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平署舊址

昇平署舊址

昇平署舊址 位於南長街南口路西。清代掌管宮廷戲曲演出活動的機構,稱南府,始於康熙年間。南府隸屬內務府,曾收羅民間藝人,教習年輕太監和藝人子弟以為宮廷應承演出。乾隆時,南府規模較前擴大,乾隆十六年(1751),選征蘇州籍藝人進宮當差,命名為外學,令住景山,仍屬南府管轄。原習藝太監命名為內學。內外學的人數都在1000以上,所唱為昆、弋腔。宮內演戲,先由昇平署繕寫進呈皇太后,皇帝閱覽的"安殿戲單",上列演出地點、日期、開戲時間、劇目及主要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昇平署舊址
  • 地址:南長街南口路西
地理位置,歷史發展,建築結構,著名劇目,

地理位置

昇平署舊址 位於南長街南口路西。清代掌管宮廷戲曲演出活動的機構,稱南府,始於康熙年間。南府隸屬內務府,曾收羅民間藝人,教習年輕太監和藝人子弟以為宮廷應承演出。乾隆時,南府規模較前擴大,乾隆十六年(1751),選征蘇州籍藝人進宮當差,命名為外學,令住景山,仍屬南府管轄。

歷史發展

建築結構

昇平署舊址包括今北京六中和二十八中校舍。昇平署戲樓院是保存較好的一組建築物,建築面積約200平方米,這座戲樓院是一組四合院,內有北向戲樓一座,四合院北房前出軒,適合觀賞演出。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著名劇目

原習藝太監命名為內學。內外學的人數都在1000以上,所唱為昆、弋腔。宮內演戲,先由昇平署繕寫進呈皇太后,皇帝閱覽的"安殿戲單",上列演出地點、日期、開戲時間、劇目及主要演員。最有名的劇目有《昇平寶筏》(全部《西遊記》)、《鼎峙春秋》(《三國志》)、《忠義璇圖》(全部《水滸》)、《勸善金科》(目連救母)、《昭代簫韶》(《楊家將》故事)、《征西異傳》(《薛丁山征西》)等,總計二、三十種。道光七年(1827),將外學撤銷,藝人俱回原籍。又將十番學併入中和樂內,增設檔案房,改南府為昇平署,仍主持宮內演出事務。嗣後又兼管召選宮外藝人進宮當差演戲或充作教習的事務,直到宣統三年(1911),歷時162年。昇平署珍藏的劇本、檔案、戲衣、道具、劇照等,保存在故宮博物院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