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兵部尚書李汶傳略》是寫關於李汶的人物傳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兵部尚書李汶傳略
- 屬性:人物傳記
- 人物:李汶
- 人物年代:明嘉靖年間
- 關鍵字:李汶,李伯成
李汶,字宗齊,號次溪,生於明嘉靖十四年(公元一五三五年)。先祖李伯成於洪武四年由古北口小興州遷居任丘城西陳王莊村。
李汶之祖父李穆曾在貴竹縣任過驛丞(管傳遞公文的小官),後被罷職,僕人偷盜行裝而逃,穆已年邁體衰,苦不堪言。汶之父李登不見父歸,心情十分沉重,一心找回父親,他不顧荒山野嶺,受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父親並攙扶而歸,成為遠近聞名的孝子(已載入縣誌)。
李汶自幼好學,聰明過人,他剛剛九歲時正趕上父親被派了官差,看父親年邁不能出此大力,便親自拜見河間知府,並呈了狀紙,文中陳述語言奇妙,條條是理。知府看了十分驚異,當時就免了官差,又命差役請李汶到後堂拜見夫人,並設家宴款待於他。宴中李汶講述了自己的見解和抱負,知府連連稱讚,認為李汶將來是個國家棟樑之材。
李汶進學塾時,幾任塾師都教不了這個學生,先後被他難跑了。到了十六歲已精通經典,考入縣學,中了秀才第一名。嘉靖辛酉開科取士,又壓倒名士中了舉人第三名,次年進京會試,又中壬戍科連捷進士,任工部都水主事(正六品)。在徐州治理邳河,他率領官吏士卒疏通宿遷縣以下的河道,挖通多年的流沙淤泥,使河道暢通無阻,使江南幾十個府的糧物一船船運到京都。這時景藩王正由京都返回封地,景藩王的太監們倚仗權勢沿途製造事端,敲詐沿河的地方官,他們一到此河便大嚷大叫起來,揚言河道沒有清理好,把王爺的船刮壞了。李汶早有所防,找來水兵數人和他們辯理,激怒了他們便動手打了起來,這時水兵個個潛入水中,眾人高喊王爺指使太監殺人了。李汶痛斥道:“你等如此無理,我將奏明聖上”。景藩王聽說出了人命也害了怕,帶著一幫人馬便偷偷地跑了。此一小計,使沿河絲毫未損。不久李汶升為都水司郎中(正五品),治理通惠河,他有蓄有泄疏浚有方,很得工部尚書朱公的倚重。
隆慶元年改補武選司郎中,不久又改任職方司郎中,主管升遷將吏。他到任後按章辦事,一絲不苟,嚴禁行賄受賄,並把九個邊寨來往的情況處理意見一一上報,很得兵部尚書郭乾的倚重,他認為李汶是位賢才,並準備三年秩滿奏請皇上提升。這時敵虜的頭目俺答,因為他的孫子把漢那吉來降受到了優待,授以指揮之職,所以把多年叛國的趙全交了出來,皇上很是高興,又給李汶提升了一級。應該再升京官,但李汶極力反對與敵虜通商議和,他說:“這豈不是養寇待患,應急修戰具”,和當時的大學士高拱唱起了對台戲。兵部尚書郭乾也極力反對議和,但皇上未允,後封俺答為順義王。因此郭乾三次上書辭了官,後來憂鬱成疾而死。不久,一位很有勢力的太監想贈他父親為督督的官,高拱馬上派人到兵部辦理。李汶在武選司主管此事,他說“贈官視子,兒子是內官,父親也贈為內督督吧。”來人很氣憤的走了。
隆慶五年,李汶被調出了京都,任山東按察司副使,次年又改任河南督學使,主管教育。在這期間,他的施政方針是端正根本,樹立典範,師資講究,教材精練,因此所錄取的都是高等名士,為國家培養了一批有用人才。
