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現實

明天的現實

攝影大獎作品又爆出涉嫌抄襲。2010年8月9日,鎮江一廣告公司總經理、江蘇省攝影家協會會員陳聯軍披露,他組織公司員工欣賞攝影作品時,意外發現2010年第23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金獎作品《明天的現實》(藝術類)是“抄襲之作”。據悉,陳聯軍已將相關證據組合,以《2010年第23屆攝影國展又現“抄襲門”》為題,發到網上,並將此事上報鎮江市攝影家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天的現實
  • 時間:2010年8月9日
  • 披露者:陳聯軍
  • 相關作品:第23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金獎作品
評選介紹,金質收藏,專家比對,事件原因,社會聲音,攝影作品造假像沒有賭本的賭博,原作者現身,

評選介紹

為“國展”藝術類收藏作品。
2010年7月底,陳聯軍在《中國攝影》雜誌八月號上了解到 “2010年第23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又稱“國展”)的相關訊息。該期雜誌《2010年第23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及相關文章提到,本次大展共收到參賽作品180000餘幅,包括李前光、張桐勝、高琴、王文瀾等在內的22位國內著名攝影權威,用10天時間分記錄、藝術、商業、青年四個類別,共評出入選及收藏作品900餘幅(組),其中,金、銀、銅質收藏作品100餘幅(組),該期雜誌還選登了部分獲獎作品。陳先生質疑的作品《明天的現實》,就登載在雜誌第40頁,作品載明作者是“侯謝(湖南)攝”,這也是“藝術類收藏作品選登”的第一幅作品,作品下方還註明“藝術類金質收藏”。
雜誌上刊登的《明天的現實》(侯謝攝)雜誌上刊登的《明天的現實》(侯謝攝)

金質收藏

竟與10年前畫冊中作品相似。值得一提的是,當陳先生組織公司員工集體賞析獲獎作品時,員工楊家輝意外地說:“《明天的現實》這張照片我好像在哪裡見到過。”說完,他拿出一本《全球最新圖庫大百科》給大家評判。陳先生回憶,這本圖庫是約10年前的夏天,有人專門上門推銷的,是一本沒標明出版社、但配有對應光碟的盜版圖庫,當時他購買了一批。圖庫目錄照片都是微縮小圖,但光碟中對應的照片檔案像素非常高。楊家輝很快將“圖庫”翻到“自然生態”類52頁,陳先生驚訝地看到,與《明天的現實》主圖高度相仿的一幅無名圖赫然在列。為了確認、比較,他趕緊將光碟打開,從光碟上找到對應圖片後,陳先生髮現兩圖高度相仿,因此,他質疑《明天的現實》主圖,極有可能來自這本盜版圖庫。
《全球最新圖庫大百科》涉嫌被剽竊的原圖《全球最新圖庫大百科》涉嫌被剽竊的原圖

專家比對

儘管兩幅作品畫面色調、景物幾近相像,但《明天的現實》作品中畫面的主體枯樹幹在圖中左側,而《全球最新圖庫大百科》中的無名圖則在右側。經過電腦將圖片翻轉後,兩圖幾乎吻合。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黃良清說,《明天的現實》中散落枯樹幹間的30多幅鳥照,應是事後PS上去的。黃良清是陳先生質疑《明天的現實》涉嫌抄襲後,被緊急約來反覆推敲該圖的老攝影家。進入數碼攝影時代,藝術攝影可以進行PS處理,這是攝影者的二次創作,但前提是所有主體照片應是自己拍攝的。鎮江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王念約也反覆比較了兩幅作品,他認為,《明天的現實》主圖和圖庫中的無名圖高度相近,只不過“翻了個身”,的確存在抄襲和侵權可能。
由於《全球最新圖庫大百科》中的無名圖沒標明作者,又是盜版書,且範圍是“全球”,那么有沒有這種可能:這一主圖確實是侯謝拍攝的,被“盜”入圖庫內?如果是這樣,那《明天的現實》就不存在“抄襲”之說。陳先生等人分析說,圖庫出現在近10年前,且多為外國攝影,這種可能性應該不大。

事件原因

代價低“效益”高導致攝影造假頻現
從2008年首屆華賽獲獎作品《廣場鴿接種禽流感疫苗》中鴿子造假、2009年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桑玉柱的四幅作品涉嫌拿別人照片冒名頂替,到2010年“人與水”國際攝影大賽獲得特等獎作品涉嫌造假……為何攝影作品成為藝術造假剽竊“重災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造假成本低、手段快捷方便,處罰輕微是主要原因。
攝影界造假者越來越多,手段也越來越高明,其獲取的利益也在不斷“升值”。應該說,這些攝影者屢屢PS或剽竊照片,一方面是受利益誘惑,另一方面則在於投機取巧者無需付出太多勞動,只要將別人的勞動果實剪剪貼貼或PS一下,就能輕鬆地將他人的勞動果實據為己有,甚至還因此獲得物質或精神獎勵。這也刺激了一些居心不良者將造假、剽竊當成“創作”,甚至當成自己的“專業”。
攝影作品的造假、剽竊就像沒有賭本的賭博,成功了就能狠狠賺一把,不成功也沒什麼損失,這無疑助長了造假、抄襲者的膽量。業內專家認為,對於藝術造假、剽竊行為,應加大懲處力度,讓造假、剽竊者付出更大代價,才能起到警醒和懲戒作用。

