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石塔

明代石塔

明代石塔位於淹城遺址的東側,淹城遺址博物館的東北角。石塔為青石材質,共由塔頂、塔身、塔基三部分11個構件組成。其中塔頂有蓮瓣形的頂、圓鼓形頂礎,上面刻有圓形人面;下面為覆蓮形的頂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代石塔
  • 所屬年代:明代
文物特徵
塔身分別有四重,均由覆蓮形的塔檐隔斷,其中最上面一層刻有八面造像佛;中間為菩薩造像,再往下為佛經,最下面一層為力士;塔基呈覆蓮狀,整體造型美觀,為明代石刻中的精品。根據形態及雕刻內容,石塔可能是石經幢。石經幢,是建置在佛寺中的一種佛經標誌。一般是刻有佛寺主持、化募方丈及建寺人等的名字,或刻有經咒的石柱子。經幢的高低、內容、雕刻的精細度,顯示著佛寺的年代、規模及香火旺盛的程度。由於印度佛的傳入,特別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傳入,將佛經或佛像起先書寫在絲織的幢幡上,為保持經久不毀,後來改書寫為石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羅尼經》,因此稱為經幢,是源於古代的旌幡。經幢一般由幢頂、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組成,主體是幢身,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經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在我國五代二宋時最多,一般安置在通衢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放在墓道、墓中、墓旁的。我國經幢多為石質,鐵鑄較少。一般有圓柱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由基座、幢身和幢頂三部分組成,幢身刻陀羅尼經文,基座和幢頂則雕飾花卉、雲紋以及佛、菩薩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