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騎犼觀音銅像

明代騎犼觀音銅像

流落美國72年,稀世國寶“明代騎犼觀音銅像”終於回歸中國,2010年4月3日在中華最古老觀音道場——蘇州觀音寺找到歸宿。此像在存世的佛像中極為罕見,是我國唯一的一尊,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實屬稀世國寶。而其幾經輾轉的傳奇故事,也堪稱佳話。 暫時供奉該國寶的千年古剎包山寺內,香火繚繞,信眾雲集。在肅穆的誦經法號聲中,隨著開光儀式的舉行,這尊舉世唯一的青銅觀音等身法像也揭開神秘面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明代騎犼觀音銅像
  • 所屬年代:明代
  • 類型:觀音造像
  • 材質:銅
明代騎犼觀音銅像-銅像造型,明代騎犼觀音銅像-流傳歷史,

明代騎犼觀音銅像-銅像造型

明代騎犼觀音銅像
在古籍文獻與造像鐫銘中,多將鎏金銅質佛教造像稱"金銅像"或"金像"。該騎犼觀音金銅像形制為頭戴七葉花冠,冠正面中央有阿彌陀佛立像,飾有波浪形寶繒。觀音呈男相,面龐鎏金,耳部飾雲紋寶繒。頸部有蠶節紋,天衣內胸前有佩飾、瓔珞。雙臂有釧,右臂擱置右膝,右手下垂。赤足有鎏金痕跡,飾有腳環。右腳上提,踏蓮花座,左腳踩蓮花,自然地形成遊戲坐。獅子回首仰天,雲紋耳,頸掛飾鈴,背負蓮花座,下垂坐鞍。高173.99厘米,寬114.3厘米,重816.48千克,青銅質。
觀音造像約始於南北朝,盛於唐代以後。騎犼觀音現知至少在唐宋時期已經出現,又被稱為騎獅觀音、獅吼觀音和騎獨角獸觀音等。海外尚有一尊明代木雕觀音坐像,高35厘米,頸部蠶節紋,天衣內胸前佩飾、瓔珞等處均與沈氏原藏騎犼觀音金銅像屬同一類型,正是該類型明代觀音像特有特徵。

明代騎犼觀音銅像-流傳歷史

1938年,《底特律郵報》創辦人喬治·布思從中國一位古董商手中購買了該金銅像後,一直陳列於美國克萊恩布魯克基金會所屬藝術學院。1948年10月,喬治·布思夫婦將該金銅像贈與美國密西根州激流市藝術館,並正式對外展出,被認為是該館創館以來最重要的一件東方藝術品。2004年,該館為籌款購買一幅西洋畫,欲出售該金銅像。因避免激怒捐贈者布思家族後人,該館未將該金銅像送往紐約的拍賣行進行公開拍賣,而是經過加利福尼亞州棕櫚泉的美國古董商占士私下出讓。中國文物收藏家、美中收藏家協會副會長沈方山偶遇該金銅像,遂竭盡全力,以分期付款方式在2年後將其購藏。爾後,美國佳士得拍等多家拍賣行動員他拍賣出讓,沈方山出於愛國之情執意不肯,2009年底將該金銅像運回上海,欲轉為國內機構或個人所收藏。 “此事在海內外引起了巨大轟動。蘇州觀音寺得知此信息後,立即發願保護國寶,絕不能讓其再次流失海外!”蘇州觀音寺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玉嫻介紹說,經不懈努力,觀音寺最終取得了該佛像的所有權,此國寶也於2010年3月26日由美國著名僑領沈方山夫婦從美國經上海護送到蘇州西山包山寺暫時供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