萬曆元年,李登病故,李汶為父親守孝三年,喪假期滿後補任左通政使,又轉任雲南督學使。萬曆五年,任神木兵備使。這時神木城南門離敵很近,敵人不時進城燒殺搶掠,人心不安。前任兵備使把南門鎖起來不敢開門,李汶到任後對守城的官員說:“大白天鎖往城門不敢開,不怕讓敵人笑我們無能嗎?”於是嚴令開門,並厲聲對守門的士兵說:“如有敵人潛伏,發現就殺,不算多事。”從此敵人不敢進南門一步。隨著李汶才幹威名越來越大,邊防安寧,李汶升為陝西右參政,負責西寧邊防。李汶軍威嚴整,防邊有方,威名遠振,敵人喪膽,連連前來投降。萬曆七年,官升一級,萬曆八年任山東按察使,萬曆十年又升任陝西右布政使,不久又調浙江、山東,一直是按察使或布政使。在此期間無論走到那裡,都以嚴查貪官污吏,打擊強霸土豪為宗旨,敬重遺老提倡教化,一切疑案冤案審理一清,所到之處聲威大振。這時浙江駐軍造了反,朝廷見李汶精通文韜武略,便調李汶去浙江平亂,李汶很快平息了亂軍,又升任都察院右檢都御使,兼陝西巡撫。這時陝西鬧起災荒,很多人因飢餓而死。李汶馬上開倉濟民,又動員一些王公貴族捐糧救災賑濟災民。此時羌人趁機作亂,李汶命令捕捉鬧事者,嚴懲兇手,協從者不問,陝西很快平安下來。此時與虜通商的策略沒有變,防邊的任務很複雜,一時看不出結果。李汶對邊事非常擔憂,根據陝西情況和自己的施政方針給皇上上了奏摺,主要提出了防邊大略。因李汶還不是三邊總督,只能主管陝西整體三邊防禦,只能提出看法和意見。李汶在奏章中說:“洮岷諸地不受韃靼的侵略是因為中間隔著少數民族,俺答以迎佛的謊言,指使他的兒子丙兔時常帶領部下侵入河西,青海就成了他們的巢穴,經常出入羌族邊外,敵人的勢力威脅著洮城,又在東邊聚集在莽刺川,一有機會就進行侵擾,倘若不做戰略,準備去團吉他們,羌族就會投降敵人,一旦羌族和各部落聯合起來,我們的邊防會有大亂子,應趕快恢復原來已撤的邊防設備。在河西駐軍糧草供應不上時,可讓駐軍開荒籌糧,以收羌人之心,又可讓他們看到天朝的軍威,這樣威德並用,可以讓韃靼守盟不再侵擾,退回原來駐地。”這就是兵書上說的以夷治夷的策略。作為陝西巡撫的李汶,進一步體查邊防和民情,又向皇上奏請了十件事,一築險隘,二留額銀,三驅點虜,四罷遠戎,五連戰守,六防要堡,七補軍餉,八收生番,九復土官,十任兵備。李汶的奏章被一一恩準,邊防大振。李汶正有所作為的時候,三年任滿,一張調令改任南京大理寺卿。此時李汶情緒低落,要求回家孝養老母。不久李汶母故,李回家守孝三年,孝期未滿,邊陲虜患甚急,朝中大臣廷議研究,只有李汶才能平敵處患。主持政務的大臣王文端,提議免去守孝三年的規定,請李汶馬上帶兵防陲。萬曆二十一年李汶喪葬守制完畢,升任兵部右侍郎,次年又兼協理京營戎政。李汶馬上視察了軍隊,發現情況很壞,士兵懶惰,武器不整,人不到位。李汶憤然對京管總督說:“這是保衛天子的六軍,怎么能放任不管?”經過嚴厲整頓,把嚴重失職的副將韓光處治,軍營悅服,軍容改觀,軍隊的秩序有了很大轉變,於是皇上下旨拜李汶為督察院右督御使兼兵部左侍郎,總督三邊軍務。這時的邊陲敵人的燒殺搶掠,派去的督臣大部分都吃了敗仗。因李汶堅決反對封倭(倭是日本海盜,封倭是向日本妥協),為當事的兵部尚書內閣大臣石星所忌恨,總想給李汶個難堪,李汶無比憤慨的說:“豈能說西鎮是個畏途呢?我不去誰去!”李汶冒著炎熱,飛馬上任,到任後下了嚴厲的命令,自在將以下的軍官,有功者記功,有罪者治罪,革除腐敗,精簡機構、操練兵馬,罷免了不懂行兵打仗的軍官,另外又提出了儲密餉,別順逆,收番族,懲貪債,清寨野,練精騎等十四條策略,奏請朝廷,被皇上一一恩準,採納實行。