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弘治黃釉碗(大明弘治年制款),此展品為明代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弘治黃釉碗(大明弘治年制款)
- 口徑:19.5cm
- 底徑:7.5cm
- 收藏機構:觀復博物館
明弘治黃釉碗(大明弘治年制款),此展品為明代文物。
明弘治黃釉碗(大明弘治年制款),此展品為明代文物。口徑19.5cm;底徑7.5cm;高9cm 弘治黃釉雖然是一種低溫黃釉,穩定性卻比其他低溫釉要高,且透明度好。因呈色淺淡嬌嫩,亦稱“嬌黃釉”。此碗口微撇,深腹,直斜壁,圈...
明弘治黃釉大碗是明弘治時期的陶瓷器。文物特徵 尺寸:口徑18.2厘米 高7.9厘米出土地:敞口,深腹,圈足。胎質堅硬緻密,胎色潔白,上施黃釉光亮嬌嫩,底書“大明弘治年制”六字青花雙圈楷書款。製作技術 黃釉器製作方法有二:一是燒成的白瓷釉面上塗以含鐵色料,再低溫燒成;二是在素燒過的澀胎上直接施...
且透明度好。現收藏於觀復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明代文物,口徑19.5cm;底徑7.5cm;高9cm。 弘治黃釉雖然是一種低溫黃釉,穩定性卻比其他低溫釉要高,且透明度好。因呈色淺淡嬌嫩,亦稱“嬌黃釉”。此碗口微撇,深腹,直斜壁,圈足,造型規整,通體施黃釉,釉色純正,嬌嫩淡雅。現收藏於觀復博物館。
黃釉大碗,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遺物博物館收藏的明代瓷器。【黃釉大碗】明代弘治年間景德鎮燒造。口徑20.1厘米,高8.7厘米。內施白釉,高溫燒成後,外為澀胎。再以澆釉法外施黃釉,低溫燒成。呈色純正,視感溫暖、明快。體現了景德鎮弘治澆黃釉的突出成就。底書“大明弘治年制”六字楷款。現藏瑞典斯德哥爾摩...
明弘治黃釉碗 此展品為明代文物,口徑19.5cm;底徑7.5cm;高9cm。 弘治黃釉雖然是一種低溫黃釉,穩定性卻比其他低溫釉要高,且透明度好。文物介紹 因呈色淺淡嬌嫩,亦稱"嬌黃釉"。此碗口微撇,深腹,直斜壁,圈足,造型規整,通體施黃釉,釉色純正,嬌嫩淡雅。現收藏於觀復博物館。
明弘治款黃釉盤 明弘治款黃釉盤是明代文物。侈口,微弧壁,坦底,圈足。胎白堅緻,內外壁施黃釉,底落青花雙圈“大明弘治年制”楷書款。明代弘治時期江西景德鎮黃釉器最為著名,它的釉色像雞油脂般嬌嫩鮮艷。
黃釉盤是明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首都博物館。文物特徵 通高4.7厘米、口徑21.5厘米,底徑13.2厘米 敞口,弧腹,圈足。胎質細膩。黃釉施在燒成的白瓷上,用氧化焰低溫燒成,呈色黃潤光滑,釉面晶瑩,胎質細膩。底書青花雙圈“大明弘治年制”6字雙行楷書款。弘治時期黃釉瓷器獨具一格。因採用澆釉的...
底心中央有青花小雙圈,內楷書“大明弘治年制”6字2行款。 明代黃釉器因具有特殊含義而被皇家所壟斷,是宮廷中祭祀和陳設的專用器物,一般官宦和普通百姓絕不允許使用。在明代,弘治時期的黃釉器頗具代表性,其制釉色嬌嫩,色彩淡雅,無論是制胎刻花,施釉光色,還是燒造工藝,都是明代黃釉器中的最高水平。
明弘治黃釉碗(大明弘治年制款)、大明弘治年制 明孝宗個人生活節儉,忙於政事,似乎在器用方面並無特殊嗜好,也沒有什麼閒情逸緻去欣賞陶瓷,更無暇顧及孰好孰壞。據史籍記載,景德鎮御窯廠曾數度停止燒制或減產瓷器,因此,這個時間雖不算短暫的王朝,官窯傳世品的品種和數量卻都很少。弘治青花延續成化的工藝和風貌...
這種一個字的官窯器為成化獨有,天字也極其有特色,字型極其肥胖 弘治官窯瓷器款識大體同於成化,仍以青花楷書六字雙行“大明弘治年制”為主,寫於器底。有少量篆書四字雙行寫款“弘治年制”,多位於器里心。還有少量紅彩楷書雙行“弘治年制”款及刻款。弘治民窯器的款也較多,但較簡單,有“福”、“正”、...