社會聲音

攝影作品造假像沒有賭本的賭博

就在前不久,蘭州某報社攝影記者任世琛發現,2010年“人與水”國際攝影大賽獲得特等獎、名為“千里尋水”的攝影作品內容與自己所攝的完全一致,但是構圖方向卻截然相反。他很快意識到,自己的作品被剽竊後修改了。
近年來,攝影界造假剽竊事件頻發,一些造假剽竊的作品甚至屢屢榮獲大獎,被揭穿後,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效應”。比如2008年首屆華賽獲獎作品《廣場鴿接種禽流感疫苗》中的鴿子是PS上去的,而入選影響2006CCTV年度十大新聞圖片的《藏羚羊生命中的十道難關——鐵路關》攝影作品,也是被PS過的假照片。
隨著這些造假、剽竊作品的曝光,造假、剽竊者也被釘上了恥辱柱,“王雲彩、劉羚羊、張鴿子”的稱號,就是網友送給造假剽竊者的最好“獎賞”。而第八屆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桑玉柱,則被冠以“桑剽剽”的稱號。無疑,這對於搞藝術創作的人來說,是一種恥辱!
現在,攝影界的造假者越來越多了,手段也是越來越高明了,其獲取的利益也在不斷“升值”。應該說,這些攝影者屢屢PS或剽竊照片,一方面是由於受到了利益的誘惑,另一方面則是社會的評判標準和人們的道德水準的降低,讓底線變成了上線,正常的變成了不正常。一些埋頭搞創作的人默默無聞,而一些投機取巧者則往往能名利雙收。他們無需付出太多的勞動,只要將別人的勞動果實剪剪貼貼、PS一下,立即就將別人的勞動果實據為己有,甚至還因此而獲得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這就刺激了一些居心不良者,將造假、剽竊當作了創作,甚至當成了自己的“專業”。對於藝術工作者來說,這是可恥的。對於藝術創作來說,則是非常可悲的。
造假抄襲雖然被人不齒,但是,造假、抄襲者卻並不以為然。而對造假、剽竊者的“處罰”,僅僅是取消資格,拒發或追回稿酬或獎金,僅此而已。對於造假、剽竊者來說,幾乎毫髮未損,這助長了造假、剽竊之風的蔓延和盛行。
造假、剽竊就像沒有賭本的賭博,成功了,就能狠狠賺一把,不成功也沒什麼損失,這無疑助長了造假、抄襲者的膽量。看來,對於藝術造假、剽竊行為,必須採取更嚴厲的懲罰手段,讓造假、剽竊者付出更大代價,才能起到警醒和懲戒的作用。

原作者現身

2010年第23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金獎作品《明天的現實》“抄襲門”事件,8月10日有了新進展,陳聯軍發現的那張圖庫中的無名照片原作者已經現身,他就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成都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郭際。 “無名照”是郭際1997年冬天在都江堰龍池拍攝的。
“最早是四川著名的攝影家王建軍老師在珠海參加影展時告訴我,那張金獎作品是剽竊我的。”郭際今年50歲,上世紀80年代末就開始從事攝影。“本來今年的展覽,朋友們也讓我去投幾幅作品,我沒去,沒想到最後還是莫名其妙‘獲獎’了。”昨天下午,華西都市報記者付真卿,他正在郭際公司里,已看到了那張疑似“被剽竊”的照片以及底片。照片中白色的大霧一片朦朧,在大霧之下平靜的水面中,數十棵枯木靜靜地立著,網上比對照片跟陳聯軍在圖庫中發現的無名圖片一模一樣。付真卿說,郭際在同一地點拍攝了一組、共100多張照片。
郭際郭際
郭際說,拍照的地方在都江堰的“龍池”——一個高山湖泊景區。1997年12月的一個早上,天氣非常寒冷,他獨自一人到都江堰龍池去拍照,“我開始並不是專門去拍那些枯木的。”郭際說,那天早上8點過後,龍池的霧非常大,他在前往原定拍攝地的路上,發現了那些水中的枯木,“濃霧籠罩下,那些枯木靜靜地立在水中,我覺得意境非常好。”郭際趕緊舉起了相機,從8時許開始,一直拍攝到10點多大霧完全散去。“雖然過去10多年了,但是那天的情況我一直記得,天氣非常冷,我用的是賓得67中畫幅相機,富士維爾維亞50度專業反轉片。”而就在郭際拍攝完那組照片後不久,那些枯木就被全部砍伐了,“之後應該也不會有人再拍到同樣的照片了。
已將原始照片寄給調查組
郭際說,拍回那組照片後,他挑選了其中幾張最好的,收錄進了自己的攝影集中。剩下的照片全部作為商業圖片,將著作權賣給了北京一家著名圖片公司,包括那張疑似‘被剽竊’的照片。
據郭際說,金獎身陷“抄襲門”後,中國攝影家協會調查組已給他打過兩次電話核實調查,今天他將按照調查組要求把照片的原始光碟等特快專遞過去。面對自己的照片涉嫌被“抄襲”,郭際感到非常氣憤,同時對目前國內攝影界的這種環境,感到很無奈。當記者問他一旦確認自己作品遭抄襲後將有什麼措施時,他說已經會同自己的法律顧問,在研究該採取怎樣的手段來保護自己的權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