西乾。案:《漢書·地理志》、《續漢書·郡國志》交阯郡皆有“西於縣”,下注亦云:“其次一水東徑封溪縣南,又西南徑西於縣南。”則上注亦當作“西於”明矣。余如《汝水》注“筠柏交陰”,諸本“陰”並作“蔭”;《渠水》注“衛褚師圃亡在中牟”,諸本“圃”並作“固”;又“徙邦於大梁”,黃本同。諸本“邦”並作“都”;又“以為夏州後滅之”,諸本“滅”並作“城”;《陰溝水》注“從事史右北平無終牟化”,諸本“牟”並作“年”;《睢水》注“蠡南如西”,諸本作“蠡台而西”,戴校作“蠡台如西”;又“東與渒湖水合”,諸本“渒”並作“”;又“顧訪病嫗,即其母也”,諸本“嫗”並作“姬”;《瓠子水》注“揚雄《河東賦》”,諸本“東”並作“水”;《泗水》注“諸孔氏丘封”,諸本並奪“丘”字;《巨洋水》注“迫至巨昧水上”,黃本同。諸本“昧”並作“洋”;《淄水》注“淄水未下”,諸本並作“淄水來山下”;《沔水》注“溫泉水冬夏揚湯”,諸本“揚湯”並作“湯湯”;《溳水》注“初流淺狹,後乃寬廣”,諸本“寬廣”並作“廣厚”;《江水》注“吾斗大極”,黃本同。諸本並作“疲極”,戴本作“大亟”;又“劉備自涪攻之”,諸本並作“劉備自將攻雒”;《葉榆水》注“江北對交阯朱縣”,諸本“北”並作“水”。均以此本為長,而戴校並不從。不識《大典》本與此本有異同,抑由戴氏校勘未密,或竟舍《大典》本而從他本。要之,宋本與《大典》本既殘闕,益感此本之可貴矣。三百年來,治酈氏書者殆近十家,然朱王孫雖見宋本,而所校不盡可據。全氏好以己所訂正之處托於其先人所見宋本。戴氏則托於《大典》本。而宋本與《大典》本勝處,朱、戴二本亦未能盡之。雖於酈書不為無功,而於事實則去之彌遠。若以此本為主,盡列諸本異同及諸家訂正之字於下,亦今日不可已之事業歟!甲子二月。
【注】:以上是原文的部分內容。
出處
此文出自《王國維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者簡介
王國維,1877年12年3日生於浙江海寧,字靜安,一字伯隅,晚號觀堂,中國近代學術的開拓者,20世紀獨步史壇的巨擘。其學淹博,幾無涯略,舉凡甲骨金文、鐘鼎彝器、齊魯封泥、漢魏碑刻、流沙墜簡、敦煌寫經、西北史地、宋元戲曲、版本目錄、典籍校勘等領域,無不卓有建樹,令人至今不敢望其項背。其所創立的以“紙上之材料”與“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證的“二重證據法”,堪稱史學研究之革命,至今為學界遵奉。1927年6月2日,自沉於頤和園昆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