柿子、葡萄、蓮實紋樣,外壁有纏枝花一周。外底白釉上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明弘治年制”六字款。嬌黃釉於成化時始出現,但數量較少,到弘治時取得突出的成就,器物以盤碗為主。弘治朝官窯瓷器以嬌黃釉最為著名。這件青花盤就是以嬌黃釉塗地,使鮮麗的嬌黃與深艷的青花相映成趣,是一件頗具代表性的作品。
彩瓷主要有白地綠彩、白地紅彩、青花紅彩、白地三彩、白地醬彩、青花黃彩和黃釉金彩等品種。器形有瓶、罐、爐、盤、碗等。紋飾常見雲龍、雙龍戲珠、蓮塘游龍、月影梅花、三友、魚藻、海馬、海螺、八怪、獅子、牡丹、鶴鹿、高士訪友等。線條細弱,但布局舒展,色調柔和鮮艷。款識多為楷書“大明弘治年制”,一般...
以青花楷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二行款為主,款識外,有的加雙圈,有的加雙方框,也有無圈框的。官窯罐類,還有在底足寫“天”字款的。民窯款識有寫“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的。弘治 以青花楷書“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兩行款為主。另有“弘治年制”四字篆款,多為刻款。尚有以紅彩寫“弘治年制...
圖2-19青花海水龍紋高足碗(464)圖2-20宣德青花八寶紋藏文高足碗(464)圖2-21宣德青花藏文蓮托八吉祥紋僧帽壺(465)圖2-22成化青花纏枝花卉紋碗(465)圖2-23成化青花夔龍紋高足碗(466)圖2-24弘治黃釉碗(466)圖2-25正德黃地青花雲龍紋碗(467)圖2-26嘉靖青花雲龍紋執壺(467)圖2-27嘉靖黃...
明代景德鎮窯黃地青花梔子花紋盤,屬於黃地青花瓷器,開始於明初宣德時期。其青花渲染層次豐富,黃釉肥潤,胎質細膩,並且流傳有緒。乃是官窯中最為名貴的品種之一。器物介紹 明代景德鎮窯黃地青花梔子花紋盤,該器物屬於黃地青花瓷器,自明初宣德時期創燒以來,一直是官窯中最為名貴的品種之一,弘治朝製品尤以嬌黃...
款識多為楷書“大明弘治年制”,一般書於器底,字型工整。正德時期 御器廠燒造的瓷器,沿襲成化、弘治的風格。官窯五彩器少,民窯不署款,其色彩鮮亮,飾繪花鳥、人物、道教故事、阿拉伯文,僅以紅、綠著色的彩器也多燒制。三彩器刻花填色,刻款4字,製作精工。黃、紫、綠、赭的色調古樸沉重,反覆運用作地和...
波浪作疊浪(多三浪)擊浪花狀。款識 弘治朝的官款大都是“大明弘治年制”雙行六字楷書雙圈款,六字間距疏朗,筆畫柔和纖細,一改成化款硬朗遒勁的字型,沒有成化的雙框方款。另有“弘治年制”四字篆書款。民窯有“壬子年造”方款、“大明年造”方款,“福”字方款和銀錠圖案款等。
不如典型成化瓷器釉面那樣均一;官窯盤、碗也有“器足雙邊線”特徵。③盤類塌底現象為明代盤類中最典型,盤心一定下凹。④紋飾線條更加纖細柔和,畫面疏朗,主題紋飾突出;多採用雙線勾勒填色的方法,往往填色時一筆塗抹,極少小筆觸接痕。⑤“大明弘治年制”,“治”字的水旁三點絕大多數均低於“台”字。
黃釉是漢族傳統的陶瓷裝飾藝術。最早出現於唐代,當時安徽淮南壽州窯、河南密縣窯等都燒黃釉。但正色黃釉,還是宋代汝窯的高溫黃釉——茶葉末釉。明代的黃釉有新的發展,洪武時的老僧衣即茶葉末的衍化;始於宣德的澆黃,更是明代傑出的黃釉;嘉靖以後,又有魚子黃、雞油黃等。入清後有康熙的淡黃,以及其後的...