李汶使用人才能寬恕過失,取其長,補其短,培養人才而不惜重金,很多都是從部下的偏俾小官一步一步的升至上將,如麻貴、孫仁等。鄧鳳是一名宿將,因貪污行為受到了處分,李汶親自與他談心,勉勵他立功補過。鄧鳳當即表示以死相報。馬孔英、周國柱非常忠勇,但因是韃靼人,思想上有顧慮。李汶對他們說:“漢朝有個金日石單,也是匈奴人,當了車騎將軍,後被封了侯。”李汶和他們推心置腹,一片誠心依靠他們,二人被感動得掉下了眼淚。李汶的寬宏大度,激奮人心,諸軍個個勇躍,誓死報國,一時士氣高漲,壓倒了敵人。一些名將麻貴、達雲、杜同、孫仁等和一些偏將無不身先士卒,消滅敵人,報效國家。
敵人環繞四鎮水草為界,有三大巢穴,河套、海西、松山。這三部敵人相互依存,統一使用兵力威脅羌人,侵入內地,還和東虜暗通訊息。李汶先切斷東虜和西虜的聯繫,奏請皇上讓宣雲總督約束東鎮一帶的屠部,打斷他們和西鎮的連結,然後用計招降番人使韃靼孤立。當時投降的番人就有五萬三千六百人,並把他們的頭號目韓完卜,黃金榜釋放封官,在番人中培養了很多諜報人員打入敵內,觀察敵人行動。我方四個重鎮的兵力能相互策應,指揮自如,可有力的打擊敵人。萬曆二十三年西寧發來警報,永邵卜來犯,李汶馬上調蘭州和榆林駐軍,令參將達雲出寨百里迎擊阿赤兔和海部之敵,大獲全勝,斬首六百八十三級。又調撥蘭靖等駐軍,防禦勾來的敵人,斬敵首九百餘級。萬曆二十四年春,李汶兵分三路出塞,突襲卜失兔軍營,共斬敵首四百零九級,繳獲馬畜器械數千。火落赤部窺伺洮州,李汶派恭將周圍柱等在莽刺川伏擊,殺敵一百三十六人,在延綏殺敵一千七百餘人。連年血戰,百戰百勝,使敵人聞風喪膽,大小戰役一百多次,共殺敵一萬九千六百餘人,招降敵軍一萬二千八百九十餘人,收復被敵人占據的國土一千餘里,創建城堡幾十個,均有重兵把守,築防敵邊牆四百里,各部聯絡周密,敵人的騎兵聞風喪膽,不敢渡河。松、沙、蘆、塘以前是敵人出沒的地方,都變成了肥沃的良田,河套的敵虜各部再也不敢猖狂而入,都來悔罪叩頭,要求通商和好。李汶給皇上的奏章中有這樣幾句話:“兵動萬餘眾,師動旬日間,收幅員千里舊疆,除百年心腹巨患”。李汶守邊寨多年,面貌一新。河川產茶,每年茶稅合成了馬四十匹上交總督府,李汶將馬交給騎兵,每年省馬費三千三百八十兩白銀。每年防秋各鎮都有賞費,認真辦理,餘下的明年再用,十餘年各鎮均節省三萬計。為了壓縮開支,以前幕府(元帥府)公用的地租、商稅收入萬兩銀子,李汶說這是軍需,不能裝入私囊,用以修築工事戰具及軍士的獎賞和困難的救濟,幾年來節省白銀幾萬兩。
李汶對敵人的行動了如指掌,時常用計制勝。卜失兔侵犯延安,李汶分析敵人的動機,知敵人已選精練騎兵侵我南方陣地,馬上令大將金城率二千六百人,搶渡黃河去剿他們的老巢,敵人不備大敗而逃,斬首十二級,敵人見老巢被剿哭叫著返了回去。部將杜松、姚得明帶部分兵士深入敵穴,被敵人層層包圍。李汶秘密授計副將雷安,乘大雪瀰漫的黑夜急行軍,突然出現在敵人面前,突破包圍救出兩將,殺敗敵人,斬首敵軍八十級。
李汶是主戰派,東鎮的敵人到西鎮來助戰,大部分被消滅。東鎮的宣大總督黨得難堪,於是和來湟中視察的兵部使臣一唱一合,到處抵制邊將抗敵,說要依靠款市,打仗損失兵力,提出所謂搖戰之議。李汶連連上書闡明自己的邊防策略,嚴厲提出搖戰是極端錯誤的。經過廷議同意了李汶的見解,款戰的問題才算解決。李汶嘆息說:“我以夷狄攻夷狄的戰略剛得成功,怎么現在又中原攻起中原來了呢?夷狄都知道合力抗中原,我們怎么這樣呢?”
