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武術史研究》是2018年5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吉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代武術史研究
- 作者:李吉遠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0314602
《明代武術史研究》是2018年5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吉遠。
《明代武術史研究》是2018年5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吉遠。內容簡介本書通過對明代有關史料的廣泛收集、梳理與闡發,研究明代武術的技術體系、理論水平所達到的高度,充分展示明代武術的發展狀況;從明代社會...
《中華武術通史第二卷-宋元明清》是2022年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中華武術通史》按照中國古代武術史、中國近現代武術史和中國當代武術史三個大的歷史階段進行劃分,以古代兩卷、近現代一卷和當代兩卷的形式,分別對不同時代中華武術的發展歷程進行了研究和梳理。 本書為《中華武術通史》第二卷...
明代唐順之的隨筆和文集,其中涉及武術的有“游嵩山少林寺”“楊教師槍歌”“峨嵋道人拳歌”等。唐順之(1507~1560),字應德,號荊川,江蘇省武進縣人,明代抗倭名將。《正氣堂集》明代俞大猷著,有“余集”、“續集”,又名《北虜忌諱》。此書“余集”卷 4載有《劍經》,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轉錄。《江南...
《明清武術古籍拳學論析》是2008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江百龍、林鑫海。內容簡介 “拳為武藝之源”,拳學是其他各種器械的技術基礎,搞清楚了拳學技理,就為深入研究各器械專著之技理準備了基礎條件。我們選取的明代拳學專論為唐順之著《武編·拳》,戚繼光著《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清代則選取...
雙拳密如雨、脆快一掛鞭。翻子拳是中華武術寶庫中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優秀拳種,在明代名“八閃翻”,後俗稱“翻子拳”,“翻子”。明代愛國將軍戚繼光著的《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中說:“古今拳學,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又有。。。,八閃翻。。。此亦善之善者也。”又說有的拳術則“有上而無下,有下...
此外﹐各體育學院﹑體育系相繼設立武術課和武術專業班﹐大中國小也把武術列為體育課教學內容﹐青少年業餘體校也建立武術班﹐各地武術協會設立各種形式的武術輔導站﹐其中包括嵩山少林寺南北武術院吸引著大批武術愛好者習武健身療病。武術分類 【武術概念】武術概念,是人們認識。研究武術的基本依據。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
沈揚德又在新垵創建了“玉明武術研究會”。從此“鶴揚武館”培養出一批批優秀門徒,從而推進了新垵武術事業的發展。當時瀋陽徳門下有十大虎將,他們分別是邱思志(大舍)、邱劍剛(烏鐵師)、邱衡煌、何蘇武、邱加注、邱繼仕、邱天乞、蔡瑞全、葉峇連、邱思炭。這十大虎將曾經為五祖拳做出巨大貢獻,如上世紀三...
少林武術歷史故事非常多。據史載和傳說,世人皆知的隋末唐初十三棍僧救唐王等;少林寺僧兵為國立功,最為人樂道的是在明朝,也是少林武術發展鼎盛時期。嘉靖年間,倭寇騷擾中國東南沿海,少林寺僧兵多次應詔出征,威猛驍勇,為國捐軀。朝廷為嘉其義烈,在少林寺山門前立旗旌表,遺石尚在,塔林有銘可考。少林武術因...
此書是歷來研究武術的重要文獻﹐在以後出版的《武備志》以至《三才圖會》等書中均有轉載。朝鮮在此書的基礎上編成《武藝圖譜通志》﹐日本江戶時代兵法家平山行藏也曾翻印刊行。此外﹐日本還以《武術早學》﹑《軍法兵記》﹑《兵法奧義書》等不同書名刊行此書。《五雜俎》 明代謝肇浙著。此書一部分內容記述了...
宗鶴拳用氣,氣沉舟田,注氣不注力,注意更注氣。而這“氣”,按中醫理論是指人體內能夠運行變化的精微物質,有一定的運行路線。武術家認為,這種氣的運行是可以鍛鍊的。練氣這種功,就是氣功,或叫內功。宗鶴拳就是要練這種氣。宗鶴拳所練的內功是一種丹田功。丹田可分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宗鶴著重練...
《中國武術史》是2024年文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習雲泰是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專家,國際武道聯盟總部榮譽主席,國家榮譽裁判,中國武術九段,武道黑帶十段,被評為“華夏武林英傑”“世界著名武術教育家”“世界著名十大武術教授”“世界武林泰斗”“武術宗師”。獲國際武道聯盟總部頒發的“世界武林...
明代以來,武當山設有道教監獄,地點就在當代的元和觀。傳承保護 傳承現狀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武當武術的傳承也出現了一些障礙。首先,武當武術早期受道教“隱秘單傳”思想束縛,傳播面窄;其次,現在的一些傳人大都年事已高,且散居全國各地,挖掘利用武當武術資源受到限制;再次,武當武術理論研究工作不夠,其文化意義...
從朝廷的政治倚重中游離出來,複雜的各種社會矛盾激盪使少林派武術進一步依託於廣袤民間,由此獲得自身的發展動力,這是少林派武術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而且在宋代,少林寺可收容俗家弟子習武,可見其與民間交流很頻繁。2.明代。少林已有猴拳之記載。《嵩遊記》中說,當時少林武僧獻技時,其中的猴拳表演“盤旋躥躍,...
