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爐通高6.8厘米,口徑12.5厘米,長17.8厘米,為紫銅質,平唇、微侈,高束頸,垂鼓腹,圈足外撇。雙蚰龍耳出頸曲折下收於腹部。蚰耳渾圓肥美,粗細適中富於變化。爐身光素無紋,包漿清潤,爐皮色澤古樸自然。該爐整體造型洗鍊,圓渾端莊,其形厚重,轉角圓潤,分量沉重墜手,為蚰耳爐之大器者。爐底中央方框內有減地陽文篆書“崇禎己卯堯叟氏家藏”,字型規正,清晰有力。堯叟氏其人或為明代福建莆田柯茂竹,字堯叟,萬曆十一年進士,授海陽知縣,著有《柯亭詩文初稿》《柯論》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代崇禎蚰耳紫銅香爐
- 高:6.8厘米
- 口徑:12.5厘米
- 長:17.8厘米
所傳世的銅爐中,廣為流行的年款爐即是“大明宣德”款,在清代也有乾隆、雍正等年號爐,但崇禎年款並不多見,偶有一二在市場上價格不菲。根據史料記載,玩爐之風最盛行的當屬明代嘉靖至崇禎時期。此時的文人多參與到銅爐的設計與鑄造中,將爐體的造型、線條的提煉推向極致。故有學者稱,在明代晚期時才是真正的頂峰,而那時候的人們追慕先賢,將好的爐子或者創造年代冠以“宣德”之名。真實的情況卻是當時集藝術美與工藝美於一身的私款銅爐為頂級之物,因此此件崇禎年款的蚰耳爐顯得格外珍貴。不僅鑄款標明了製作的時間,還將其製作人記錄在內。就款識字型的書法而論,也是深得金石意味。該香爐整器質地精良,從圈足外露的金黃色銅質可見一斑。亮金色色澤純正,耀眼奪目。更為難得的是,其皮色內融,暗淡中發出晦光,細膩均勻,有如高古銅器之黑漆古一般,與內部銅色形成鮮明的對比。應是當時特殊工藝所成,頗為罕見。此爐銅質、造型、皮殼、款識無一不佳、無一不精,實乃民間私款爐中之極品,極具觀賞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