李汶出師西陲任三邊總督,十二年皇上一次次的下旨慰問,黃金、彩幣、飛魚、莽衣的賞賜每年都有。九次晉秩,至少師兼太子太師、兵部尚書兩加勛,並追封三世授為上柱國,但李汶辭免,仍授為特進銀青光祿大夫、左柱國、孤卿尚書雙俸祿。李汶秉性孝順,友愛兄弟,為人厚道,先世的遺產全部給予兄弟,恩蔭的官職讓給侄子們,夫人早卒,二十餘年不繼娶,不要侍妝,以書為伴。萬曆三十四年又奉召人朝,擔任京營協理戌政。李汶從便道回到故鄉,離職之日軍民嚎哭,車不得行走,李汶撒淚而別,再也不肯入朝,以疾告休。皇上幾次下旨催促入朝,李汶也六次上書,皇上才同意他在家帶職休養。回家後獨居一室,不問外事,每天布衣素食,吟詩著文,含飴弄孫,頤養天年,頗得田園之樂。過了三年,於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十一月十八日病故,終年七十四歲。皇上下旨贈太師賜祭葬,並加祭十次。一生著有《督陝奏議》四十卷,《南遊三記》、《出塞詩》等。
李汶之祖父李穆曾在貴竹縣任過驛丞(管傳遞公文的小官),後被罷職,僕人偷盜行裝而逃,穆已年邁體衰,苦不堪言。汶之父李登不見父歸,心情十分沉重,一心找回父親,他不顧荒山野嶺,受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父親並攙扶而歸,成為遠近聞名的孝子(已載入縣誌)。
李汶自幼好學,聰明過人,他剛剛九歲時正趕上父親被派了官差,看父親年邁不能出此大力,便親自拜見河間知府,並呈了狀紙,文中陳述語言奇妙,條條是理。知府看了十分驚異,當時就免了官差,又命差役請李汶到後堂拜見夫人,並設家宴款待於他。宴中李汶講述了自己的見解和抱負,知府連連稱讚,認為李汶將來是個國家棟樑之材。
李汶進學塾時,幾任塾師都教不了這個學生,先後被他難跑了。到了十六歲已精通經典,考入縣學,中了秀才第一名。嘉靖辛酉開科取士,又壓倒名士中了舉人第三名,次年進京會試,又中壬戍科連捷進士,任工部都水主事(正六品)。在徐州治理邳河,他率領官吏士卒疏通宿遷縣以下的河道,挖通多年的流沙淤泥,使河道暢通無阻,使江南幾十個府的糧物一船船運到京都。這時景藩王正由京都返回封地,景藩王的太監們倚仗權勢沿途製造事端,敲詐沿河的地方官,他們一到此河便大嚷大叫起來,揚言河道沒有清理好,把王爺的船刮壞了。李汶早有所防,找來水兵數人和他們辯理,激怒了他們便動手打了起來,這時水兵個個潛入水中,眾人高喊王爺指使太監殺人了。李汶痛斥道:“你等如此無理,我將奏明聖上”。景藩王聽說出了人命也害了怕,帶著一幫人馬便偷偷地跑了。此一小計,使沿河絲毫未損。不久李汶升為都水司郎中(正五品),治理通惠河,他有蓄有泄疏浚有方,很得工部尚書朱公的倚重。
