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

它是一對燈掛椅,靠背有黃花梨紋理。

圓背椅的基座、鐮刀把和前把的設計特點,結合橫扶手、高官帽背,和S形蓋條,形成四出頭官帽椅。如今這種長方形靠背椅在北京被稱為四出頭扶手椅 ,因為搭腦和握把高出立柱。因為其彎曲搭腦形似明代官員的烏紗帽,所以它也被稱為‘四出頭官帽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代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
  • 總體高度:46.5英寸
  • 座位尺寸高度:19.88英寸
  • : 22.75英寸
基本信息,歷史,

基本信息

總體高度:46.5英寸(118厘米)- 座位尺寸高度:19.88英寸(50.5厘米),寬: 22.75英寸(5 8厘米),深:17.75英寸(45厘米),大約1600至1700年。
這一對燈掛椅高挑而細長,加上靠背豐富的紅木色澤和美麗的匹配黃花梨紋理,使其成為早期中國家具卓越完美的榜樣。
英語中經常使用描述性術語‘軛形靠背',與中文名稱沒有任何關係。
它結合圓背椅的基座、鐮刀把和前把的設計特點,與圓背椅不同之處在於,座椅的內幀周圍有珠玉,而且座位框架的邊緣是雙重線腳。桿件的比例更細緻,而且椅腿向上變細及內側腳形成一道優美的流線,穿過座框延長到與彎扶手和搭腦接合。扶手和搭腦的端頭平坦而非滴水形。靠背立柱的曲線平衡蓋條的S形曲線,而蓋條是從一塊木頭切割的,精美地顯示匹配的豐富紋理。
高背賦予四出頭官帽椅地位和尊嚴。常被用來作為正式座椅,在這種場合下,上面會掛有飾帶,由軛的兩個上挑端頭固定到位。賦予這種椅子英文名稱的軛形搭腦在中間稍微變厚,其形狀形成頭枕以接合蓋條。強勁的上挑曲線裝在張開和錐形立柱上,與中國家具的細長柱支撐的挑檐特徵媲美。從而賦予該官帽椅以莊嚴和活力。

歷史

對中國椅子的最早描述的就是燈掛設計。一幅出自公元338年敦煌洞窟283號的畫中顯示一位打坐的和尚跪坐在一張高背椅上,椅子的軛形靠背平直,扶手下有實心面板編織座位。燈掛椅在許多宋代繪畫中有描述。在宋墓中發現有微縮模型,在河北巨鹿一所房屋出土了一張真正的椅子,那座房屋在1108年被淹沒。
雖然在1190年去世的晉代顏德元墓中發現微型木製四出頭官帽椅,在這個時候燈掛椅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比官帽椅更常見。後來,官帽椅更受歡迎,而且在現存的明末清初的家具中,官帽椅比燈掛椅更多。這明顯增多的官帽椅並不一定意味著建造了更多的官帽椅。這只是更有可能地表明,官帽椅的結構更結實、更堅固,足以經受若干世紀的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