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國縣1山東省的古代一個縣名。公元前284年的戰國時期,燕昭王因樂毅伐齊有功,封其駐守昌國城,為"昌國君"。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成一統,廢侯國,立郡縣...
《昌國縣普濟寺小亭》是宋代詩人高翥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昌國縣普濟寺小亭》是宋代詩人高翥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名稱 昌國縣普濟寺小亭 創作年...
又名昌城。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劉家村南,西臨灃水(又名豬龍河),東依澇淄河。今昌城村坐落在遺址中部。? 昌國故城是古代齊國的邑地。戰國時燕將樂毅伐齊勝後,...
昌國衛,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在古甬東地設立翁山縣。下轄富都、安期、蓬萊三鄉。“翁山”一名則因境內有翁山而得。這是舟山群島第一次建立縣級政區。縣...
査昌國,男,1952年11月生,安徽太湖人,中共黨員。現為安慶師範學院科技處處長,歷史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安慶師範學院——皖江文化研究中心學術...
昌國,古邑名。又名昌城。戰國齊地,後入燕。在今山東淄博市東南。燕昭王封樂毅為昌國君,即此得名。張店,是龍山文化蔓延地區。從發掘的浮山驛和冢子坡兩處新...
四明昌國余氏,南宋寧理宗時期的望族,出自慶元府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居昌國縣(今舟山市定海區)。與東錢湖史氏為世交。後代聚居鄞縣、定海,如鄞縣余隘...
向昌國個人簡介 編輯 男,土家族,博士,吉首大學教授。1964年1月出生於湖南瀘溪縣,1986年湖南農業大學畢業,2000年中南林學院碩士畢業,2005年南京農業大學博士畢業,獲...
葉昌國,男,出生於1964年12月23日,安徽省肥東縣人。《合肥晚報·肥東晨刊》社會新聞部主任,從事基層新聞宣傳工作近20年,業餘時間喜愛小說創作。先後22次受到市級...
時昌國石棺,是於河北省新城縣出土的墓誌。...... 時昌國石棺,是於河北省新城縣出土的墓誌。責任者(金)蔡珪撰;(金)劉仲愷正書年代金大定9年(1169)12月15日...
嚴昌國,男,朝鮮族,1960年1月1日生,吉林省汪清縣人,延邊大學農學院院長,中共黨員,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
淳化四年(993年),分天下州縣為十道。嵊泗地屬浙東道。至道、天聖、元豐年間,嵊泗地域均屬兩浙路。熙寧六年(1073年),析鄞縣地置昌國縣,遂屬昌國縣。 ...
隋朝, 開皇六年(586)改昌國為逄山縣,復設般陽縣,屬青州。大業初, 改逄山為臨朐縣,般陽併入臨朐,屬北海郡。 唐朝初,廢臨朐,置般陽縣。武德五年(622)重設...
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舟山開始設定翁山縣,現在普陀縣境內。大曆六年(771年)廢翁山縣,設鄧縣。宋熙寧六年(1073年)舟山設定昌國縣。...
洪武二年(1369),嵊泗地屬江浙等處行中書省明州府昌國縣。洪武十四年,改明州為寧波。洪武二十年,昌國縣廢,遷其民於內地,夷縣為中中、中左兩千戶所。嵊泗...
北宋時,鄞縣先後析出6個鄉,或置昌國縣(今舟山定海區),或劃定海縣(今寧波市鎮海、北侖區),此後縣境轄地穩定少變。寧波市區過去一直為鄞縣縣治,原稱明州,明朝...
洪武二年(1369),嵊泗地屬江浙等處行中書省明州府昌國縣。洪武十四年,改明州為寧波。洪武二十年,昌國縣廢,遷其民於內地,夷縣為中中、中左兩千戶所。嵊泗...
唐時,衢山稱岣山,屬翁山縣之蓬萊鄉;宋、元時,屬昌國縣、昌國州之蓬萊鄉;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昌國縣廢,島民遣徙入內地;清時,稱大衢山,亦稱衢山,屬...
南朝宋時在河內地區設定了宋平郡,治昌國縣。隋朝時改為宋平縣,為交趾郡的治所。 621年,唐朝將交州的治所遷往宋平縣(今河內),並修築城池,後來為總管一方的安南...
東臨淄河,原為周代齊國國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縣,為齊郡郡治。[31] 張店 又稱黃桑店,原為東周燕將樂毅封地昌國,秦始皇二十六年置昌國縣,隸...
四平鄉為舊行政區劃名,位於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境內,唐屬翁山縣蓬萊鄉;宋、元時屬昌國縣蓬萊鄉,稱朐山村;清朝時稱衢山,有通衢大道之意。...
景元四年(263年),司馬昭封晉公,建晉國,任愷任侍中,封昌國縣侯。任愷有經國才幹,大小事務都會涉足了解,性格忠誠正直並以社稷為己任,晉武帝司馬炎器重親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