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仲祺

明仲祺 (1901一1970) 湖南臨澧人。少時在澧縣中學讀書。1920年,考入北京匯文學校專修英語,翌年考入北京大學教育系,在李大釗的指引下,大量閱讀《嚮導》、《新青年》等進步刊物,以及部分馬列原著。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當選北京學聯總會主席兼平民教育講演團負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仲祺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臨澧
  • 出生日期:1901
  • 逝世日期:1970
  • 性別:男
個人經歷,作品,

個人經歷

1926年3月18日,八國通牒事起,激起北京民眾的憤怒,仲祺組織北京學生與工人、市民民眾集會於天安門,後往執政府請願,段祺瑞竟下令向示威民眾開槍,共死傷二百餘人。他身負輕傷,仍從容指揮戰鬥,為死難烈士辦理後事,開追悼會,組織慰問受傷學生,通電全國,起來聲援北京的學生運動。接著,他又轉入籌備“五卅”慘案—周年的紀念活動,被便衣特務逮捕,關押在北京衛戍司令部。反動當局對他軟硬兼施,他堅貞不屈,未暴露任何黨的機密。後經北大教授黃右昌出面,請元老熊希齡給衛戍司令部修書一封,獲准保釋出獄。仲祺後經組織指派,於1927年1月,到武漢民運部任秘書。其妻李若蘭任國民黨中央黨部青年部幹事。
大革命失敗後,他偕同妻回到臨澧。因當時“清鄉”在急,難以立住腳。1928年春,夫婦一同流亡日本,他更名終寄,入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經濟系,妻更名弱瀾,入乃良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學習。他們因政治關係.不便向當局申請公費,後因日經費枯竭而輟學。1930年初,他們到荷屬西婆羅洲(今印尼) 三發中華學校教書,明仲祺兼任校長,後轉新加坡華僑中學。“九·—八”事變後,他毅然回國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先後在江蘇淮安中學、上海真如法醫研究所,講授日本侵華史課程和“日本研究”課程。1937年後,曾任國民政府軍委會辦公廳文職少將科長、參議,全國慰勞總會常委、國際問題研究所主任秘書等職。抗戰勝利後率全家返鄉。1948年春,台灣基隆市市長鄧伯粹,以同鄉情誼再三請他去該市任自來水廠廠長。1949年夏,拒絕鄧的挽留,以回大陸接親眷為由,毅然離台返鄉。1949年10月,明仲祺到北京華北人民革命大學政治研究院學習。結業後,任中央財委企業管理局專員。繼任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基建施工所副主任。1954年,支援天津教育,到塘沾區第一中學任史地教育組組長。1960年退職還鄉,1970年去世。

作品

他勤奮好學、刻苦鑽研,在教學之餘,編寫出《塘沽史》、《匈奴史》等書稿,惜毀於“文化大革命”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