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帆石

明帆石

明帆石是指—種由水合硫酸鉀和硫酸鋁組成的水不溶性鉀鹽礦物。主要用於製作鉀肥的原料。此外,明帆石還可用來製造明礬、硫酸,也可用來煉鋁。常可代替K,其含量超過鉀時稱為鈉礬石或鈉明礬石。明礬石一般為塊狀或土狀,是隱晶礦物。明礬石為中酸性火山噴出岩經過低溫熱液作用生成的蝕變產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帆石
  • 外文名:natroalunite,NaAls[SO4]2(OH)6
  • 分類:水不溶性鉀鹽礦物
產地,作用,特徵,

產地

中國浙江蒼南、安徽廬江和福建周寧的白堊系火山岩中有一定量產出,其中浙江探明儲量占全國50%以上,尤以溫州蒼南礬山最多,儲量達1.67億噸,含純明礬石45.4%〜47.71%,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明礬石礦。

作用

明礬石曾作為鉀的原料(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和氧化鋁的原料(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歐洲曾用它製作鉀明礬。

特徵

成分中鉀常被鈉替代。鈉含量超過鉀時稱鈉明礬石。晶體細小,呈厚板狀或假立方體狀,但較為少見;常呈塊狀、粒狀、葉片狀(見圖)、土狀、結核狀等集合體。純者為白色,含雜質常呈淺灰、淺黃、淺紅等色調。玻璃光澤,解理面呈珍珠光澤,斷口顯油脂光澤。底面(0001)解理中等。莫氏硬度3.5~4.0。密度2.6~2.9克/立方厘米。性脆。有熱電效應。不溶於水,幾乎不溶於鹽酸、硝酸、氫氟酸和氨水,溶於強鹼、熱濃硫酸。明礬石主要由含硫酸的低溫溶液作用於中酸性火山岩蝕變而成,與石英、葉蠟石、絹雲母、高嶺石等共生;也產於硫化礦床氧化帶,呈脈狀、網脈狀充填裂隙或呈皮殼狀附著岩石表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