隆慶元年改補武選司郎中,不久又改任職方司郎中,主管升遷將吏。他到任後按章辦事,一絲不苟,嚴禁行賄受賄,並把九個邊寨來往的情況處理意見一一上報,很得兵部尚書郭乾的倚重,他認為李汶是位賢才,並準備三年秩滿奏請皇上提升。這時敵虜的頭目俺答,因為他的孫子把漢那吉來降受到了優待,授以指揮之職,所以把多年叛國的趙全交了出來,皇上很是高興,又給李汶提升了一級。應該再升京官,但李汶極力反對與敵虜通商議和,他說:“這豈不是養寇待患,應急修戰具”,和當時的大學士高拱唱起了對台戲。兵部尚書郭乾也極力反對議和,但皇上未允,後封俺答為順義王。因此郭乾三次上書辭了官,後來憂鬱成疾而死。不久,一位很有勢力的太監想贈他父親為督督的官,高拱馬上派人到兵部辦理。李汶在武選司主管此事,他說“贈官視子,兒子是內官,父親也贈為內督督吧。”來人很氣憤的走了。
隆慶五年,李汶被調出了京都,任山東按察司副使,次年又改任河南督學使,主管教育。在這期間,他的施政方針是端正根本,樹立典範,師資講究,教材精練,因此所錄取的都是高等名士,為國家培養了一批有用人才。
萬曆元年,李登病故,李汶為父親守孝三年,喪假期滿後補任左通政使,又轉任雲南督學使。萬曆五年,任神木兵備使。這時神木城南門離敵很近,敵人不時進城燒殺搶掠,人心不安。前任兵備使把南門鎖起來不敢開門,李汶到任後對守城的官員說:“大白天鎖往城門不敢開,不怕讓敵人笑我們無能嗎?”於是嚴令開門,並厲聲對守門的士兵說:“如有敵人潛伏,發現就殺,不算多事。”從此敵人不敢進南門一步。隨著李汶才幹威名越來越大,邊防安寧,李汶升為陝西右參政,負責西寧邊防。李汶軍威嚴整,防邊有方,威名遠振,敵人喪膽,連連前來投降。萬曆七年,官升一級,萬曆八年任山東按察使,萬曆十年又升任陝西右布政使,不久又調浙江、山東,一直是按察使或布政使。在此期間無論走到那裡,都以嚴查貪官污吏,打擊強霸土豪為宗旨,敬重遺老提倡教化,一切疑案冤案審理一清,所到之處聲威大振。這時浙江駐軍造了反,朝廷見李汶精通文韜武略,便調李汶去浙江平亂,李汶很快平息了亂軍,又升任都察院右檢都御使,兼陝西巡撫。這時陝西鬧起災荒,很多人因飢餓而死。李汶馬上開倉濟民,又動員一些王公貴族捐糧救災賑濟災民。此時羌人趁機作亂,李汶命令捕捉鬧事者,嚴懲兇手,協從者不問,陝西很快平安下來。此時與虜通商的策略沒有變,防邊的任務很複雜,一時看不出結果。李汶對邊事非常擔憂,根據陝西情況和自己的施政方針給皇上上了奏摺,主要提出了防邊大略。因李汶還不是三邊總督,只能主管陝西整體三邊防禦,只能提出看法和意見。李汶在奏章中說:“洮岷諸地不受韃靼的侵略是因為中間隔著少數民族,俺答以迎佛的謊言,指使他的兒子丙兔時常帶領部下侵入河西,青海就成了他們的巢穴,經常出入羌族邊外,敵人的勢力威脅著洮城,又在東邊聚集在莽刺川,一有機會就進行侵擾,倘若不做戰略,準備去團吉他們,羌族就會投降敵人,一旦羌族和各部落聯合起來,我們的邊防會有大亂子,應趕快恢復原來已撤的邊防設備。在河西駐軍糧草供應不上時,可讓駐軍開荒籌糧,以收羌人之心,又可讓他們看到天朝的軍威,這樣威德並用,可以讓韃靼守盟不再侵擾,退回原來駐地。”這就是兵書上說的以夷治夷的策略。