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釋義
“明倫:明者明之也,倫者倫理也。”(許衡:《許魯齋集·國小大義》)所謂“倫理”,明代儒學家
薛瑄說:“何謂倫?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之倫序也。何謂理?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之天理也。”(《薛敬軒集·戒子書》)中國古代早在
《尚書·堯典》中就提出了“慎微五典”,要求用五種美德教育臣民。“五典”即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左傳·文公十八年》)。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增加了君臣關係。孟子則明確地提出人倫和“明人倫”的概念。(見《孟子·滕文公上》)
五倫
人倫的對象是指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種關係,稱做“五倫”,也稱“五教”或“十際”。它基本上概括了封建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係。孟子說:“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孟子·滕文公上》)《呂氏春秋·壹行》說:“凡人倫,以十際為安者,釋十際則與麇鹿虎狼無以異。”更為重要的是,它是維持社會秩序穩定的重要保證。五倫關係和順,社會便文明昌盛,否則便會混亂腐敗,“十際皆敗,亂莫大焉”(《呂氏春秋·壹行》)。只要人倫有序,朝廷有法,“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孟子·滕文公上》),就能實現國治而天下平的理想。因此,他們認為五倫是與天地同理,與萬世同久的大本,必須時時牢記,日日切磋,須臾不能離開。
儒家人倫關係的準則和規範,孟子也曾做過說明,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同上)。父子有親,是指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君臣有義,是指君令而不違,臣共而不貳;夫婦有別,是指夫和而義,妻柔而正;長幼有序,是指兄愛而友,弟敬而順;朋友有信,是指相信相諍,貴義重道。這種五倫和順協調的人際關係,是儒家人際關係的理想模式。然而,儒家的這種人際關係理論和準則,並不是建立在人與人之問平等的基礎上的,而是以親親、尊尊為前提,建立在尊卑、貴賤、上下、親疏的等級關係之上的,它所維護的是一種以父系家長為中心的封建宗法制度。這就是《禮記·喪服小記》中說的“親親、尊尊、長長、男女之有別,人道之大者”;荀子說的“少事長,賤事貴,不肖事賢,是天下之通義也”(《荀子·仲尼》)。五倫關係是萬世常行不可易之道,是天經地義,神聖不可侵犯的。
五倫中,最主要的是君臣、父子、夫婦關係,特別是君臣、父子關係。“夫明倫之說,具在六經,其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已。”(揭侯斯:《揭文安公文集·廬江縣學明倫堂記》)“凡為治必先定分。君臣父子夫婦六者當位,則下不逾節而上不苟為矣,少不悍辟而長不簡慢矣。”(《呂氏春秋·處方》)漢代董仲舒以陰陽五行之說比附人倫,認為人倫關係取之天地陰陽:“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婦為陰。”“陽尊陰卑”,“陰道無所獨行”(《春秋繁露·基義》),故君、父、夫位尊;而臣、子、婦位卑。據此明確地提出“三綱”說:“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同上)班固則將“三綱”的原則概括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白虎通·三綱六紀》)從此,“三綱”便成了“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天下之定理”(《河南程氏遺書》卷五),人際關係的通則。
君臣
君臣關係居五倫之首。“天下之綱有三,天下之常有五,而莫重於君臣。”(楊萬里:《誠齋集》卷一百一十二)先秦時期,儒家認為君臣關係是相對的,有條件的。也是休戚相關、相互依存的。《左傳·昭公三十二年》:“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孔子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論語·先進》)孟子提出:“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孟子·離婁下》)然而,自《呂氏春秋》和經過董仲舒則把君臣關係絕對化,變成絕對的服從的隸屬關係,強調臣下事君如同事父,臣從君如婦從夫。對此,一些儒者則與之相對,提出較為進步的君臣觀。如宋儒王安國提出:“論道德於君臣之際,而無貴賤者,此天下國家之所以治也。”(《王校理集·師友》)明末清初的黃宗羲提出了君為末民為本的思想,認為臣非為君而設。昏君當國,天下之人怨之,視之如寇讎,名之為獨夫,是理所當然的。對宣揚“以君臣之義無逃於天地之間”者斥之為小儒(《明夷待訪錄·原君》)。譚嗣同則指出,國君是為民辦事的,臣是為幫助君為民辦事的;痛斥“二千年君臣一倫,尤為黑暗否塞,無復人理”(《譚嗣同全集·仁學上》),批判了“君為臣綱”的封建禮教。
父子
父子關係是一種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人際關係。儒家認為,父子之道出自天性,是人道之大倫,古今之通義。作為父親,不僅要慈愛,還有教育子女的責任。作為子女,首先要必敬必孝,強調父對子的絕對權威地位,“父為子綱”。到了封建社會末期,有人竟主張:“父母即欲以非禮殺子,子不當怨”,說什麼“蓋我本無身,因父母而後有,殺之,不過與未生一樣”(清魏禧:《日錄》)。
夫婦
夫婦關係是五倫中至為重要的一倫。儒家認為,夫婦之道,乃“人倫之始”。“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夫婦,人倫之大本也。”(胡安國:《春秋傳》卷一)如果夫婦之倫不正,則人倫將亂。夫婦關係的原則是“夫為婦綱”,要求妻子對丈夫要必敬必從,“事夫如事天,與孝子事父,忠臣事君同”(班昭:《女誡》)。宋明以後,又有所謂“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二程全書》,《遺書》卷二十二下)。女子出嫁後就要從一而終,即便丈夫死了,也不能改嫁,否則就是不貞不節,違禮背義,使夫婦關係成為人際關係中最泯滅人性的一倫。明清時期,李贄、李顒等人對這一封建倫理曾進行過批評,提出了男女平等,夫婦相敬如賓的主張。
兄弟
儒家在兄弟關係方面,突出強調兄悌則弟恭的“愛兄之道”(《孟子·萬章上》),認為“惟孝友於兄弟”(《論語·為政》),即人將“友於兄弟”的敬愛之心擴而充之,則四海之內皆兄弟。
朋友
儒家十分重視交友,主張交友應持慎重態度,先擇而後交。交友應“友直、友諒、友多聞”(《論語·季氏》),強調交友要以道義相同、志氣相合為基礎,重神交而貴義合,只有以義相合,貴義重道的友誼,才能相互幫助,相得益彰。
意義
由於五倫關係著整個封建社會生活秩序的穩定和各個朝代統治者的統治地位,所以中國歷代都十分重視有關倫理綱常的教育,把“明人倫”的教育當做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基本內容和宗旨。孟子說:“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孟子·滕文公上》)元代的許衡說:“古之教者,必以明倫而教,而學者必以明倫而學。”“三代聖王,設為庠序學校以教天下者,無他,明此麗已(指明人倫)。”(《許魯齋集·國小大義》)實際上,整個儒家經典,儒家講的仁、義、禮、樂、忠、信等,無不貫穿著儒家的倫理綱常,這就是所謂“明倫之說,具在六經”。明倫之說在整個儒家思想體系中有特殊地位和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