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國二十五年以後,朝廷對官吏常服作了新的規定,凡文武官員,不論級別,都必須在袍服的胸前和後背綴一方補子,文官用飛禽,武官用走獸,以示區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代官吏常服
- 時間:明朝建國二十五年以後
- 對象:文武官員
- 區別:飛禽,武官用走獸
分類,樣式,
分類
明代文武官員服飾主要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賜服等。官員戴烏紗帽、幞頭,身穿盤領窄袖大袍。
樣式
“盤領”即一種加有圓形沿口的高領。這種袍服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式,不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穿著,只是顏色有所區別。平民百姓所穿的盤領衣必須避開玄色、紫色、綠色、柳黃、薑黃及明黃等顏色,其他如藍色、赭色等無限制,俗稱“雜色盤領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