德鎮窯黃釉,為明代黃釉之最,釉色淡雅、嬌艷、明快,達到了歷史的最高水平。故爾這時的黃釉青花盤釉質凝厚、釉面光亮、顏色鮮嫩,青花色調則比較深暗。黃釉綠彩為弘治首創,器型多為盤、碗之類,以黃釉為地,刻暗龍紋,上填淺綠色釉。典型器物如黃釉綠彩雙龍戲珠紋高足碗,碗內外壁均施黃釉,釉色嬌嫩。
宣德款黃釉青花燭台,館藏於廣州隆盛國際的明代文物。低溫鐵黃釉瓷器創始於明朝初期,鼎盛時期在弘治一朝,黃色如雞油一般嬌艷、柔媚。明清兩代的黃釉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清代規定里外黃釉為皇太后,皇后使用,裏白釉外黃釉為皇貴妃使用,黃地綠龍為貴妃使用,嬪妃,貴人則不許使用黃釉瓷器,只準用綠釉紫龍器和綠釉紅龍...
瓷上色釉,源於商代陶器黃釉。漢末晉初,創青釉瓷器。到唐代,則又創造了以黃、紫、綠為主的三彩,宋代又出現天青釉、粉青釉、紅寶釉、紫寶釉和黑釉。到了明代,便有了鈞紅、祭紅、郎窯紅、胭脂紅、美人醉等名貴色釉。鈞紅是中國最早出現的銅紅釉瓷,宋時為河南鈞州禹州所燒造,故名“韻紅”,它的誕生,...
康熙時開始大量生產,以防宣德和弘治時的為多,且書“大明宣德年制”和“大明弘治年制”款。康熙黃釉多書“大清康熙年制”兩行六字楷書款,有青花款,也有黑醬色釉上款。康熙黃釉追求弘治嬌黃效果,但呈色較弘治偏深。雍正、乾隆以下各朝,黃釉碗、盤一直不斷生產。清代另有米黃釉一種,也是低溫鐵黃釉,其...
此碗的發現,證明明沈德符《敝帚齋余談》所記“本朝窯器用青花間裝五色,為古今之冠,以宣窯品最貴……”是信而不誣的。此外宣德時期創燒的彩繪瓷尚有白釉釉下醬花、白釉釉下青綠花、藍釉白花、黃釉青花(黃釉為低溫釉,施於燒好的青花器上做為地色)、青花金彩等新品種。宣德時期明代社會處於經濟發展...
圖2-19青花海水龍紋高足碗(464)圖2-20宣德青花八寶紋藏文高足碗(464)圖2-21宣德青花藏文蓮托八吉祥紋僧帽壺(465)圖2-22成化青花纏枝花卉紋碗(465)圖2-23成化青花夔龍紋高足碗(466)圖2-24弘治黃釉碗(466)圖2-25正德黃地青花雲龍紋碗(467)圖2-26嘉靖青花雲龍紋執壺(467)圖2-27嘉靖黃...
清光緒黃地綠彩雲龍紋碗是清代文物,現收藏於北京市觀復博物館。此藏品內外施黃釉地兒,綠彩繪“二龍戲珠”紋,底部署青花雙圈“大明弘治年制”款。雖署“大明弘治年制”款,且從畫法到龍紋,都具備了明朝的態勢,但仍無法完全撇清清朝的痕跡。這組大碗系清光緒年間仿製明朝器物的“贗品”,可作為晚晴收藏熱...
創作年代:明弘治 類別:陶瓷>明代彩瓷 細項 黃釉青花梔子花果紋盤,為明代宮廷獨具特色的品類,於宣德時期所創燒,流行至正德一朝而止。其紋飾構圖前後相近,惟見青花與黃釉色澤區別明顯,繪畫技法亦各具特點。而弘治御窯製品尤以嬌黃一色著稱,素受世人推崇,此盤即為一例。底部有“大明弘治年制”楷書款,盤...
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另一件黃地綠彩器《嬌黃地堆花綠彩趕珠龍高足碗》,侈口窄唇,深碗壁,高圈足;碗外壁堆飾雙龍戲珠,間飾雲紋;內壁光潔無飾,薄胎黃釉,花紋以綠彩填飾。碗心有“弘治年制”四字篆書款,加填綠彩。這些白地綠彩、黃地綠彩為弘治時最主要的品種。明正德時燒造的彩瓷,其造型、...
並在露出的胎上刻劃龍嘴、發、鱗等細部,入窯經高溫焙燒後,再在露胎處填綠彩,然後入彩爐經低溫焙燒而成。內底、口沿及足牆均畫綠彩弦線。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弘治年制” 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製造時間 白釉綠彩瓷器始燒於明代永樂時期,成化、弘治、正德、嘉靖、萬曆時期均有燒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