作為陝西巡撫的李汶,進一步體查邊防和民情,又向皇上奏請了十件事,一築險隘,二留額銀,三驅點虜,四罷遠戎,五連戰守,六防要堡,七補軍餉,八收生番,九復土官,十任兵備。李汶的奏章被一一恩準,邊防大振。李汶正有所作為的時候,三年任滿,一張調令改任南京大理寺卿。此時李汶情緒低落,要求回家孝養老母。不久李汶母故,李回家守孝三年,孝期未滿,邊陲虜患甚急,朝中大臣廷議研究,只有李汶才能平敵處患。主持政務的大臣王文端,提議免去守孝三年的規定,請李汶馬上帶兵防陲。萬曆二十一年李汶喪葬守制完畢,升任兵部右侍郎,次年又兼協理京營戎政。李汶馬上視察了軍隊,發現情況很壞,士兵懶惰,武器不整,人不到位。李汶憤然對京管總督說:“這是保衛天子的六軍,怎么能放任不管?”經過嚴厲整頓,把嚴重失職的副將韓光處治,軍營悅服,軍容改觀,軍隊的秩序有了很大轉變,於是皇上下旨拜李汶為督察院右督御使兼兵部左侍郎,總督三邊軍務。這時的邊陲敵人的燒殺搶掠,派去的督臣大部分都吃了敗仗。因李汶堅決反對封倭(倭是日本海盜,封倭是向日本妥協),為當事的兵部尚書內閣大臣石星所忌恨,總想給李汶個難堪,李汶無比憤慨的說:“豈能說西鎮是個畏途呢?我不去誰去!”李汶冒著炎熱,飛馬上任,到任後下了嚴厲的命令,自在將以下的軍官,有功者記功,有罪者治罪,革除腐敗,精簡機構、操練兵馬,罷免了不懂行兵打仗的軍官,另外又提出了儲密餉,別順逆,收番族,懲貪債,清寨野,練精騎等十四條策略,奏請朝廷,被皇上一一恩準,採納實行。李汶使用人才能寬恕過失,取其長,補其短,培養人才而不惜重金,很多都是從部下的偏俾小官一步一步的升至上將,如麻貴、孫仁等。鄧鳳是一名宿將,因貪污行為受到了處分,李汶親自與他談心,勉勵他立功補過。鄧鳳當即表示以死相報。馬孔英、周國柱非常忠勇,但因是韃靼人,思想上有顧慮。李汶對他們說:“漢朝有個金日石單,也是匈奴人,當了車騎將軍,後被封了侯。”李汶和他們推心置腹,一片誠心依靠他們,二人被感動得掉下了眼淚。李汶的寬宏大度,激奮人心,諸軍個個勇躍,誓死報國,一時士氣高漲,壓倒了敵人。一些名將麻貴、達雲、杜同、孫仁等和一些偏將無不身先士卒,消滅敵人,報效國家。
敵人環繞四鎮水草為界,有三大巢穴,河套、海西、松山。這三部敵人相互依存,統一使用兵力威脅羌人,侵入內地,還和東虜暗通訊息。李汶先切斷東虜和西虜的聯繫,奏請皇上讓宣雲總督約束東鎮一帶的屠部,打斷他們和西鎮的連結,然後用計招降番人使韃靼孤立。當時投降的番人就有五萬三千六百人,並把他們的頭號目韓完卜,黃金榜釋放封官,在番人中培養了很多諜報人員打入敵內,觀察敵人行動。我方四個重鎮的兵力能相互策應,指揮自如,可有力的打擊敵人。萬曆二十三年西寧發來警報,永邵卜來犯,李汶馬上調蘭州和榆林駐軍,令參將達雲出寨百里迎擊阿赤兔和海部之敵,大獲全勝,斬首六百八十三級。又調撥蘭靖等駐軍,防禦勾來的敵人,斬敵首九百餘級。萬曆二十四年春,李汶兵分三路出塞,突襲卜失兔軍營,共斬敵首四百零九級,繳獲馬畜器械數千。火落赤部窺伺洮州,李汶派恭將周圍柱等在莽刺川伏擊,殺敵一百三十六人,在延綏殺敵一千七百餘人。