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唐寅悟陽子養性圖》是明代畫家唐寅創作的一幅繪畫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唐寅悟陽子養性圖
- 現收藏地:遼寧省博物館
- 作者:唐寅
- 規格:縱29.5厘米,橫103.5厘米
- 創作年代:明代
畫作內容,畫作欣賞,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此畫畫前後兩座茅庵,內有一老者端坐蒲團之上,身著寬袍,雙手握於膝上,遙望天空,神態深沉。室內壁無一物,地上唯有一桌,上陳香爐及文房用具。庵後樹木掩隱,小溪環繞,古老的石橋橫臥,流露無窮古韻。畫右如鏡的湖水將畫面的意境展開,杳無邊際,筆簡而意遠,既有強烈的真實感,又有深遠的意境。畫尾有作者自題:“蘇台唐寅”行書款,鈐“唐白虎”朱文方印,畫首下角鈐“南京解元”朱文長印章。
畫作欣賞
唐寅此圖繪臨溪茅庵小院,一老者端坐庵中蒲團之上,頭戴方巾,身著寬袍,雙手抱膝仰望天空,似歌似嘯,神態沉著。室內儉樸,桌上陳列著香爐和文房用具,表明了作者的身份和志趣。庵後竹籬,院內遍植椿槐梧桐,迎門望溪,水天相連。意境安逸,人物刻畫傳神,山水畫法正處於個性成熟時期,應是其中年以後的作品。畫後附有文徵明正德九年行書《悟陽子詩敘》,可謂書畫雙絕。由此可知悟陽子姓顧,乃崇明人,具體姓名尚待稽考。是卷曾經李肇亨、梁清標收藏,後入清內府,《石渠寶笈續編》著錄。
作者簡介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明代畫家,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是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明代四大家(吳門四家)。出生於一個商人家庭,從小聰明好學,詩文書畫,無一不精。29歲時,他考中應天府(今南京)鄉試第一名解元,自詡為“江南第一才子”。但在第二年的會試中,因好友科舉舞弊案的牽連,被捕入獄,從此功名斷絕。出獄後,唐伯虎性情大變,從此絕意仕途,潛心書畫,終成一代大家。唐伯虎擅長畫山水、人物、花鳥等。他的山水畫師法周臣、李唐、劉松年,風格秀逸清俊,筆墨細秀,布局疏朗。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多以仕女和歷史故事為題材,色彩或艷麗或清雅,線條清細,體態優美。花鳥畫灑脫隨意,格調秀逸,長於水墨寫意。傳世畫作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秋風紈扇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