早期多把武術分為南、北兩派,或者分為內、外兩家,內家以太極、形意、八卦三門為代表,外家統稱少林,分南北兩大流派。武術流派(或稱“武術門派”),漢語語境主要按傳承起源進行分類的總稱,簡稱“門派”、“流派”。歷史文化 中國武術門派、套路眾多,蔚為大觀。人民體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習雲太《中國武術史》...
分為原始社會武術、夏商西周武術、春秋戰國武術、秦漢武術、魏晉南北朝武術、隋唐五代武術、宋遼金元武術、明清武術、近現代武術 9章內容。本教材為新形態教材,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編寫,可作為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教材,也可作為武術史研究愛好者的參考書。
溫家拳是武術史研究者所熟習的拳種,早在元明時期,就有許多軍事家、武學大師在其著作中有所記載。明將戚繼光(公元1528~1587)在《紀效新書》中寫道:“古今拳家,宋太祖三十二勢長拳……今之溫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鎖、八閃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明代茅元儀所著的《武備志.少林棍說》有如下記載...
張氏短打拳是一種非常注重實戰的古老武術。張氏短打拳,也稱綿張短打,綿張拳,明代名將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最早有記載。發展歷史 明代是我國武術全面大發展的時代。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拳派林立,抗倭名將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就記載“宋太祖三十二勢長拳,綿張短打,溫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鎖,山東李...
明清(鴉片戰爭前)體育明清(鴉片戰爭前)體育武術發展至明代,其體系已漸形成:①建立了有特定內容的武術系統。對形形色色的拳械之術,綜合歸併,並統稱為十八般武藝。於十八般大類中,又按其不同特點劃分種屬,如對當時流傳的各種槍法歸納為“十七家槍”。明代武術從拳法的不同內容與風格形成“ 內家”和“外家...
戚繼光不僅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而且在中華武術史上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他創編的戚家拳是明代當時流傳的多家著名拳法集大成者。構成戚家拳的核心,是戚繼光的拳經三十二式。我國許多著名的武術家、武術理論家(唐豪、顧留馨、周稔豐、馬虹、劉榮淦等)通過歷史考證,認為中國最古老的陳式太極拳...
劈掛拳的確是源遠流長的拳種之一,因為它在明代武術文獻中有明確記載,至少在明代中晚期,劈掛已是一個相當成熟和有影響的拳種了。文獻 據目前所知,明代武術文獻中第一次提到劈掛,是唐順之的《武編》。記載 唐順之字應德,世稱荊川先生,江蘇武進人。生於正德二年(1507),卒於嘉靖三十九年(1560),得年僅...
到了明代中期,倭寇擾境時,日本刀法作為其主要戰鬥技術手段,開始在中國出現。同時,中國的傳統武術到明朝,而且已有部分實用性向藝術性發展的趨勢,出現了許多表演性的花招。日本刀法出現後,這些花拳繡腿面臨著很大挑戰。在經歷了一階段殘酷的血戰後,日本刀法引起了明軍將領、傳統武術家等各界人士的注意。當時文獻留...
據學者們研究,到目前為止,吳殳的著述一共有24種之多,其中保存到現在的13種,另外11種或已經亡佚,或存佚暫時不詳。在這24種著述中,武學著述一共是5種。其中3種有刻本存世,2種只有抄本傳存下來。吳殳的武學著作是中國武術史上十分珍貴的文獻資料,對我們研究明清武藝的演變,了解一些重要的武術人物的活動等,...
經過長期研究,馬先生終於發現,這一改動並非沒有依據,但依據的不是嚴肅的歷史典籍,而是清代乾隆年間一部以明代抗倭戰爭為題材的武俠小說。跟著武俠小說走,藉助小說來編造名號,自壯聲色,這種情況出現比較早,晚清以來尤其多見。這其實是武術文化日趨衰落的反映,它說明武術社會地位在不斷下降,飽學之士參與武術研究...
經歷代宗師的繼承發展,武當武術成中華武林一重要流派,逐在民間傳播,影響深遠。張三豐於明朝初年入武當山,拜玄帝(真武大帝)於天柱峰,並在展旗峰北陲卜地結草廬,供奉玄帝香火,另在黃土城卜地結草庵,名“會仙館”。他曾經對山中耆舊說:“吾山異日與今日大有不同矣”。後來,明太宗果然大修武當山,封武當...
武術派別 四明內家拳 流傳在四明具體的原始內家拳則被稱為“四明內家拳”。明代武術顛峰時期的總結,故有上乘大乘之說的四明內家拳成為當今各派內家拳的公認始源。四明內家拳以中國傳統哲學文化為基礎,以拳道為介質,實精神,修身心 提升自我,洞明世事為一體。四明內家拳內家拳認為:拳術就是關於生死存亡之道...
經過長期研究,馬先生終於發現,這一改動並非沒有依據,但依據的不是嚴肅的歷史典籍,而是清代乾隆年間一部以明代抗倭戰爭為題材的武俠小說。跟著武俠小說走,藉助小說來編造名號,自壯聲色,這種情況出現比較早,晚清以來尤其多見。這其實是武術文化日趨衰落的反映,它說明武術社會地位在不斷下降,飽學之士參與武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