連年血戰,百戰百勝,使敵人聞風喪膽,大小戰役一百多次,共殺敵一萬九千六百餘人,招降敵軍一萬二千八百九十餘人,收復被敵人占據的國土一千餘里,創建城堡幾十個,均有重兵把守,築防敵邊牆四百里,各部聯絡周密,敵人的騎兵聞風喪膽,不敢渡河。松、沙、蘆、塘以前是敵人出沒的地方,都變成了肥沃的良田,河套的敵虜各部再也不敢猖狂而入,都來悔罪叩頭,要求通商和好。李汶給皇上的奏章中有這樣幾句話:“兵動萬餘眾,師動旬日間,收幅員千里舊疆,除百年心腹巨患”。李汶守邊寨多年,面貌一新。河川產茶,每年茶稅合成了馬四十匹上交總督府,李汶將馬交給騎兵,每年省馬費三千三百八十兩白銀。每年防秋各鎮都有賞費,認真辦理,餘下的明年再用,十餘年各鎮均節省三萬計。為了壓縮開支,以前幕府(元帥府)公用的地租、商稅收入萬兩銀子,李汶說這是軍需,不能裝入私囊,用以修築工事戰具及軍士的獎賞和困難的救濟,幾年來節省白銀幾萬兩。
李汶對敵人的行動了如指掌,時常用計制勝。卜失兔侵犯延安,李汶分析敵人的動機,知敵人已選精練騎兵侵我南方陣地,馬上令大將金城率二千六百人,搶渡黃河去剿他們的老巢,敵人不備大敗而逃,斬首十二級,敵人見老巢被剿哭叫著返了回去。部將杜松、姚得明帶部分兵士深入敵穴,被敵人層層包圍。李汶秘密授計副將雷安,乘大雪瀰漫的黑夜急行軍,突然出現在敵人面前,突破包圍救出兩將,殺敗敵人,斬首敵軍八十級。
李汶是主戰派,東鎮的敵人到西鎮來助戰,大部分被消滅。東鎮的宣大總督黨得難堪,於是和來湟中視察的兵部使臣一唱一合,到處抵制邊將抗敵,說要依靠款市,打仗損失兵力,提出所謂搖戰之議。李汶連連上書闡明自己的邊防策略,嚴厲提出搖戰是極端錯誤的。經過廷議同意了李汶的見解,款戰的問題才算解決。李汶嘆息說:“我以夷狄攻夷狄的戰略剛得成功,怎么現在又中原攻起中原來了呢?夷狄都知道合力抗中原,我們怎么這樣呢?”
李汶出師西陲任三邊總督,十二年皇上一次次的下旨慰問,黃金、彩幣、飛魚、莽衣的賞賜每年都有。九次晉秩,至少師兼太子太師、兵部尚書兩加勛,並追封三世授為上柱國,但李汶辭免,仍授為特進銀青光祿大夫、左柱國、孤卿尚書雙俸祿。李汶秉性孝順,友愛兄弟,為人厚道,先世的遺產全部給予兄弟,恩蔭的官職讓給侄子們,夫人早卒,二十餘年不繼娶,不要侍妝,以書為伴。萬曆三十四年又奉召人朝,擔任京營協理戌政。李汶從便道回到故鄉,離職之日軍民嚎哭,車不得行走,李汶撒淚而別,再也不肯入朝,以疾告休。皇上幾次下旨催促入朝,李汶也六次上書,皇上才同意他在家帶職休養。回家後獨居一室,不問外事,每天布衣素食,吟詩著文,含飴弄孫,頤養天年,頗得田園之樂。過了三年,於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十一月十八日病故,終年七十四歲。皇上下旨贈太師賜祭葬,並加祭十次。一生著有《督陝奏議》四十卷,《南遊三記》、《出塞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