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是明代的鳳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
- 出土地點:北京市昌平縣定陵
- 館藏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 所屬年代:明代
- 出土時間:1957年
- 級別:國家一級文物
- 尺寸:高48.5cm,冠高27cm,徑23.7cm
- 重量:2320克
文物介紹,文物特徵,歷史淵源,
文物介紹
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200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首批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
文物特徵
孝端皇后的這件鳳冠,是用漆竹紮成帽胎,面料以絲帛製成,前部飾有九條金龍,口銜珠滴,下有八隻點翠金鳳,後部也有一金鳳,共九龍九鳳。金鳳鳳首朝下,口銜珠滴。珠滴可以在走動的時候,象步搖那樣隨步搖晃。翠鳳下有3排以紅藍寶石為中心的珠寶鈿,其間點綴著翠蘭花葉,冠檐底部有翠口圈,上嵌寶石珠花,後側下部左右各飾點翠地嵌金龍珠滴三博鬢,博鬢上嵌鏤空金龍、珠花瓔珞,似金龍奔騰在翠雲之上,翠鳳展翅翱翔於珠寶花叢之中,金翠交輝,富麗堂皇。此冠共嵌未經加工的天然紅寶石百餘粒,珍珠5000餘顆,造型莊重,製作精美,採用的工藝有花絲、點翠、鑲嵌、穿系等。
花絲即用金做原材料,拔成細絲後,用堆、壘、編、織等方法,將花絲成型,加以燒焊,編結成龍的形狀。點翠是將金、銀片按花形製作成一個底托,再用金絲沿著圖案花形的邊緣焊個槽,在中間部位塗上膠水,再把從翠鳥身上拔取的羽毛鑲嵌在座上,形成吉祥精美的圖案。圖案上鑲嵌珍珠、翡翠等珠寶玉石。翠鳥的羽毛光澤感好,色彩艷麗,再配上金邊,顯得富麗堂皇,且永不褪色。這件鳳冠的點翠難度相當大,不僅點翠的面積大(有翠鳳、翠雲、翠葉、翠花),而且形狀複雜。尤其是翠鳳,均作展翅飛翔狀,鳳尾展開,羽毛舒展,富靈動感。鑲嵌即用金片裁成條狀,作出與寶石形狀相似的“托”,托兩側焊兩爪抱住寶石,必要時用粘蠟粘住。穿系是將一顆顆珍珠全部穿孔後,按一定的排列順序或圖案將它們穿系起來。
歷史淵源
1957年10月20日下午,北京明定陵地宮的最後一扇石門被開啟,考古工作人員發現了靜靜擺在地宮裡三具棺木,分別屬於萬曆皇帝、孝端皇后和後來被萬曆的孫子天啟皇帝追封為皇太后的孝靖太后。其中萬曆和孝端的棺木保存較好,孝靖的因為是遷葬來的,已腐朽不堪。經過清理,地宮裡的29個隨葬儲物箱裡共出土了2648件精美的文物,包括紡織品、衣物、金器、銀器、銅器、錫器、瓷器、琉璃器、玉器、石器、漆器、木器、首飾、寶石、珍珠、冠、帶、佩飾、錢幣、武器等,其中大部分都堪稱稀世之寶,全面直觀地反映了明中後期高度發達的物質文化水平。特別是絲織工藝、金屬製作工藝等可謂是登峰造極,無與倫比。其中的4個儲物箱內各有一個六角形的朱漆囊匣,匣內各裝著1件鳳冠,出土時漆匣已朽,鳳冠珠翠散亂,考古工作者根據原物修復成3龍2鳳、12龍9風、9龍9鳳和6龍3鳳的鳳冠各一件,其中這件屬於孝端皇后的9龍9鳳冠後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